4 四妙丸药典标准
4.1 品名
S1mlao Wan
4.2 处方
4.3 制法
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4.4 性状
本品为浅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涩。
4.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纤维;石细胞鲜黄色,分枝状,壁厚,层纹明显(盐黄柏)。
(2)取本品8g,研细,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静置,取上清液20ml,加盐酸2ml,加热回流1小时,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用石油醚(60~90℃)2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牛膝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3g,研细,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苍术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3g,研细,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30分钟,弃去乙醚液,残渣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再取黄柏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异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6:1.5:3: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取本品5g,研细,加乙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薏苡仁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冰醋酸(10: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45:55)(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5μ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2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100)溶液约4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45分钟,放冷,加盐酸—甲醇(1:100)溶液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7.4 测定法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黄柏以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8.0mg。
4.8 功能与主治
4.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4.10 注意
孕妇慎用。
4.11 规格
每15粒重1g
4.12 贮藏
密封。
4.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四妙丸中药部颁标准
5.1 拼音名
Simiao Wan
5.2 标准编号
WS3-B-0912-91
5.3 处方
苍术 125g 牛膝 125g 黄柏(盐炒) 250g 薏苡仁 250g
5.4 制法
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约得 705g,干燥,即得。
5.5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涩。
5.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有的呈分枝状。淀粉粒呈类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 6~17μm,脐点星状或 裂缝状,少数复粒由 2~3 粒组成。草酸钙针晶细小,长 4~10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有的薄壁细胞充塞有草酸钙砂晶。
5.7 检查
5.8 功能与主治
5.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一日 2次。
5.10 规格
每15粒重 1g
5.11 贮藏
密封,防潮。
6 四妙丸说明书
6.1 药品名称
6.2 英文名称
Simiao Wan
6.3 剂型
水丸,每15粒重1g。
6.4 性状
6.5 四妙丸的主要成份
6.6 四妙丸的药理作用
1.方义简释:方中以黄柏苦寒清热为君药;苍术苦温燥湿为臣药;苡仁独入阳明,祛湿利痹为佐药;牛膝引药下行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清热祛湿,舒筋利痹之功。
2.药理作用:主要有抑菌,解热,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1)抑菌:黄柏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并能抑制真菌。(2)解热、抗炎:薏苡仁有效成分薏苡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怀牛膝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3)抗变态反应:黄柏有效成分黄柏碱对原发性新月体性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有效。(4)镇痛、镇静:薏苡仁、怀牛膝有镇痛作用,苍术、薏苡仁有镇静作用。(5)丹毒:本方加味治疗丹毒178例,其中毒虫叮咬所致者占12例,足癣引起的占110例,外伤引起的38例,原因不明的占18例,平均治愈时间约为6天。(6)急慢性肾炎:本方主要用于小儿急性肾炎湿热留阻。四妙丸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35例,治愈疗程最短者18天,最长者52天。本方加减对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也有满意疗效。(7)湿疹:本方治疗急、慢性湿疹、慢性、亚急性湿疹急性发作、药物过敏所致皮肤湿疹样变共31例。用药3至14剂,疗效显著。随访11例,仅1例第二年春天复发并再用本方6剂痊愈。(8)骨髓炎:四妙丸加减和外用紫色膏治疗骨髓炎5例,均愈。疗程28~90天,伤口愈合时间为20至60天。随访半年至一年,均无复发。(9)关节炎:患者足、膝、肘、肩、手、指关节疼痛、红肿、指关节活动困难,坚持用本方治疗一年有余,症状明显改善。(10)其他:本方用于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糜烂性子宫颈炎,有一定疗效。
6.7 四妙丸的功能主治
6.8 四妙丸的禁忌证
1.忌食鱼腥发物。
2.忌食酒、肥甘之品,阴虚者禁用。
6.9 注意事项
6.10 四妙丸的用法用量
水泛丸,每服6~9g,1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6.11 专家点评
1.应用范围:痹证。症见足膝红肿热痛,下肢痿软无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应用指征:四妙丸辨证要点是湿热留滞。主要见症为足膝红肿热痛,下肢痿软无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药理与毒理:实验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抑菌、抗炎、镇痛、镇静、清热、抗炎等作用。
4.临床报道:(1)痿症:相当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有上述症状者。(2)热痹:相当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等具有上述症状者。(3)带下:相当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有上述症状者。
7 《成方便读》卷三方之四妙丸
7.1 组成
7.2 制法
上药为细末,泛水为丸。
7.3 功能主治
《成方便读》卷三方之四妙丸功能清热燥湿,补益肝肾。治湿热下注,两足麻木,下肢痿弱,筋骨疼痛,足胫湿疹痒痛。
7.4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日二次。
7.5 各家论述
二妙丸治湿热盛于下焦而成痿证者。加牛膝,为三妙丸,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领苍术、黄柏入下焦而祛湿热也;再加苡仁,为四妙丸,因《内经》有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筋骨而利机关也。苡仁独入阳明,祛湿热而利筋络。故四味合而用之,为治痿之妙药也。
7.6 附注
8 《丹台玉案》卷五方之四妙丸
8.1 组成
韭菜子4两(炒),菟丝子4两,牡蛎2两(煅,人乳淬),龙骨(煅)2两。
8.2 制备方法
上为末,荷叶煎汤为丸。
8.3 功能主治
8.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盐汤送下。
10 《瑞竹堂方》卷二方之四妙丸
10.1 组成
肉豆蔻1两(用盐酒浸,破故纸同炒干燥,不用故纸),山药1两(酒浸,北五味子同炒干燥,不用五味子),厚朴2两(去粗皮,青盐1两同炒,青盐不见烟为度,不用盐),大半夏1两(每个切作2块,木猪苓亦作片,水浸,炒燥,不用猪苓)。
10.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1分,沉香1分,作二次上为衣,阴干。
10.3 功效主治
《瑞竹堂方》卷二方之四妙丸具有实脾土,下痰顺气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脾土不能化,痰成窠斗,停于胸臆,饮食既少复迟。
10.4 用法用量
10.5 附注
11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方之四妙丸
11.1 组成
苍术2两,白芍2两5钱,龟板(好酒炙酥)2两5钱,黄柏5钱(盐、酒拌炒)。
11.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1.3 功能主治
11.4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当归汤送下;酒亦可。
11.5 运用
严寒,加附子2钱。
12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