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

目录

1 拼音

shuǐ quán

2 英文参考

Shǔiquán KI5[中国针灸学词典]

shuǐquá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I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水泉:1.经穴名;2.经穴别名;3.尿。

4 经穴名·水泉

穴位水泉
汉语拼音Shuiquan
罗马拼音Shuichuan
美国英译名Water Spring
各国代号中国KI5
日本6
法国莫兰特氏R4
富耶氏
德国N4
英国K4
美国Ki5

水泉为经穴名[1](shuǐquán[2]KI5) 。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2]。水泉是足少阴肾经的郄穴[2]。水即水液,泉即水泉,肾主水,此穴属本经郄穴,能治小便淋沥的水病,故名水泉[2]。水泉穴主治妇科,前阴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妬乳,小便淋沥,疝气偏坠,腹中痛,目昏花,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目视昏花,腹痛,头昏目花,现代又多用水泉穴治疗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膀胱痉挛,闭经,月经过少,子宫脱垂,不孕症,近视眼等。

4.1 水泉穴的别名

水原(《外台秘要》)。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去太溪下一寸,在足内踝下。

4.3 穴名解

水即水液,泉即水泉,肾主水,此穴属本经郄穴,能治小便淋沥的水病,故名水泉[2]

水,指水液,小便。水泉,本指地下水,又指下半身之水液,又,泉,钱也。泉与钱古今异名。小便失禁而称为水泉者,如水自钱孔流出点滴而下也,谓经气在此如泉水之外流,亦通。本穴属足少阴肾经之郄穴,肾属水脏,泉水多从郄出,故经气深集之郄为“水泉”。《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张介宾曰:“肾与膀胱为表里,所以藏津液。水泉不止而遗溲失禁,肾脏之失守也。”人身泉穴多在于郄,犹水源出于地也。其所治症,为月事不调、小便淋漓等症,诸关于泉水者。取本穴犹疏水之极源也,故名“水泉”。[3]

4.4 特异性

水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郄穴。

4.5 所属部位

足部[4]

4.6 水泉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水泉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指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4]

水泉穴位于跟区,太溪(KI3)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穴[4]

水泉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下1寸,跟骨结节前上方凹陷处[5]

水泉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水泉穴在足部的位置

水泉穴在足部的位置

水泉穴在足部的位置

4.7 水泉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直下方1寸,当跟骨结节之内侧前上部凹陷处取穴。

水泉穴位于跟区,太溪(KI3)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穴[5]

正坐或仰卧位,内踝尖后缘与跟腱前缘的中点,直下1寸之跟骨上取穴[6]

快速取穴:先找到太溪穴(坐位垂足,由足内踝向后推至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即是太溪穴),直下用拇指量1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水泉穴[7]

4.8 水泉穴穴位解剖

水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屈肌支持带、踝管及其内容。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皮下组织内的浅静脉流向大隐静脉,向后外方则归流小隐脉。深筋膜发达,局部增厚,在内踝与舟骨、距骨、跟骨内侧面之间形成屈肌支持带,韧带和跟骨之间形成隧道似的踝管。管又由韧带深面的纤维向跟骨面发出间隔,将通过管内的肌腱之间和血管神经束分开。在踝管内,自前向后排列纤维鞘的内容有: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踇)长屈肌(腱)。胫后动脉和胫神经在未入踝管前,发出跟内侧动脉和神经布于跟骨内侧面。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跟骨内侧面[7]

皮肤→皮下组织→跟骨[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干和胫后动脉干经过[8]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并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通过[8]

4.9 水泉穴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益肾,通经活络。

水泉穴有通经调血、疏利下焦的作用[8]

水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郄穴,阴经郄穴主治血证,具有活血化瘀、调理经血、疏利下焦之功,故常用于治疗妇科病[9]

水泉穴有调补肝肾之功,主治闭经,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9]

或问,穴名之关于火者,用以治火,其关于水者,用以治水。通以治塞,塞以治通,则针灸之能事毕乎?曰:否,虽云顾名思义,尤须广虑深思。譬如水在胸,而治以利腹;火在肾而治以润胸,则必不效。又如水泉、天泉、极泉、阴陵泉、阳陵泉,同是泉也,合谷、漏谷、率谷、阴谷、然谷,同是谷也,而其作用则有所不同。必酌其得宜而用之,乃克有效。[9]

4.10 水泉穴主治病证

水泉穴主治妇科,前阴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妬乳,小便淋沥,疝气偏坠,腹中痛,目昏花,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目视昏花,腹痛,头昏目花,现代又多用水泉穴治疗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膀胱痉挛,闭经,月经过少,子宫脱垂,不孕症,近视眼等。

水泉穴主治妇科、前阴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妬乳、小便淋沥、疝气偏坠、腹中痛、目昏花等[9]

水泉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9]

水泉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腹痛、头昏目花[9]

水泉穴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9]

现代又多用水泉穴治疗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膀胱痉挛等[9]

1.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月经过少,子宫脱垂,不孕症;

2. 其它:近视眼,膀胱痉挛。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3~0.5寸[9][9][9],局部有酸、麻、胀感[9],可沿肾经循行向上至膝、股内侧,胸腹部[9]

一般直刺0.5~0.8寸[9]

注意:水泉穴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胫神经、胫后动脉,引起足踝肿痛[9]

4.11.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女性痛经,可在经期每天早晚各用艾条灸1次,每次10~15分钟,可止痛[9]

4.12 水泉穴的配伍

配气海、三阴交,有调经血,理下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配承山、昆仑,有舒筋活络壮骨的作用,主治足跟痛。

水泉配合谷、中极、三阴交、太冲,治经闭[9]

水泉配关元、归来、三阴交,治月经不调[9]

水泉配三阴交、水分、肾俞、膀胱俞,治小便不利[9]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月水不来而多闭、心下痛、目䀮䀮不可远视,水泉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水泉、照海,主淋,漏,月水不来而多闷,心下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月事不来,来即多,阴挺出,小便淋沥,腹中痛。

《百症赋》: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

《循经考定编》:踝骨痛,偏坠。

5 特效按摩

按揉水泉穴,可防治足跟痛[9]

5.1 水泉穴研究进展

5.1.1 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以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为指标,针刺水泉与注射ACTH的效应相等[9]

5.1.2 治疗前列腺病

腧穴注射法治疗前列腺病52例,取一侧水泉,注入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隔日1次,两侧交替注射。结果:治愈28例,占53.8%;显效16例,占30.8%;好转7例,占13.5%;无效1例,占1.9%。总有效率为98.1%。[9]

5.1.3 治疗痛经

点按水泉、仆参治疗痛经70例,症状较轻者可两足交替进行,症状较重者两足同时进行操作,治疗的最佳时机从每次月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结束为止,7~10次为一疗程。结果:经点按治疗均有止痛效果,其中2个疗程治愈10例,3个疗程治愈5例。[9]

6 经穴别名·水泉

6.1 大敦的别名·水泉

水泉为经穴别名[9]。即大敦穴[9]。出《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载:“石淋小便不得,炙水泉三十壮,足大敦是出。”

穴位大敦
汉语拼音Dadun
罗马拼音Tatun
美国英译名Great Mound
各国代号中国LR1
日本1
法国莫兰特氏F1
富耶氏F1
德国LE1
英国liv1
美国Li1

大敦为经穴名(Dàdūn LR1)[10]。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备急千金要方》),三毛(《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大训(《西方子明堂灸经》),大顺(《针灸学》(南京))。属足厥阴肝经[10]。大敦是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五行属木[10][10]。大为小之对,敦即敦厚,此穴在大趾内侧,局部肌肉敦厚,故名大敦[10]。大敦穴主治肝肾、少腹、前阴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经不调,血崩不止,阴挺,阴缩,阴中痛,七疝,五淋,遗精,遗尿,癃闭,小便失禁,尿血,癫狂,尸厥,病症,瘼疭,中风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腹痛,卒心痛,大便不通,口苦,哕噫,鼻衄不止,寒湿脚气,破伤风,疝气,经闭,崩漏,癫痫,小便不利,中风,缩阴症,现代又多用大敦穴治疗肠疝痛,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下垂,睾丸炎,血尿,昏厥,脑血管意外,心绞痛,膀胱炎,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官出血,子宫脱垂,腹股沟嵌顿疝,精索神经痛,睾丸肿痛,少腹痛,阴茎痛,脑血后遗症,癫痫嗜睡,胃脘痛,便秘,冠心病,糖尿病等。

6.1.1 大敦穴的别名

水泉(《备急千金要方》),三毛(《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大训(《西方子明堂灸经》),大顺(《针灸学》(南京))。

6.1.2 出处

《灵柩·本输》: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

6.1.3 穴名解

大为小之对,敦即敦厚,此穴在大趾内侧,局部肌肉敦厚,故名大敦[10]

大,与小对言,有宽广、高大、丰富之意。敦,有厚、聚义。有聚而未发之意,与少阳之气会于人身之最下(地五会)。则一阴(厥阴)生发之气,萌动于下,而资长全生,即动养万物也。本穴当厥阴之初,承少阳交与之气聚于足之大指。在拇趾背肌肉丰厚、汗毛聚集之处,形犹如土堆,凡阴气之聚于下者,经之井穴,经气充盛,犹如井泉之水,源源不断,至博至厚,故名“大敦”。[10]

6.1.4 特异性

大敦是足厥阴肝经五输穴的井穴,五行属木[10][10]

6.1.5 所属部位

大趾端[11]

6.1.6 大敦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敦穴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11]

大敦穴位于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卧取穴[11]

大敦穴位于𧿹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12]

一说“足大指爪甲根后四分节前”(《针灸集成》)。

大墩穴在足厥阴肝经的位置

大墩穴在趾端的位置

大墩穴在趾端的位置

大墩穴在趾端的位置(肌肉)

大墩穴在趾端的位置(骨骼)

6.1.7 大敦穴的取法

正坐伸足或仰卧位,从拇趾爪甲外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于交点处取穴。

正坐或仰卧取穴[12]

伸足,在足大趾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处取穴;或在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即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外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13]

6.1.8 大敦穴穴位解剖

大敦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骨骨膜。有趾背动、静脉及来自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皮肤由腓深神经终末支的侧支分出两条趾背支,分布至第一、二趾相对缘的皮肤。

6.1.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踇趾远节趾骨底[13]

皮肤→皮下组织[14]

6.1.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趾背神经(腓深神经皮支)和趾背动脉分布[14]

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及趾背动、静脉[14]

6.1.9 大敦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敦穴具有回阳救逆,调经通淋的功效。

大敦穴有疏肝理气、调经和营的作用[14]

大敦穴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淋、回阳救逆、镇痉宁神之功效[15]

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其经筋结于阴器,故肝经与前阴病关系密切,又大敦为肝经井穴,配五行属木,应于肝,有调理气机、清泄湿热、疏通经络的作用,是主治前阴病的主穴[15]

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妇女以血为用,肝失疏泄,气机逆乱,失于藏血,可导致月经不调、经闭、崩漏等。大敦穴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妇科疾病[15]

肝经井穴具有平肝熄风、泄热急救之特点,故大敦穴可主治肝风内动、肝阳上扰之神志病[15]

有通经开窍之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少阳根起于窍阴”,“厥阴根起于大敦。”亦即阴阳互根也。本穴治淋、疝、崩、厥、阴器诸病,以及小腹痛、脐中痛、情志悒悒、喜寐、尸厥、膨胀、遗溺等症。[15]

6.1.10 大敦穴主治病证

大敦穴主治肝肾、少腹、前阴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经不调,血崩不止,阴挺,阴缩,阴中痛,七疝,五淋,遗精,遗尿,癃闭,小便失禁,尿血,癫狂,尸厥,病症,瘼疭,中风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腹痛,卒心痛,大便不通,口苦,哕噫,鼻衄不止,寒湿脚气,破伤风,疝气,经闭,崩漏,癫痫,小便不利,中风,缩阴症,现代又多用大敦穴治疗肠疝痛,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下垂,睾丸炎,血尿,昏厥,脑血管意外,心绞痛,膀胱炎,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官出血,子宫脱垂,腹股沟嵌顿疝,精索神经痛,睾丸肿痛,少腹痛,阴茎痛,脑血后遗症,癫痫嗜睡,胃脘痛,便秘,冠心病,糖尿病等。

大敦穴主治肝肾、少腹、前阴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经不调、血崩不止、阴挺、阴缩、阴中痛、七疝、五淋、遗精、遗尿、癃闭、小便失禁、尿血、癫狂、尸厥、病症、瘼疭、中风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腹痛、卒心痛、大便不通、口苦、哕噫、鼻衄不止、寒湿脚气、破伤风等[15]

大敦穴主治疝气、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阴挺、癫痫[15]

大敦穴主治遗尿,癃闭,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经闭,阴挺;中风,癫痫;疝气,缩阴症[15]

现代又多用大敦穴治疗肠疝痛、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下垂、睾丸炎、血尿等[15]

现代常用大敦穴治疗昏厥、脑血管意外、癫痫、心绞痛、膀胱炎、前列腺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官出血、月经不调、子宫脱垂、遗尿、腹股沟嵌顿疝、精索神经痛等[15]

大敦穴主治疝气,崩漏,遗尿,睾丸肿痛,月经不调,阴挺,癫痫等[15]

生殖系统疾病:疝气,少腹痛,睾丸炎,阴茎痛,精索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子宫脱垂。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后遗症,癫痫嗜睡。

消化系统疾病:胃脘痛,便秘。

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冠心病。

其他疾病:糖尿病。

6.1.11 刺灸法

注意:大敦穴孕妇慎用[15]

6.1.11.1 刺法

—般直刺0.1~0.2寸[15]

斜刺0.1~0.2寸[15]

浅刺0.1~0.2寸,局部有刺痛感[15]

或点刺出血[15][15][15][15]

6.1.11.2 灸法

可灸[15][15][15]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5]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注意:不宜用瘢痕灸[15]

6.1.12 大敦穴的配伍

大敦配太冲、气海、地机,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

大敦配太冲、地机、气海、期门,治疝气[15]

大敦配隐白、三阴交,治崩漏[15]

大敦配百会、气海、三阴交、照海,治阴挺[15]

大敦配隐白,直接艾炷灸,有补益肝脾,调理冲任的作用,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大敦配百会、三阴交、照海,有调补肝肾,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

6.1.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趾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针灸甲乙经》: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血立已。阴跳,遗尿,小便难而痛,阴上下入腹中,寒疝,阴挺出,偏大肿,腹脐痛,腹中悒悒不乐,大敦主之。小儿痫瘛,遗精溺,虚则诸病痫癫,实则闭癃,小腹中热,善寐,大敦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目不欲视,太息。主卒疝暴痛,阴跳上入腹,寒疝,阴挺出,偏天肿,脐腹中悒悒不乐,小便难而痛,灸刺之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卒疝,小便数,遗溺,阴头中痛,心痛,汗出,阴上入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左取右,右取左,腹胀肿满,少腹痛,中热,喜寐,尸厥状如死,妇人血崩不止。

《针灸大成》:主五淋,卒疝七疝,小便数遗不禁,阴头中痛,汗出,阴上入小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左取右,病右取左。腹胀肿病,小腹痛,中热喜寐,尸厥状如死人,妇人血崩不止,阴挺出,阴中痛。

《玉龙歌》: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小肠气痛先长强,后刺大敦不要忙。

《千金翼方》:狂走癫厥如死人,灸足大敦九壮。

6.1.14 大敦穴研究进展

6.1.14.1 治疗崩漏

心脾两虚型,配神门、心俞、气海、脾俞,用常规捻转补法,频率为每分钟20转;肝郁型,配太冲、肝俞,常规捻转泻法;脾虚型,配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阴虚型,配肝俞、太冲、太溪,用常规捻转补法;留针15 min,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治60例,显效4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止血总有效率为90%。②隐白、大敦常规消毒后,于穴后1.5 cm处,用线带缠紧,然后点刺出血2~3滴(可挤压出血),再用无菌棉球止血,常规消毒,或敷以无菌纱布,以避免感染。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3次即愈。[15]

6.1.14.2 治疗嵌顿疝

取患侧大敦,消毒后用0.5寸毫针捻转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并加艾灸,直至嵌顿物被还纳为止。行针灸的同时,用手法在被嵌顿物上轻轻按摩,帮助嵌顿物还纳,必要时肌内注射阿托品以缓解痉挛或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鲁米那)以镇静。12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获效,其中留针时间最长者50 min,最短者6 min,一般在10~30 min内嵌顿物被还纳,腹痛消失。[15]

针刺治疗均经手法复位失败改用本法获效,共8例均获显效。

6.1.14.3 治疗房事茎痛

常规消毒后,单侧大敦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病情较重者,可点刺双侧。共治疗14例,治疗1次获愈13例,2次获愈1例。[15]

6.1.14.4 治疗中风后遗症

取大敦,消毒后取0.5寸毫针,用旋转式手法快速刺入皮下0.5分。根据其病的虚实来确定选用补泻之法。如果针感反应强烈,则患者肢体的恢复功能强;反之则差。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针刺后留针1h,每隔5 min行针一次,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共治疗60例,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15]

6.1.14.5 治疗婴幼儿腹泻

取双侧少商、大敦,消毒后,用2寸毫针依次针少商与大敦,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5s出针,不闭针孑L,然后在每个腧穴上挤出数滴血。每日治疗1次,一般治疗3次。效果不明显者,再针2次,慢性腹泻者可加针足三里。针刺治疗期间无须其他治疗,有脱水者可予口服生理盐水。共治疗145例,痊愈68例,显效6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3%。[15]

6.1.14.6 降压

针刺大敦有明显的降压效应[15]

针刺大敦穴,可加强神门穴的降压作用[15]

现代研究证实,给狗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大敦有明显的降压作用[15]

6.1.14.7 增强结肠下部、直肠蠕动

针刺大敦可引起结肠下部及直肠蠕动明显增强[15]

针刺大敦穴,对大肠运动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加强,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穴。

6.1.14.8 治疗急性睾丸炎

据报道针刺大敦,治疗急性睾丸炎及副睾丸炎有较显著疗效,临床常配太冲、气海、归来、曲泉等穴。

6.1.14.9 巩固大脑皮质抑制效应

动物实验提示,人工造成动物大脑皮质运动区优势的情况下,针刺大敦可使大脑皮质抑制效应巩固[15]

6.2 扶突的别名·水泉

水泉为扶突的别名[15]

穴位扶突
汉语拼音Futu
罗马拼音Futu
美国英译名Supporting Prominence
各国代号中国LI18
日本18
法国莫兰特氏GI18
富耶氏
德国DI18
英国Li18
美国LI18

扶突为经穴名(Fútū LI18)[16]。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水穴、水泉。属手阳明大肠经[16]。扶指旁边,突即隆起,指喉结,此穴在喉结旁,故名扶突[16]

6.2.1 别名

水穴(《外台秘要》),水泉[16],水突(《经穴汇解》)。

6.2.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6.2.3 穴名解

扶指旁边,突即隆起,指喉结,此穴在喉结旁,故名扶突[16]

突,泉名,又跳也,冲也凸出,突起之意。古有“铺四指为扶”之说,扶约当手之四横指,等于同身3寸,该穴位于喉结突起旁开一扶,故名之。亦曰本穴抚之突突应手,有如水泉涌突之状,因名“扶突”。[16]

6.2.4 所属部位

[17]

6.2.5 扶突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扶突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17][18]

扶突位于颈外侧,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或于人迎穴后1.5寸处取穴(《针灸甲乙经》)[19]

另说扶突“在气舍后一寸半”(《备急千金要方》);“在颈,当曲颊下同身寸之一寸,人迎后”(《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19]

扶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区,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正坐,微仰头取穴[19]

扶突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扶突穴的位置

扶突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扶突穴的位置(肌肉)

扶突穴的位置(骨骼)

6.2.6 取法

扶突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区,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正坐,微仰头取穴[19]

正坐位,头微侧仰,先取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的廉泉,再从廉泉向外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取穴[20]

6.2.7 穴位解剖

扶突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后缘、颈动脉鞘。深层内侧有颈升动、静脉。分布着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皮肤由颈丛的颈横(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皮神经外,还有颈阔肌及颈外(浅)静脉,前者由面神经的颈乳突肌后部,并深达颈动脉鞘后壁。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支配;颈动脉鞘内包括了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两者后方的迷走神经,动脉居静脉的内侧。动脉投影在下颌角和乳突连线的中点至右胸锁关节的连线;左侧连线的下端稍偏外侧。此连线在甲状软骨上缘以下为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该动脉供应头颈部血液的主干,针刺时应注意避开。

6.2.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颈血管鞘的后缘[20]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20]

6.2.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颈横神经分布;深层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穿过深筋膜处,并有面神经颈支、副神经和颈外动脉分支分布;再深层有颈血管鞘[20]

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深层内侧有颈升动、静脉[20]

6.2.8 扶突穴的功效与作用

扶突穴有清咽消肿,理气降逆的作用。

扶突穴有理气开郁,清利咽喉作用[20]

天鼎如炉灶,扶突犹如烟囱。用其通畅之力,泻除幽郁之火,治暴瘖、气梗、喘息等症,与任脉之天突义同[20]

颈部之腧穴有三突,天突穴以通天气,水突穴以利水谷之气,扶突有扶天突、水突以利气机而理气化痰、清利咽膈之功[20]

6.2.9 主治病症

扶突穴主治咳嗽,气喘,咳逆上气,咳嗽多唾,喉中痰鸣,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吞咽困难,膈肌痉挛,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咽喉炎,急性舌骨肌麻痹,低血压等。

扶突穴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20]

扶突穴主要用于胸肺及颈部疾患等:如咳逆上气、喘息、咳嗽多唾、咽喉肿痛、暴瘖、瘰疬、瘿气、吞咽困难等[20]

现代又多用扶突穴治疗膈肌痉挛、甲状腺肿大、咽喉炎、急性舌骨肌麻痹、低血压等[20]

扶突穴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暴喑,瘿气,瘰疬等[20]

扶突穴主治咽喉肿痛,瘿气,暴喑,舌根出血,瘰疬;咳嗽,气喘,喉中痰鸣[20]

五官科系统疾病: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舌骨肌麻痹,嘶哑,咽喉炎;

妇产科系统疾病;膈肌痉挛,唾液分泌异常;

其它:喘息,低血压等症;

扶突为甲状腺手术常用麻醉穴之一。

6.2.10 刺灸法

6.2.10.1 刺法

一般直刺0.5~0.8寸[20][20][20],局部有酸胀感[20],可向咽喉部放散[20],出现发紧发胀之感[20]

直刺0.3~0.5寸[20]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咽喉部放散,出现发紧发胀之感。

注意:针刺不可过深,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20]。凡穴下有跳突者,以指甲深掐,然后下针,防伤动脉[20]

6.2.10.2 灸法

可灸[20][20]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20]

艾炷灸3~5壮,温和灸5~10分钟。

6.2.11 配伍

扶突配天突、水突、合谷治瘿气[20]

扶突配太溪、天突治喉鸣[20]

扶突配合谷、颊车、外关,治痄腮[20]、暴忤气哽。

扶突配天突、天溪,有行气利咽喉作用,治咽喉病[20]

扶突配天突、合谷,治咳喘[20]

扶突配大椎、合谷,有清热利咽作用,主治暴喑,咽喉肿痛。

6.2.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暴喑气梗,取扶突与舌本出血。

《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鸣喝,喘息,扶突主之。

《针灸大成》:主咳嗽多唾,上气,咽引喘息,喉中如水鸡声,暴喑气梗。

《外台秘要》:咳逆上气,咽喉鸣,喝喘息,暴喑,气哽。

《备急千金要方》:扶突、大钟、窍阴,主舌本出血。

6.2.13 研究进展

针刺麻醉:

针刺扶突穴可增强头颈及胸部皮肤痛阈,常用于上述部位针麻手术[20]

针刺扶突透翳风穴用于脑手术针刺麻醉,镇痛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优良率达80%。对前颅凹、颞顶枕区、后颅凹等,不同部位手术的镇痛效果均优良。

针刺本穴配足三里、太冲,或配腕针用于甲状腺瘤、甲状腺囊腺瘤、甲状腺次全或全叶切除术的镇痛效果良好,针麻优良率达90%以上。

针刺扶突对甲状腺手术有良好的针刺麻醉效果,而且相当稳定。针刺扶突也可使胸内手术(肺、食管、纵隔)得到良好的针刺麻醉效果,对胸交感神经有一定作用(可能是外周阻滞作用),使胸腔区域内获得良好的镇痛作用,表明扶突的针刺麻醉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20]

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

针刺扶突穴能使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增强[20]

以表面电极刺激尺神经诱发小鱼际肌电,观察针刺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肌电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患者扶突、天柱,可使肌电幅度升高(P≤0.05),从针后5 min开始,持续45 min。针刺双侧扶突可引起健康人脑电图的α波抑制、β波增强,说明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增强。[20]

对甲状腺的影响:

实验表明,针刺扶突可使正常人甲状腺对碘的摄取量提高[20][20]

7 尿·水泉

水泉即尿[20]。《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尿又名溺、溲、小便、小溲、前溲、小水、水泉、下泉[21]。尿为津液之余,它的产生,源于肾的化气,经膀胱气化而排出,又与脾对水湿的运化,三焦水道的通调,小肠泌别清浊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尿的排泄,对整体津液代谢有重大影响[21]

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1.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7-268.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2.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7-268.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5.
  11. ^ [1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3.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
  13. ^ [1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25-227.
  14. ^ [1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9.
  15. ^ [1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25-227.
  16. ^ [1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9.
  17. ^ [1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7.
  18. ^ [1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6.
  19. ^ [1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5.
  20. ^ [2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3.
  21. ^ [2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