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

目录

1 拼音

shuì mián zhàng ài

2 英文参考

dyssomnia[朗道汉英字典]

sleep disorder[朗道汉英字典]

sleep-disorder[朗道汉英字典]

somnipathy[朗道汉英字典]

somnopathy[朗道汉英字典]

S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leeping disturbanc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睡眠是指复发的惰性和不反应状态,睡眠时意识水平降低或消失,大多数的生理活动和反应进入惰性状态。通过睡眠,使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睡眠时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高,有利于促进机体生长,并使核蛋白合成增加,有利于记忆的储存。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梦行症等。

睡眠与觉醒的平衡调节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命活动[1]。睡眠与觉醒活动不仅受机体内在因素影响,更与自然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诸多精神及躯体疾病都与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密切相关,而睡眠障碍也是日常就医行为中最常见的主诉之一[1]。睡眠障碍既可以是独立存在的原发性疾病,也可继发于某些精神或躯体疾病[1]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升高[1]。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率为 9%~15%,每年因睡眠-觉醒障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1]。《2015 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约有 31.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1]。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还会增加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痴呆、糖尿病、心血管病等躯体及心理疾病的患病风险[1]

4 睡眠障碍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有三个主要的睡眠障碍分类系统[1]《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ICSD)是睡眠专科医师使用的主要分类方法,而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Disorders,DSM)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也对睡眠疾病进行了分类[1]

ICSD第 3 版(ICSD-3)涵盖了近 100 种已经确定的睡眠-觉醒障碍,根据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七类[1]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s)、睡眠相关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中枢嗜睡性疾病、睡眠-觉醒昼夜节律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disorders,CRSWD)、异态睡眠、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和其他睡眠障碍。[1]

失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对睡眠质量及时长感到不满,并过分担心后果,是一般人群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常与精神心理疾病相关。日间难以解释的过度嗜睡也是常见的主诉之一,往往提示患者存在睡眠相关的器质性障碍,其中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和特发性睡眠增多(idiopathic hypersomnia,IH)是与日间过度嗜睡关系最为密切的疾病。[1]

睡眠呼吸障碍常见于中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最为多见,其发病与肥胖、气道结构、中枢调控等相关,是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发作性睡病与特发性睡眠增多则属于[1]中枢性睡眠增多,往往在年轻时起病。

睡眠-觉醒昼夜节律障碍是由内源性昼夜节律与外部环境不同步引起,可诱发生理功能紊乱并造成社会功能受损[1]

异态睡眠是指从入睡至觉醒这一过程中任意时段发生的非自主性躯体行为或体验,包括睡行症(sleep walking,SW)及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EM sleepbehavior disorder,RBD)等,成人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常起病于中老年,并可预测中枢神经系统突触核蛋白病变。[1]

此外,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及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eriodic limbmovement disorder,PLMD)等睡眠相关性运动障碍也可显著影响睡眠,常常被误诊为失眠障碍[1]

5 病因病理病机

睡眠根据脑电图、眼动图变化分为二个时期,即非快眠动期(HREM)和快眼动期(REM),非快眠动期时,肌张力降低,无明显的眼球运动,脑电图显示慢而同步,此期被唤醒则感倦睡。快眼动期时,肌张力明显降低,出现快速水平眼球运动,脑电图显示与觉醒时类似的状态,此期唤醒,意识清楚,无倦怠感,此期出现丰富多彩的梦。

研究发现脑干尾端与睡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被认为是睡眠中枢之所在,此部位各种刺激性病变引起过度睡眠,而破坏性病变的引起睡眠减少。另外还发现睡眠时有中枢神经介质的参与,刺激5-羟色胺能神经元或注射5-羟色胺酸,可产生非快眼动期睡眠,而给5-羟色胺拮抗药,产生睡眠减少。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拮抗药,则快眼动期睡眠减少,而给去甲肾上腺素激动药,快眼动期睡眠增多。

6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Z].2020-11-2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