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病

目录

1 拼音

shuǐ bìng

2 概述

水病为病证名[1]

3 水肿病·水病

水病指水肿病[1]。《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分为风水、石水、皮水、大腹水肿、十水等二十二症[1]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故水病下为胻(hēng衡,脚胫)肿大腹,上为喘呼。”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凡水病之初,先两目上肿起如老蚕色,侠颈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腹内转侧有声,此其候也。”

《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支。”

水肿(edema[2][3])为病名[4][5]。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5]。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5]。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5]。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6]。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6][7][7]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7]。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7]。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西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7][7]

3.1 水肿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水肿是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7]

《中医药学名词》(2010):水肿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7]

3.2 古人论述

水肿在《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至其发病原因,《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指出:“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在《黄帝内经素问》时代,对水肿病已有了明确的认识。

《金匮要略方论》对水肿称为“水气”。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五种类型,又从五脏发病的机制及其证候,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

《诸病源候论·水肿候》结合脏腑功能变化,提出“十水候”的不同证型,并指出水肿与胃有关,如“肾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今胃虚不能传化水气,使水气渗溢经络,浸渍府脏……故水气溢于皮肤而令肿也。”

《东垣十书》根据脾胃学说理论,将水肿分为寒热二型,寒者多虚,热者多实,并认为前者居多。

《丹溪心法·水肿》将本病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指出“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

明·李士材与张介宾二氏,都认为水肿是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但各有独特见解。《景岳全书》根据水气互化原理,提出水肿与气肿的相互区别与联系。《医宗必读·水肿胀满》以虚实为纲,分辨水肿,提出“阳证必热,热者多实;阴证必寒,寒者多虚。”

《医学入门》踵阴水、阳水之说,从证因脉治等方面加以分型,指出外感邪气者多见阳证;内伤正气者多为阴证。

至于治法,《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早已指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等原则。《金匮要略·水气病》更明确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近年来,根据《血证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的理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水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3.3 水肿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水肿多因外感风邪水湿、内伤饮食劳倦,致使肺、脾、肾及三焦的功能障碍,水液运行失常而泛溢为肿[7]

《景岳全书·水肿论治》:“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脾而肤肉浮肿,传入肺则气息喘急。”

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7],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其中以肾为本[7]。若外邪侵袭,饮食起居失常;或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肺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终至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成水肿[7]。各种病因,有单一原因发病者,亦有兼杂而致病者,致使病情颇为复杂[7]。感受外邪而发,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三脏发病可互相影响,如肾虚水泛,可逆于肺;肺气不降,失其通调使肾更虚,若脾虚湿盛,必损其阳,肾阳必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7]

3.3.1 风邪外袭,肺失通调

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7]

3.3.2 湿毒浸淫、内归脾肺

肌肤因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透,疮毒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亦成水肿[7]

3.3.3 水湿浸渍,脾气受困

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多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失其健运,水湿不运,泛于肌肤,而成水肿[7]

3.3.4 湿热内盛,三焦壅滞

湿热久羁,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7]

3.3.5 饮食劳倦,伤及脾胃

饮食不节,劳倦太过,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不行,横溢肌肤,而成水肿[7]

3.3.6 房劳过度,内伤肾元

生育不节,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肾气内伐,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7]

3.3.7 发病机理

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肾虚水泛,逆于肺,则肺气不降,失其通调水道之职,使肾气更虚而加重水肿。若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久则导致肾阳亦衰;反之,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亦可使病情加重。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放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其中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7]

此外,瘀血阻滞,损伤三焦水道,往往可使水肿顽固不愈[7]

3.4 水肿的症状

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疾患[7]

3.5 水肿的分类

水肿的分类,《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亦有以五脏而分,如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等[7]。后世又分为阳水、阴水两类[7][7]。《丹溪心法·水肿》:“阳病水兼阳证者,脉必沉数;阴病水兼阴证者,脉必沉迟。……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重则疏凿饮。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宜实脾饮或木香流气饮。”

3.6 类证鉴别

水肿当与鼓胀鉴别:鼓胀往往先见腹部胀大,继则下肢或全身浮肿,腹皮青筋暴露。而水肿则以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一般皮色不变,腹皮亦无青筋暴露。[7]

3.7 水肿的辨证治疗

水肿一证,外感内伤皆有。但病理变化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其中以肾为本。水肿初起,大都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四肢、以及全身。亦有从下肢开始,然后及于全身的。如病势严重,可兼见腹满胸闷,气喘不能平卧等证。辨证上,以阴阳为纲,尚须注意阴阳、寒热、虚实之间的错杂与转化。凡感受风邪、水气、湿毒、湿热诸邪,证见表、热、实证者,多按阳水论治;《金匮要略方论》中的风水、皮水多属此类。凡饮食劳倦,房劳过度,损伤正气,证见里、虚、寒证者,多从阴水论治。《金匮要略方论》中正水、石水多属本型。但阴水、阳水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阳水久延不退,致正气日衰,水邪日盛,可转为阴水;若阴水复感外邪,水肿增剧,标证占居主要地位时,又当急则治标,从阳水论治。但与阳水初起不同,用药须注意正气内虚的一面。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

水肿治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其汗。”

针灸治疗水肿有一定作用。

治疗须诊查发病原因,明确诊断,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3.7.1 阳水

阳水是指外邪侵袭,腠理闭塞,或气机不畅而致水液泛滥,以面部先肿,肿势明显,按之凹陷即起,病体不虚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病[7]

《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

《丹溪心法·水肿》:“阳病水兼阳证者,脉必沉数……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重则疏凿饮。”

《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

阳水多由外邪侵袭,气化失常所致,多属实证[8]。治宜祛邪为主[8]

3.7.1.1 阳水的症状

风邪袭肺者发病急,初起面目浮肿,继则遍及全身,小便不利;偏于寒者,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偏于风热者,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湿邪困脾者全身浮肿,以四肢为重,小便短少,神疲乏力,纳差胸闷,苔白腻,脉濡缓。

3.7.1.2 阳水的方药治疗

阳水治宜发汗、利水及攻下等法。凡肺气失宣,三焦壅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起病即见恶寒发热,咳嗽咽痛,面部浮肿,小便短少,苔薄脉浮等证,宜疏风宣肺,清热利水,如越婢汤、五皮饮等方。若见浮肿不退,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腹胀满,苔黄脉数等实证,宜清热逐水,用八正散、疏凿饮子等。[8]

攻逐一法,为历来治阳水肿甚常用之法。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但需视病情需要而定。一般来说,病起不久,肿势较甚,正气尚旺,此时抓紧病机,以祛水为急务,适当选用攻下逐水药,使水邪速从大小便而去,俟水退后,再议调补,以善其后。病在后期,脾肾双亏而水肿尤甚,若强攻之,虽水退可暂安一时,但攻逐之药,多易伤正,究属病根未除,待水邪复来,势必更为凶猛,病情反而加重,正如《丹溪心法·水肿》中所指出:“不可过用芫花、大戟、甘遂猛烈之剂,一发不收,吾恐峻决者易,固闭者难,水气复来而无以治之也。”所以逐水峻药应慎用。

3.7.1.3 阳水的针灸治疗
3.7.1.3.1 方一

治则:疏风宣肺,健脾利水

处方:肺俞 列缺 三焦俞 水分 阴陵泉

方义:上部肿甚,治宜散发,肺俞乃肺经之气转输之处,配肺络列缺以宣肺,通调水道;三焦俞调整气化功能;水分可分清浊为治水要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可健脾利湿行水。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3.7.1.3.2 方二

处方:取三焦俞、水分、气海、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为主[8]

随证配穴:阳水加阳陵泉、复溜、合谷;面部肿甚加人中、前顶[8]

3.7.1.4 阳水的艾灸疗法

[9]

3.7.1.4.1 选穴

水分、肺俞、三焦俞、阴陵泉

3.7.1.4.2 灸法

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小艾炷,每穴10壮,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水肿消退,诸证消失为止。

3.7.1.5 风水相搏证

阳水·风水相搏证(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ing of wind and water[9])是指风邪袭肺,宣降失常,水湿泛溢肌肤,以眼睑头面水肿,继而遍及全身,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来势迅速,兼恶寒、发热,无汗,咽痛,小便短少,苔薄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9]

3.7.1.5.1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症状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易复,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如水肿较甚,亦可见沉脉。[9][9]

风热者:眼睑浮肿,继而四肢水肿,全身皆肿,伴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短少等。风热者,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质红,脉浮滑数。[10]

风寒者:眼睑浮肿,继而四肢水肿,全身皆肿,伴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短少等。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10]

3.7.1.5.2 证候分析

风邪袭表,卫气不宣: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见恶风,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全身浮肿等症。肺位上焦,宣发受阻,水液停滞,故水肿先见眼睑头面;肃降失常,决渎不利,水津不能输布,溢于肌肤,迅即波及全身。风属阳邪,风水相搏,故皮肤光亮、凹陷易复。由于风邪引发,可见发热咽痛及咳嗽等肺卫表证。若风邪兼热则咽喉红肿热痛,舌质红,脉浮滑数。若风邪兼寒,邪在肌表,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故见恶寒、发热、咳喘。若肿势较甚,阳气内遏,则见沉脉,或沉滑数,或沉紧。[10][10][10]

3.7.1.5.3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方药治疗

[10]

治法: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可用越婢加术汤[备注]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方论》):麻黄、石膏、甘草、大枣、白术、生姜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以去在表之水气;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有崇土制水之意。可酌加浮萍,泽泻、茯苓,以助宣肺利水消肿。若咽喉肿痛,可加板蓝根、桔梗、连翘,以清咽散结解毒;若热重尿少,可加鲜茅根清热利尿。若属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防风、桂枝,以助麻黄辛温解表之力。若见咳喘较甚,可加前胡、杏仁,降气止喘。若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则用防己黄芪汤[备注]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方论》):防己、白术、黄芪、甘草、生姜、大枣加减,以助卫行水。

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型论治。

3.7.1.5.4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针灸治疗

[10]

3.7.1.5.4.1 治法

疏散风邪,宣肺利水。

3.7.1.5.4.2 选穴

以背俞穴、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肺俞、尺泽、外关、合谷、阴陵泉、三焦俞。上部肿甚,治宜发散。本方取肺俞配尺泽宣肺,外关配合谷发汗疏风,使在表的风水得从汗解。佐以三焦俞通调水道,阴陵泉健脾利水,使在里的水湿下输膀胱。表里分消,可疏风消肿。

3.7.1.5.4.3 随证配穴

面部肿甚者,加水沟。

3.7.1.5.4.4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3.7.1.5.5 饮食疗法
3.7.1.5.5.1 风寒者

治法:宣散风寒,宣肺行水[10]

推荐食材:茯苓、薏苡仁、冬瓜、冬瓜皮、赤小豆、黄瓜、西瓜、生姜、花椒、胡椒、荆芥、香薷、藿香等[10]

1.生姜桔梗汤:生姜30g,荆芥15g,藿香10g,茯苓60g。先将生姜、茯苓放入锅内煎煮约15分钟,再将荆芥、藿香放入锅内煎煮约5分钟,取汁饮用,每天3次。

2.二香粥:生姜15g,香薷10g,藿香10g,桔梗10g,薏苡仁60g,赤小豆30g。先将生姜、桔梗、薏苡仁、赤小豆放入锅内煎煮约30分钟,再将香薷、藿香放人锅内煎煮约5分钟,每天食用2次。

3.花香茶:生姜10g,花椒3g,藿香5g,洗净泡水代茶饮。

3.7.1.5.5.2 风热者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10]

推荐食材:茯苓、薏苡仁、冬瓜、冬瓜皮、赤小豆、黄瓜、西瓜、桑叶、菊花、桔梗、金银花、蒲公英、薄荷等[10]

1.桑叶桔梗汤:桑叶30g,桔梗15~30g,薄荷10g,薏苡仁60g,茯苓60g。将上述食材用清水洗净,先将桑叶、桔梗、薏苡仁、茯苓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内,加水煎煮,在煎煮第2次至15分钟时将薄荷放入。每天服用3次。

2.菊花桔梗粥:菊花15g,桔梗15g,桑叶15g,薏苡仁60g,赤小豆30g,冬瓜120g。先将菊花、桑叶、桔梗放入锅内煎煮2次,取汁约2000mL,再将薏苡仁、赤小豆放入锅内,加入煎煮后的药汁煎煮约1小时,放入冬瓜,再煎煮约15分钟,每天服用2次。

3.英荷茶:蒲公英10g,薄荷5g,洗净泡水代茶饮。

3.7.1.6 湿毒侵淫证
3.7.1.6.1 阳水·湿毒侵淫的症状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者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10]

3.7.1.6.2 证候分析

肌肤乃脾肺所主之域,故肌肤疮痍。湿毒未能及时清解消散,内归脏腑,使中焦脾胃不能运化水湿,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使肺不能通调水道而小便不利。风为百病之长,故病之初起,多兼风邪,是以肿起眼睑,迅及全身,有恶风发热之象。其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是风邪夹湿毒所致。[10]

3.7.1.6.3 治法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10]

3.7.1.6.4 阳水·湿毒侵淫的方药治疗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备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生梓白皮、连轺、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合五味消毒饮[备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前方中麻黄、杏仁、桑白皮等,宣肺行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后方以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强清解湿毒之力。若脓毒甚者当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若湿盛而糜烂者,加苦参、土茯苓;若风盛而瘙痒者,加白藓皮、地肤子;若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若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10]

3.7.1.7 水湿浸渍证

阳水·水湿浸渍证(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retention and diffusion of water-damp[10])是指水湿内盛,浸渍肌肤,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以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舌淡,苔白腻,脉沉缓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10]

3.7.1.7.1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症状

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舌淡,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10]

3.7.1.7.2 证候分析

水湿之邪,浸渍肌肤,壅滞不行,以致肢体浮肿不退。水湿内聚,三焦决凟失司,膀胱气化失常,所以小便短少,水湿日增而无出路,横溢肌肤,所以肿势日甚,按之没指。脾为湿困,阳气不得舒展,故见身重神疲,胸闷,纳呆,泛恶等症。苔白腻,脉沉缓,亦为湿胜脾弱之象。湿为粘腻之邪,不易骤化,故病程较长。[10]

3.7.1.7.3 治法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10]

3.7.1.7.4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方药治疗

五皮饮[备注]五皮饮(《中藏经》)桑白皮、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合胃苓汤[备注]三圣散(《儒门事亲》):瓜蒂、防风、藜芦。前方以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化湿利水;后方以白术、茯苓健脾化湿;苍术、厚朴燥湿健脾;猪苓、泽泻利尿消肿;肉桂温阳化气行水。若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10]

3.7.1.8 湿热蕴结证/湿热壅盛

阳水·湿热蕴结证(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10])是指湿热内蕴,水湿外泛肌肤,以浮肿较剧,肌肤绷紧,腹大胀满,胸闷烦热,气粗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10]

3.7.1.8.1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症状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于结,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10]

3.7.1.8.2 证候分析

水湿之邪,郁而化热,或湿热之邪壅于肌肤经隧之间,故遍身浮肿而皮肤绷急光亮。由于湿热壅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故见胸脘痞闷。若热邪偏重者,津液被耗,故见烦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均为湿热之征。[10]

3.7.1.8.3 治法

分利湿热[10]

3.7.1.8.4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方药治疗

[10]

疏凿饮子[备注]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商陆、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槟榔、生姜、羌活、秦艽。方中羌活、秦艽疏风透表,使在表之水气从汗而疏解。以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协同羌活、秦艽以去肌肤之水。用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协同商陆、槟榔通利二便,使在里之水邪从下而夺。疏表有利于通里,通里有助于疏表,如此上下表里分消走泄,使湿热之邪得以清利,则肿势自消。

若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苈黄丸[备注]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方论》):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

若肿势严重,兼见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卧,脉弦有力者,为水在胸中,上迫于肺,肺气不降,宜泻肺行水,可用五苓散[备注]五苓散(《伤寒论》):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五皮散[备注]五皮饮(《中藏经》)桑白皮、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等方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备注]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方论》):葶苈子、大枣,以泻胸中之水。

若湿热久羁,亦可化燥伤阴,故有水肿与伤阴并见之象。一则水湿潴留而水肿,一则津液亏耗而口咽干燥,大便于结。当此之时,滋阴有助水邪之弊,利水又虑伤阴,治疗上颇感棘手,治当兼顾,可用《伤寒论》猪苓汤[备注]猪苓汤(《伤寒论》):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滑石清利水邪,阿胶滋养阴血,共奏滋阴清热利水之功。

若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及血络,可见尿痛、尿血等症,酌加凉血止血药,如大小蓟、白茅根等药。

3.7.2 阴水

阴水多由脾肾阳虚而致。多属虚证[11]

《丹溪心法·水肿》:“阴病水兼阴证者,脉必沉迟。……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宜实脾饮或木香流气饮。”

《类证治裁·肿胀》:“因肺脾肾虚,致水溢者,为阴水。”

虚证治宜扶正为主,用温肾、健脾、益气、通阳等法[11]。如真武汤合理苓汤等方[11]。虚证常由阳证转变而来,病情常虚实夹杂,治应兼顾[11]。亦需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如忌食咸、慎风寒等[11]

3.7.2.1 阴水的症状

脾阳不运者发病缓慢,足趺先肿,渐及全身,按之凹陷,沥色萎黄,神疲肢冷,脘闷腹胀,纳差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沉缓。

肾阳虚衰者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腰部冷痛,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白,尿量减少,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3.7.2.2 阴水的方药治疗

脾阳虚弱,证见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四肢不温,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濡缓等,治宜健脾利水,用实脾饮、木香流气饮等方。肾阳虚衰,证见腰以下肿甚,畏寒肢冷,神疲气怯,面色㿠白,腰脊酸重,舌胖色淡苔白,脉沉细弱等,治宜温肾化水,用真武汤、《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等方。

3.7.2.3 阴水的针灸治疗
3.7.2.3.1 方一

治则:健脾温肾,助阳利水

处方:脾俞 肾俞 水分 三阴交

方义:下部肿甚,治宜分利,脾俞、肾俞温补脾肾,以奏温阳利水之功;水分穴分清别浊以治水;三阴交调理脾肾,输布津液。

随证配穴:下肢肿甚—阴陵泉。

操作:毫针刺,补法,亦可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3.7.2.3.2 方二

处方:取三焦俞、水分、气海、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为主[11]

随证配穴:阴水加脾俞、肾俞、足三里、气海、水分;便溏加天枢、神阙(灸);足跗肿甚加解溪、足临泣、商丘[11]

3.7.2.4 阴水的艾灸疗法

[11]

3.7.2.4.1 方一

选穴:关元、气海、命门、脾俞

灸法:艾炷隔姜灸,半截橄榄大小艾炷,每穴9壮,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需要坚持长期多疗程治疗。

3.7.2.4.2 方二

选穴:肾俞、脾俞、复溜、足三里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小艾炷,每穴9壮,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需要坚持长期多疗程治疗。

3.7.2.5 脾阳虚衰/脾虚湿困证

阴水·脾虚湿困证(yi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11])是指脾气虚弱,水湿内停,以面浮足肿,反复消长,劳累或午后加重,食少,腹胀,大便溏泻,尿少色清,身体困重,或有微肿,舌淡胖,苔白润或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阴水证候[11]

3.7.2.5.1 阴水·脾阳虚衰的症状

面浮足肿,反复消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作后或午后加重,伴脘腹胀满、纳减、食少、面色萎黄、㿠白、神倦乏力、尿少色清、大便或溏,身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缓或沉弱。[11][11][11]

3.7.2.5.2 证候分析

脾气亏虚,水液运行失常: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故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湿为阴邪,其性粘滞,劳累后更易损伤于脾,其肿反复消长,故劳后或午后加重。脾虚运化无力,故脘闷纳减,腹胀便溏。脾虚则面无华色,阳不温煦,故面色萎黄、㿠白,神疲肢冷。阳不化气,则水湿不行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是脾阳虚衰,水湿内聚之征。[11][11]

3.7.2.5.3 脾阳虚衰型与水湿浸渍的区别

脾阳虚衰型与水湿浸渍的区别,一是水邪盛导致中阳不运而水肿,一是脾阳不振导致水湿不运而水肿,治当区别邪正的主次轻重。[11]

3.7.2.5.4 阴水·脾阳虚衰的方药治疗

[11]

3.7.2.5.4.1 治法

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3.7.2.5.4.2 方药

可用用实脾饮、木香流气饮等方[11]

可用实脾饮[备注]实脾饮(《严氏济生方》):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厚朴、木香、草果、槟榔、木瓜、生姜、大枣、茯苓方中干姜、附子、草果,温阳散寒;白术、茯苓、炙草、姜枣健脾补气;大腹皮、茯苓、木瓜利水去湿;木香、川朴、大腹皮理气,气行则水行。如气短声弱,气虚甚者,可加人参、黄芪健脾补气。若小便短少,可加桂枝、泽泻,以助膀胱化气行水。

又有浮肿一证,由于较长期的饮食失调,脾胃虚弱,精微不化,而见面色萎黄,遍体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则下肢肿胀,能食而疲乏无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腻,脉象软弱,与上述水肿不同。此由脾气虚弱,气失舒展,不能运化水湿。治宜健脾化湿,不宜分利伤气,可用参苓白术散[备注]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草加减,或加桂枝、黄芪,益气通阳,或加补骨脂、附子温肾助阳,以加强气化。并适当注意营养,可用黄豆、花生佐餐,作为辅助治疗,多可调治而愈。

3.7.2.5.5 阴水·脾阳虚衰的针灸治疗

[11]

3.7.2.5.5.1 治法

温运脾阳,清利水湿。

3.7.2.5.5.2 选穴

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脾俞、三焦俞、气海、水分、足三里、三阴交。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健脾以助运化水湿。三焦俞调整气化功能。气海益元气以升脾阳。水分为分利水道、利尿行水的效穴。

3.7.2.5.5.3 随证配穴

脘闷甚者,加中脘。

3.7.2.5.5.4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加灸。

3.7.2.5.6 阴水·脾阳虚衰的饮食疗法
3.7.2.5.6.1 治法

温阳健脾,化气利水[11]

3.7.2.5.6.2 推荐食材

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刀豆、肉桂、大茴香、小茴香、羊肉、草果、茯苓、木瓜、桂枝、益智仁、大枣、花生、黄豆等[11]

3.7.2.5.6.3 推荐食疗方

[11]

1.姜苓仁汤:干姜15g,茯苓30~60g,肉桂5~10g,草果5~10g,小茴香15~30g,陈皮15g,羊肉适量,切块备用。将干姜、茯苓、肉桂、草果、小茴香、陈皮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煎煮15分钟,然后放人羊肉煎煮至熟,食肉喝汤,病愈而止。

2.二香粥:生姜15g,香薷10g,藿香10g,桔梗10g,薏苡仁60g,赤小豆30g。先将生姜、桔梗、薏苡仁、赤小豆放入锅内煎煮约30分钟,再将香薷、藿香放人锅内煎煮约5分钟,每天食用2次。

3.花枣茶:花生30粒,大枣6枚,龙眼8个,泡水代茶饮,可经常食用。

3.7.2.6 肾气衰微/阳虚水泛证

阴水·阳虚水泛证(yi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water overflowing due to yang deficiency[11])是指阳气虚损,水液内停,泛溢肌肤,以全身高度浮肿,小便不利,心悸喘促,腹胀濡泄,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阴水证候[11]

3.7.2.6.1 阴水·肾气衰微的症状

全身高度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呼吸急促,腹大胸满,卧则喘促,腰部冷痛酸重,纳少、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萎黄灰滞或㿠白,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11][11][11]

3.7.2.6.2 证候分析

肾阳虚衰,蒸化无力,水液内停:脾虚水肿,久延不愈,伤及肾阳。腰膝以下,肾气主之,肾气虚衰,阳不化气,水湿下聚,故见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水气上凌心肺,故见心悸气促。腰为肾之府,肾虚而水气内盛,故腰痛酸重。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故尿量减少,或因下元不固而多尿,故有浮肿与多尿并见。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故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阳气不能温煦上荣,则纳少、畏寒肢冷、面色萎黄灰滞或㿠白。舌质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均为阳气虚衰,水湿内盛之候。[11][11]

3.7.2.6.3 治法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11][11][11]

3.7.2.6.4 阴水·肾气衰微的方药治疗

可用真武汤、《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等方[11]

济生肾气丸[备注]《严氏济生方》肾气丸(《严氏济生方》):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炮附子、桂枝、牛膝、车前子合真武汤[备注]真武汤(《伤寒论》):炮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肾为水火之脏,缘阴阳互根之理,善补阳者,必以阴中求阳,则生化无穷。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用肉桂、附子,温补肾阳,两相配合,则能补水中之火,温肾中之阳气;用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生姜温散水寒之气;白芍调和营阴;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若小便清长量多,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以温固下元。若心悸、唇绀,脉虚数或结代,乃水邪上逆,心阳被遏,瘀血内阻,宜重用附子,再加桂枝、炙甘草、丹参以温阳化瘀。若见喘促、汗出,脉虚浮而数,是水邪凌肺,肾不纳气,宜重用人参、蛤蚧、五味子、山萸肉、牡蛎或吞服黑锡丹[备注]黑锡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锡、硫黄、川楝子、葫芦巴、木香、炮附子、肉豆蔻、阳起石、沉香、茴香、肉桂、补骨脂,以防喘脱之变。[11]

肾气衰微常与脾阳不振同时出现,证见脾肾两亏,水寒内盛。因此健脾与温肾常同时并进,但需区别脾肾的轻重主次,施治当有侧重。[11]

如病程缠绵,反复不愈,正气日衰,复感外邪,证见发热恶寒,肿势增剧,小便短少,此时当以风水论治,但应顾及正气虚衰一面,不可过用表药,以越婢汤为主,酌加党参,菟丝子等补气温肾之药,扶正与祛邪并用。[11]

病至后期,因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可导致肾阴亏虚,又可出现肾阴虚为主的病证,如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遗精,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舌红,脉细弱等。治当滋补肾阴为主,兼利水湿,但滋阴不宜过于凉腻,以防匡助水邪,伤害阳气。方用左归丸[备注]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版胶加泽泻,茯苓、冬葵子等。[11]

尚有肾阴久亏,水不涵木,出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盛下虚的复杂病情,证见面色潮红,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腰酸遗精,皮履飘浮无力,或肢体微颤等。此乃肝肾阴虚于下,肝阳上扰所致。治当育阴潜阳,亦可用左归丸[备注]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版胶加介类重镇潜阳之品,如珍珠母、龙骨、牡蛎、鳖甲、桑寄生等。[11]

若肾气虚极,中阳衰败,浊阴不降而见神倦欲睡,泛恶,甚至口有尿味,病情严重,宜附子合制大黄、黄连、半夏以解毒降浊。[11]

此外,对于水肿病的治疗,常合活血化瘀法,取血行水亦行之意。如《医门法律·胀病诸方》中指出用当归、大黄、桂心、赤芍等药。近代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实践证明可加强利尿消肿的效果。[11]

3.7.2.6.5 阴水·肾气衰微的针灸治疗

[11]

3.7.2.6.5.1 选穴

以任脉穴、背俞穴为主。取肾俞、关元、三焦俞、水分、脾俞、足三里。肾俞温补肾阳,重灸关元助阳化气。三焦俞以调三焦气化功能,水分分利水邪。脾俞、足三里健脾以运化水湿。

3.7.2.6.5.2 随证配穴

便溏者,加天枢、上巨虚。

3.7.2.6.5.3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可灸。

3.7.2.6.6 饮食疗法
3.7.2.6.6.1 推荐食材

桂枝、五味子、牡蛎、茯苓、车前子、肉桂、益智仁、干姜、高良姜、刀豆、大茴香、小茴香、丁香、枸杞子、桑椹、羊肉、狗肉、牛肉等[11]

3.7.2.6.6.2 推荐食疗方

[11]

1.姜桂仁汤:干姜15g,益智仁15~30g,肉桂5~10g,茯苓30~60g,冬瓜皮30~60g,枸杞子15~30g,桑椹15g。上述食材放人锅内煎煮15分钟后,放入适量羊肉或牛肉,继续煎煮至肉熟,食肉喝汤,可隔天或经常食用至病愈。

2.三香粥:小茴香15~30g,丁香5g,大茴香5g,肉桂5g,枸杞子15~30g。上述食材放入锅内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取汁煮粥食用,可隔天或经常食用至病愈。

3.二姜茶:干姜5g,高良姜15g,肉桂5g,泡水代茶饮。

3.7.2.7 瘀水互结证

阴水·瘀水互结证(yi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binding of static blood and water[11])是指瘀水互结,水湿内停,外泛肌肤,以水肿延久不退,四肢或全身浮肿,皮肤瘀癍,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阴水证候[11]

3.8 水肿的其他疗法

3.8.1 耳针法

3.8.1.1 方一

选穴:取肝、脾、肾、脑、膀胱等穴[11]

方法:每次酌选2~3穴,中等刺激[11]

3.8.1.2 方二

选穴:肺、脾、肾、膀胱

方法:毫针刺,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3.8.1.3 方三

[11]

选穴:肺、脾、肾、皮质下、膀胱。

方法:每次取2~3穴,双侧,针用中等刺激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隔日1次。

3.8.2 穴位敷药法

选穴 神阙或涌泉

方法 独头蒜5枚,田螺4个,车前子10g。车前子研细未,与大蒜、田螺共捣一起,敷神阙穴。或蓖麻子50粒,薤白3~5个,共捣烂敷涌泉,每日1次,连敷数日。

3.8.3 刺络法

腰俞、肾俞、委中、阴陵泉。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用于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11]

3.8.4 皮肤针

在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上轻轻叩刺,自上而下,以皮肤稍有红晕为度,隔日1次[11]

3.8.5 推拿疗法

[12]

选穴:大椎、长强、腰阳关、大杼、八髎、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气海、建里、梁门、天枢。

操作方法:从大椎穴开始向下点按督脉至长强穴共5遍,掌推督脉5~10次,自大椎穴推至腰阳关处,以透热为度。从大杼穴开始,用双拇指从上向下点按两侧膀胱经至八髎穴共5遍,按揉双侧华佗夹脊穴5遍,点按肺俞、肾俞、脾俞,力度稍大于其他部位。点揉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各2分钟,擦双侧涌泉穴各100次。病人取仰卧位依次按揉腹部气海穴、建里穴、双侧梁门穴、双侧天枢穴,各3分钟。运腹:用双手掌张开平放于腹部,以掌根下压将腹部向左侧推动,然后佘指下压,掌根微抬,并将腹部拉向右侧推,如此反复将肠及内容物充分运动起来,持续数分钟。

3.8.6 艾灸对症治疗

常伴有小便不利、胸闷恶心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12]

3.8.6.1 小便不利

选穴:膀胱俞、中极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3.8.6.2 胸闷恶心

选穴:内关、中脘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3.9 水肿的预后

凡病起不久,或由于营养障碍引起的浮肿,只要及时治疗,预后较好。病起日久,反复发作,正虚邪恋,则缠绵难愈。[12]

如肿势较甚,症见唇黑,缺盆平,脐突,足下平,背平或见心悸、唇绀,气急喘促不能平卧,甚至尿闭,下血,均属病情危重。[12]

如久病,正气衰竭,浊邪上泛,肝风内动,预后多不良,每可产生脱变,当随症施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2]

3.10 水肿患者饮食建议

1.水肿初期,应吃无盐饮食。肿势渐退后(大约3个月),逐步改为低盐,最后恢复普通饮食。若因营养障碍者,饮食稍淡即可。不必过于强调忌盐[12][12]

2.忌食辛辣、醋、虾、蟹、生冷食品、烟、酒等刺激性物品[12][12]

3.水肿患者如需食疗,应区分阴水、阳水而治。阳水主要治以发汗、利小便、宣肺健脾,水势壅盛宜攻逐水气,以祛邪为主;阴水则主要治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小便,以扶助正气。虚实并见者,则攻补兼施。[12]

3.11 水肿患者日常保健

水肿患者应注意摄生,起居有时,预防感冒,不宜过度疲劳,尤应节制房事,以防斫伤真元[12][12]

3.12 医案

高×,男,42岁,1987年10月21日初诊。主诉:腰痛近1年,全身浮肿无力半年。病史:该患者于1年前秋季,夜卧湿冷之地后,自觉着凉。2日后发热恶寒,头痛,周身无力,腰酸腿软。诊为急性肾炎。经静滴、服药后,热退痛减,但未根治,始终腰痛、腹痛。半年来全身浮肿,尿少,怕冷,食欲不振,肢体无力,经中、西医治疗不见显效,疑患为慢性肾炎。检查:神疲体弱,面色㿠白,颜面浮肿,睑肿尤甚,下肢有明显压痕。呼吸平稳,心肺无异常。血常规:红细胞29.4×1012/L,白细胞5.2×109/L,血红蛋白102g/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3个,白细胞5~6个。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微。诊断:水肿(慢性肾炎)。治法:温肾健脾,助阳利水。取穴:①脾俞、肾俞、足三里、水道。②胃俞、三焦俞、天枢、委阳。此外,灸水分、关元、气海、阴陵泉。操作:①与②两组针刺交替使用,每日针1次,皆用泻法,留针20min。灸法以艾条温和灸,每日1次。以上方法治疗2个月,全身浮肿消退,腰痛、腹痛消失,仅有易疲劳感。血尿常规检查均正常。(中国当代名家医案)

陈某,女,51岁。突发下肢浮肿1月佘,经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著。尿常规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检查正常,舌苔淡红,脉象沉细。诊断为更年期水肿(肾虚型)。以上法治疗,间日1次,10次为1疗程。3次后水肿消退,10次后恢复正常。半年后随访无复发。[12]

梅某,男,成年。患病日久,全身及阴囊浮肿,小便短小,轻度腹水,咳喘,头痛失眠,左半身麻木,肝区疼痛及压痛,身柱穴压痛(+),左右膏肓穴压痛(++)。重灸左右膏肓1小时,灸第3次时,觉脐下热气团上升,小便增多,浮肿及各证均减轻,4~6次后,气流已达两肩,10次后热流上至头顶,16次后当脐下热气团一出现热感即上下奔腾,全身温暖,腹中作响,不断排气,各种症状进一步减轻,体质增强。又续灸10次以巩固疗效。[12]

3.13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内,内不得入于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

《金匮要略·水气病》:“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心致痈脓。”

《济生方·水肿论治》:“又有年少,血热生疮,变为肿满,烦渴小便少,此为热肿,素问所谓结阳者肿四肢是也”。“赤小豆汤,治年少血气俱热,遂生疮疥,变为肿满,或烦,或渴,小便不利。”

《景岳全书·肿胀》:“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暂愈者,愈出勉强。此其一为真愈,一为假愈,亦岂有假愈而果愈者哉!”

《医门法律·水肿门》:“经谓二阳结谓之消,三阴结谓之水……三阴者,手足太阴脾肺二脏也。胃为水谷之海,水病莫不本之于胃,经乃以属之脾肺者,何耶?使足太阴脾,足以转输水精于上,手太阴肺足以通调水道于下,海不扬波矣。唯脾肺二脏之气,结而不行,后乃胃中之水曰畜,浸灌表里,无所不到也;是则脾肺之权,可不伸耶。然其权尤重于肾。肾者,胃之关也,肾司开阖,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门大开,水直下而为消,肾气从阴则阖,阴太盛则关门常阖,水不通为肿。经又以肾本肺标,相输俱受为言,然则水病,以脾肺肾为三纲矣。”

4 单腹胀·水病

水病指单腹胀[12]。单腹胀即鼓胀(《景岳全书·杂证谟》)。

《外台秘要》卷二十:“深师疗三焦决漏,水在胁外,名曰水病,腹独肿大。”

《景岳全书·杂证谟》:“单腹胀者,名为鼓胀。”

臌胀 (tympanites[12][12])为病名[13]。即鼓胀[13]。见《黄帝内经灵枢·水胀》。是指由水、气、瘀血、寄生虫等所致,以腹部膨胀如鼓,腹皮青筋显露,肤色苍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3]。又称单腹胀(《景岳全书·杂证谟》)、蜘蛛胀(《类证治裁》)、蜘蛛蛊(《医学入门》卷五)、血鼓(《石室秘录·内伤门》)、蛊胀(《古今医鉴·胀满》)、气胀(《医碥》卷三)[14]。鼓胀是以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15]。《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载:“鼓胀何如?歧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或虫积日久,肝脾受损,日久伤肾,终致气滞血瘀,水湿不行所致[16][16]。亦有由癥瘕、积块发展而成[16]。治宜健脾渗湿、化瘀通络、理气逐水、益肾养肝等法[16]

西医的的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血吸虫病、营养不良及腹腔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后期,多属鼓胀范畴,可参考鼓胀治疗[16]

4.1.1 腹皮绷急如鼓,中满膨胀疾患的统称

鼓胀为病证名[16][16]。为腹皮绷急如鼓,中满膨胀疾患的统称[16]。亦称臌胀、单腹胀、蜘蛛胀[16]。后世文献,鼓、臌相通,鼓胀亦作臌胀[16]。《医林绳墨》卷五:“臌胀者,如鼓之形,外坚中空,击之有声,按之有形,皮肉之急胀,脾肺之大病也。”鼓胀亦泛称蛊胀[16]。《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水肿臌胀》:“许学士云,脐腹四肢悉肿者为水,但腹胀四肢不甚肿为蛊……腹皮胀急而光,内空空然如鼓,是矣。俗知谓之蛊胀。”

4.1.2 气胀

鼓胀指气胀[17][17]。《医碥》卷三:“气胀又名鼓胀,此其外虽坚满,中空无物,有似鼓也。”

4.1.3 单腹胀

鼓胀指单腹胀[17]。指四肢不肿而腹大如鼓的病证[18]。又名蜘蛛蛊(《医学入门》卷五)、蜘蛛胀(《类证治裁》)、血鼓(《石室秘录·内伤门》)、蛊胀(《古今医鉴·胀满》)[18]

《景岳全书·杂证谟》:“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单腹胀。此实脾胃病也。”

4.2 古人论述

鼓胀在各家方书中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水蛊”、“蛊胀”、“膨脝”、“蜘蛛蛊”、“单腹蛊”等。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水蛊候》说:“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名水蛊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说:“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殊。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明·戴思恭著《证治要诀·蛊胀》说:“盖蛊与鼓同,以言其急实如鼓,非蛊毒之蛊也,俗称之膨脝,又谓之蜘蛛病。”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气分诸胀论治》篇说:“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为单腹胀。”以上记载名虽不同,其实都是《黄帝内经素问》所说的鼓胀病。[18]

鼓胀的成因,《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是浊气在上。《诸病源候论》认为本病与感染“水毒”有关。朱丹溪与张景岳认为情志抑郁,饮食不节,或饮酒过度,都是鼓胀的原因。喻嘉言则认为瘢瘕、积块,日久可转为鼓胀。总之,本病的病因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及其他疾病转变等。其病机,由于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水瘀积腹内,以致腹部日渐胀大,而成鼓胀。[18]

4.3 臌胀的分类

臌胀的分类,前人据病因病机有“气鼓”、“血鼓”、“水鼓”、“虫鼓”、“食鼓”之称[18][18]

临床上,由气机郁滞所致者为气鼓,症见胸腹胀满、中空无物、叩之有声[18]。由水湿内停所致者为水鼓,腹部胀大,按之凹陷,或伴遍身浮肿[18]。由瘀血阻滞所致者为血鼓,腹大坚硬,青筋暴露,扪之有块,甚者衂血、便血、吐血[18]

气、血、水三者,每互相牵连为患,仅有主次之分,而非单独为病[18]。清·何梦瑶《医碥·肿胀》:“气水血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病血结而后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水随蓄者。”

4.4 臌胀的病因

臌胀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或虫积日久,肝脾受损,日久伤肾,终致气滞血瘀,水湿不行所致[18][18]。亦有由癥瘕、积块发展而成[18]

4.4.1 酒食不节

嗜酒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虚则运化失职,酒湿浊气蕴聚中焦,清浊相混,壅阻气机,肝失条达,气血郁滞,脾虚愈甚,进而波及于肾,开阖不利,水浊渐积渐多,终至水不得泄,遂成鼓胀。[18]

4.4.2 情志所伤

情志怫郁,气机失于调畅,以致肝气郁结,久则气滞血瘀。肝失疏泄,横逆而乘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留,进而壅塞气机,水湿气血停瘀蕴结,日久不化,浸渐及肾,开阖不利,三脏俱病,而成鼓胀。[18]

4.4.3 血吸虫感染

血吸虫感染后,未及时治疗,晚期内伤肝脾,脉络瘀塞,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气、血、水停瘀腹中,而成鼓胀。[18]

4.4.4 黄疸、积聚等病,迁延日久,而成鼓胀

黄疸本由湿热或寒湿停聚中焦,久则肝脾俱伤,气血凝滞,脉络瘀阻,升降失常,终至肝脾肾三脏俱病而成鼓胀。积聚由于气郁与痰瘀凝结,久则气血壅滞更甚,脾失健运,肾失开阖,逐渐形成鼓胀。[18]

4.5 臌胀的病机

形成鼓胀的病机,首先在于肝脾的功能彼此失调,肝气郁遏日久,势必木郁克士,即《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在病证上可出现气滞湿阻,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阻滞气机,既可化热而出现湿热蕴结的病证,又可由于患者素体阳虚或久病湿从寒化而出现寒湿困脾的病证。肝脾俱病,肝气郁滞,血气凝聚,隧道壅塞,可见肝脾血瘀证。脾之运化失职,清阳不升,水谷之精微不能输布以奉养他脏,浊阴不降,水湿不能转输以排泄体外,病延日久,肝脾日虚,进而累及肾脏亦虚。肾阳虚,无以温养脾土,使脾阳愈虚而成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肝木失其滋荣,或素体阴虚,亦可出现肝肾阴虚证。以上病证即成为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鼓胀因肝、脾、肾功能相互失调,终至气滞、血瘀、水停腹中,正如喻嘉言《医门法律·胀病论》说:“胀病亦水外水裹、气结、血瘀。”由于肝、脾、肾功能彼此失调,脏腑虚者愈虚,气、血、水壅结腹中,水湿不化,实者愈实,故本虚标实,虚实交错,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18]

4.6 臌胀的症状

臌胀以腹大如鼓,甚至青筋暴露、皮色苍黄为特征[18]

《黄帝内经灵枢·水胀》:鼓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

4.7 类证鉴别

鼓胀可与水肿相鉴别。重点可从病因病机和临床主证加以鉴别[18]

病因病机:鼓胀的病因,主要是由于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血吸虫感染以及其他疾病转化而成。其病机涉及肝、脾、肾三脏功能相互失调,形成气滞、血瘀、水停腹中。水肿的病因则主要由于风邪外袭,感受水湿,饮食伤脾以及劳倦伤肾等引起。其病机涉及肺、脾、肾三脏相干,水液不能正常通调、输布、施泄,以致水溢肌肤而成水肿。

临床主证:鼓胀以腹部胀大,甚则腹大如鼓。初起腹部胀大但按之尚柔软,逐渐坚硬,以至脐心突起,四肢消瘦。如脾肾阳虚,水湿过盛,后期亦可见四肢浮肿。如肝脾血瘀者,可见腹部脉络显露:颈胸部出现血痣或血缕,以及衄血、吐血。湿热盛者,可出现两目及皮肤发黄。水肿初起,大都从眼睑部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四肢以至全身,亦有从下肢开始水肿后及全身,后期病势严重可见腹胀满、胸闷和气喘不得平卧等症。

4.8 臌胀的辨证治疗

鼓胀在腹部胀大方面,由于病症不同,其症状有所差异,如气滞湿阻证腹胀按之不坚,多胁下胀满或疼痛。寒湿困脾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湿热蕴结证,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肝脾血瘀证,腹大坚满,多胁腹刺痛,脉络怒张。脾肾阳虚证,腹大但胀满不甚,早宽暮急。肝肾阴虚,腹大胀满不舒。这些均需在临证时予以鉴别。[18]

根据病程和正邪关系,一般鼓胀发病初期多肝脾失调,气滞湿阻。根据病机,分清气滞、血瘀、湿热和寒湿的偏盛,分别采用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等法,必要时亦可暂时用峻剂逐水。病程日久,或素体虚弱,病机可出现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治宜健脾温肾和滋养肝肾。鼓胀的病机由于本虚标实,虚实挟杂,故治疗需注意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18]

本病肝脾肾功能彼此失调,病机复杂,根据正邪关系和病机演变,在辨证上虽分六类,但在临证时,往往不能截然分开,如湿热蕴结或肝肾阴虚等证,亦可同时出现肝脾血瘀证的某些证候,故治疗时宜权衡主次和轻重,随证治之。在病机上由于本病本虚标实,虚实挟杂,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不宜攻伐过猛。《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中满者,泻之于内”,但这是指实证而言,本病必须遵循《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所谓“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对湿热蕴结,肝脾血瘀两证,如病机上出现水液过盛,或热结于里,形证俱实,正气未衰,可暂用逐水峻剂,但中病即止,切勿多用,免伤脾胃。逐水之方,可以舟车丸为代表,此方系从十枣汤化裁而来,长于攻逐水邪,但内服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泛恶、呕吐、腹痛、头晕等反应,水泻后,又觉异常疲乏,可见其损伤脾胃、戕贼元气的严重性。[18]

使用峻剂逐水或逐水太过,不仅有损伤脾胃之弊,且对正虚邪实,隧道阻塞,而又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如攻逐不慎,或活血破瘀过猛,常易引起脉络破裂,导致吐血、便血,更使病情恶化,后果严重。[18]

4.8.1 气滞湿阻

臌胀·气滞湿阻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dampness retention[18])是指肝气郁滞,水湿内停,以腹大腹满,胀而不坚,胁下痞胀或疼痛,恶心欲吐,纳食减少,食后胀甚,嗳气,肢体困重,头晕嗜睡,小便短少,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腻,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18]

4.8.1.1 气滞湿阻型鼓胀的症状

腹大腹满,胀而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恶心欲吐,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肢体困重,头晕嗜睡,小便短少,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腻,脉弦[18][18][19]

4.8.1.2 证候分析

肝郁气滞,脾运不健,湿浊中阻:由于肝气郁滞,脾运不健,湿阻中焦,浊气充塞,故腹胀不坚。肝失条达,络气痹阻,故胁下胀满疼痛。气滞中满,脾胃运化失职,故食少易胀,嗳气不适。气壅湿阻,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脉弦,苔白腻,为肝郁湿阻之象。本证失治或误治,湿邪可热化或寒化。[19][19]

4.8.1.3 治法

疏肝理气,行湿散满[19]

疏肝理气,运脾利湿[19]

4.8.1.4 气滞湿阻型鼓胀的方药治疗

柴胡疏肝汤[备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或胃苓汤[备注]胃苓汤(《丹溪心法》):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加减。如胁下胀满疼痛较重,胸闷气短,脉弦,肝气郁滞为主者,可用柴胡疏肝汤。方中以柴胡、枳壳、赤芍、川芎、香附加郁金、川楝子、青皮以疏肝解郁为主;陈皮、甘草顺气和中。如苔腻微黄,口干而苦,脉弦数,气郁化热者,可加丹皮、栀子;如头晕、失眠、舌质红、脉弦细数,气郁化热伤阴者,可加制首乌、枸杞子、女贞子、白芍等滋阴之品;如胁下刺痛不移,面青舌紫,脉弦涩,气滞血瘀者,可加延胡索、莪术、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小便短少,可加茯苓、泽泻等利水药物。[19]

如食少腹胀甚,小便短少,舌苔腻,质淡体胖,脉弦滑,脾虚湿阻为主者,可用胃苓汤。方电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健脾利湿;桂枝辛温通阳,助膀胱之气化而增强利水之力;苍术、陈皮、厚朴行湿散满。可加郁金,青皮、香附以疏肝理气。如舌苔黄腻,口苦干而不欲饮,小便短赤,脉弦滑而数,湿阻化热者,上方可去桂枝,加栀子、茵陈等以清热燥湿;如精神困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质淡体胖,脉缓,寒湿偏重者,上方可加干姜、砂仁等以增强温阳化湿之力。[19]

4.8.1.5 气滞湿阻型鼓胀的饮食疗法
4.8.1.5.1 推荐食材

黄花菜、砂仁、香附、青皮、川芎、白芍、苍术、厚朴花、橘皮、茯苓等[19]

4.8.1.5.2 推荐食疗方

[19]

1.黄花菜汤:干品黄花菜10g,洗净入陶锅,加水300mL煎煮,佐餐食菜饮汤。

2.砂仁炖鲫鱼(《中医经典食疗大全》):鲫鱼400g,砂仁6g,炙甘草3g(研为末)。将甘草、砂仁并放入鱼腹内,用线缚好,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炖至鱼熟烂。每日1剂,连服数日。

3.鲤鱼汤(《中医经典食疗大全》):鲤鱼500g,白术15g,白芍15g,茯苓12g,橘皮6g,生姜6g。将四味药布包煎煮,取药液加生姜等佐料煮鲤鱼,食鱼饮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

4.8.2 肝脾血瘀/血鼓

臌胀·肝脾血瘀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of liver and spleen[19])为病证名[20]。又称血鼓[20]、单腹胀(见《血证论·血臌》)。为鼓胀之一[20]。是指肝脾血瘀,以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红丝赤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水,舌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20]

《血证论·血臌》:“血臌之证,胁满,小腹胀满,身上有血丝缕,烦躁漱水,小便赤,大便黑,腹上青筋是也……单腹胀者为血臌。”

血鼓可见于门脉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及某些腹腔内肿瘤并发腹水等病症[20]

4.8.2.1 肝脾血瘀型鼓胀的症状

臌胀·肝脾血瘀证患者腹大坚满,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黯黑,红丝赤缕,面颈胸臂有血痣或蟹爪纹,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水,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舌质紫红或有紫斑,脉细涩或芤[20][20]

《血证论·血臌》:“血臌之证,胁满,小腹胀满,身上有血丝缕,烦躁漱水,小便赤,大便黑,腹上青筋是也……单腹胀者为血臌。”

4.8.2.2 证候分析

肝脾瘀结,络脉滞涩,水气停留:瘀血阻于肝脾脉络之中,隧道不通,致水气内聚,故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瘀热蕴阻下焦,病邪日深,入肾则面色黯黑,入血则面颈胸臂等处出现血痣,手掌赤痕,唇色紫褐。由于水浊聚而不行,故口渴饮水不能下。大便色黑,乃阴络之血外溢。舌紫红或有紫斑,脉象细涩,乃血瘀停滞之征。失血时则见芤脉。[20][20]

4.8.2.3 治法

治宜活血行瘀,健脾利湿[20]

活血化瘀,行气利水[20][20]

4.8.2.4 肝脾血瘀型鼓胀的方药治疗

血鼓可用消瘀荡秽汤,抵当丸,分消汤加当归、芍药、红花、丹皮,去白术、茯苓等治疗[20]。如内热目黄,皮肤黄,宜用茵陈汤合化瘀汤[20]

臌胀·肝脾血瘀证可用调营饮[备注]调营饮(《证治准绳》):莪术、川芎、当归、延胡、赤芍药、瞿麦、大黄、槟榔、陈皮、大腹皮、葶苈、赤伏苓、桑白皮、细辛、官桂、炙甘草、姜、枣、白芷加减治疗。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等以活血化瘀;莪术、延胡索、大黄以散气破血;瞿麦、槟榔、葶苈子、赤苓、桑白皮等以行气利尿。本方为急则治其标之法。如大便色黑,可加参三七、侧柏叶等化瘀止血;如水胀满过甚,脉弦数有力,体质尚好,可任攻逐者,可暂用舟车丸[备注]舟车丸(《景岳全书》引刘河间方):甘遂、芫花、大戟、大黄、黑丑、木香、青皮、陈皮、轻粉、槟榔、十枣汤[备注]十枣汤(《伤寒论》):大戟、芫花、甘遂、大枣以攻逐水气,水气减乃治其瘀,但须时时注意脾胃之气,不可攻伐太过,攻后虽有瘀实之证,宜缓缓消之,或攻补兼施,不能强求速效。如病势恶化,亦可见大量吐血、下血或神志昏迷危候,治按前列各法。[20]

4.8.2.5 肝脾血瘀型鼓胀的饮食疗法
4.8.2.5.1 推荐食材

臌胀·肝脾血瘀证患者建议食用当归、益母草、赤芍、桃仁、泽泻、茯苓、三七、茜草等[20]

4.8.2.5.2 推荐食疗方

[20]

1.益母草煮鸡蛋(《食疗药膳学》):益母草30~60g,鸡蛋2枚。鸡蛋洗净,与益母草加水同煮,熟后剥去蛋壳,入药液中复煮片刻。食蛋饮汤。每天1剂,连用5~7天。

2.当归鲤鱼汤:鲤鱼500g,当归10g。鲤鱼留鳞去内脏,洗净,加水,两味共煮,鱼熟加黄酒、盐、味精,食鱼喝汤。

3.三七茯苓苡仁粥:三七粉3g,茯苓20g,薏苡仁50g,粳米100g。将茯苓、薏苡仁、粳米分别淘洗干净,同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粳米酥烂后调入三七粉,搅拌均匀,再用火煮至沸,即成。每日2次。

4.8.3 寒湿困脾/寒湿凝滞

臌胀·寒湿凝滞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stagnation and congelation of cold-damp[20])是指寒湿凝聚,水湿内停,以腹大坚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腹胀满,得热稍舒,身重头重,畏寒肢肿,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苔白腻而滑,脉濡缓或弦迟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20]

4.8.3.1 寒湿困脾型鼓胀的症状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稍舒,精神困倦,身重头重,怯寒懒动,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滑,脉濡缓或弦迟[20][20][20]

4.8.3.2 证候分析

湿邪困遏,脾阳不振,寒水内停:由于脾阳不振,寒湿停聚,水蓄不行,故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寒水相搏,中阳不运,故脘腹痞胀,得热稍舒。脾为湿困,阳气失于舒展,故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寒湿困脾,兼伤肾阳,水液不行,故小便少,大便溏,下肢浮肿。苔白腻,脉缓均是湿胜阳微之候。[20][20]

4.8.3.3 治法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20][20]

4.8.3.4 寒湿困脾型鼓胀的方药治疗

实脾饮[备注]实脾饮(《严氏济生方》):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厚朴、木香、草果、槟榔、木瓜、生姜、大枣、茯苓为主方。本方振奋脾阳,温运水湿。方中白术、附子、干姜、甘草振奋脾阳,温化水湿;木瓜、大腹皮、茯苓以行气利水;厚朴、木香、草果、大枣以理气健脾燥湿。如水湿过重,可加肉桂、猪苓、泽泻以助膀胱之气化而利小便;如气虚息短者,可酌加黄芪、党参以补肺脾之气;如胁腹痛胀,可加郁金、青皮、砂仁等以理气宽中。[20]

4.8.3.5 寒湿困脾型鼓胀的饮食疗法
4.8.3.5.1 推荐食材

白术、苍术、干姜、白胡椒、草豆蔻、草果、陈皮、茯苓、砂仁、泽泻等[20]

4.8.3.5.2 推荐食疗方

[20]

1.干姜粥(《寿世青编》):干姜、高良姜各3g,粳米50~100g。水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乘温热服。

2.白胡椒炖猪肚(《饮食疗法》):白胡椒10g,猪肚1具。将猪肚反复用水冲洗净,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然后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捞出猪肚,切条装盘,调味佐餐。

3.豆蔻乌骨鸡(《本草纲目》):乌骨母鸡1只(1000g以上),草豆蔻30g,草果2枚。乌骨母鸡宰杀后,去杂毛及肠杂,洗净。将豆蔻、草果烧存性,放人鸡腹内扎定,煮熟,空腹食之。

4.8.4 湿热蕴结/水热蕴结

臌胀·水热蕴结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water-heat[20])是指水湿内停,与热互结,以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20]

4.8.4.1 湿热蕴结型鼓胀的症状

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20][20][20]

4.8.4.2 证候分析

湿热壅盛,蕴结中焦,浊水内停:由于湿热互结,浊水停聚,故腹大坚满,脘腹撑急。湿热上蒸,浊水内停,故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湿热阻于肠胃,故大便秘结或溏垢。湿热下注,气化不利,故小便赤涩。如湿热熏蒸肌肤,则面目皮肤发黄。舌红,苔黄腻灰黑,脉弦数,均为湿热壅盛,病在肝脾之象。[20][20]

4.8.4.3 治法

清热利湿,攻下逐水[20][20]

4.8.4.4 湿热蕴结型鼓胀的方药治疗

清热利湿,宜用中满分消丸[备注]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厚朴、枳实、黄连、黄芩、知母、半夏、陈皮、茯苓、猪苓、泽泻、砂仁、干姜、姜黄、人参、白术、炙甘草合茵陈蒿汤[备注]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蒿、山栀、大黄加减。攻下逐水可暂用舟车丸[备注]舟车丸(《景岳全书》引刘河间方):甘遂、芫花、大戟、大黄、黑丑、木香、青皮、陈皮、轻粉、槟榔,得泄下即止。中满分消丸用黄芩、黄连、知母等以清热化湿;厚朴、枳壳、半夏、陈皮等以理气燥湿;茯苓、猪苓、泽泻等以淡渗利湿。如热重发黄者,可去人参、干姜、或改用茵陈蒿汤加味以清利湿热;如小便赤涩不利者,可加陈胡芦、滑石、蟋蟀粉(另吞服)以行水利窍。[20]

若病势突变,骤然大量吐血、下血,系热迫血溢,症情危急,可用犀角地黄汤[备注]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生地黄、丹皮、芍药加参三七、仙鹤草、地榆炭等以清热凉血,活血止血。[20]

本证又有湿热蒙闭心包,神识昏迷者,亦属危候。如昏迷前烦躁失眠,狂叫不安,逐渐转入昏迷者,证属热入心包,可用安宫牛黄丸[备注]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冰片、珍珠、山栀、雄黄、黄芩、麝香、金箔衣或至宝丹[备注]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朱砂、麝香、安息香、金银箔、犀角、牛黄、琥珀、雄黄、玳瑁、龙脑以清热凉开透窍。如昏迷前静卧嗜睡,语无伦次,转入昏迷者,证属痰湿蒙闭心包,可用苏合香丸[备注]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苏合香油、熏陆香、冰片以芳香温开透窍。本证日久或误治可出现气滞血瘀或湿从寒化,可参照有关病证治疗。[20]

4.8.4.5 湿热蕴结型鼓胀的饮食疗法
4.8.4.5.1 推荐食材

黄花菜、冬瓜、山栀、苍术、厚朴、砂仁、泽泻、车前子等[20]

4.8.4.5.2 推荐食疗方

[20]

1.冬瓜粥(《粥谱》):冬瓜(带皮)100g,粳米100g,嫩姜丝、葱、盐、味精、香油各适量。冬瓜洗净后,削下冬瓜皮(勿丢),把剩下的切成块。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水适量煮粥。米粥半熟时,将冬瓜、冬瓜皮放入锅,再加适量水,继续煮至瓜熟米烂汤稠为度,捞出冬瓜皮不食,入适量姜、葱、盐、味精、香油调味即成。趁温热服,随量食用。

2.茅根赤豆粥(《肘后备急方》):鲜茅根200g(或干茅根50g),赤小豆50g,粳米100g。将鲜茅根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捞去药渣,将除净杂质的赤小豆用水洗净,放在锅中,加水煮至六七成熟,再将淘净的大米倒入一起继续煮粥。分顿一日内食用。

3.黄花菜鲤鱼汤:鲤鱼1条(250g左右),干品黄花菜20g,生姜1片,盐、味精、料酒、食用油各适量。将黄花菜、生姜洗净,鲤鱼留鳞去内脏,洗净。起油锅,煎鲤鱼,入清水适量,放入黄花菜、生姜、料酒各少许。先武火煮沸,改文火炖熟,调入盐、味精即可。随量食用或佐餐。每周可服食3次。

4.8.5 脾肾阳虚

臌胀·脾肾阳虚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20])是指脾肾阳虚,虚寒内生,以腹部胀满,入暮较甚,脘闷纳呆,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腰酸,腹部冷痛,久泻久痢,或完谷不化,或浮肿尿少,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20]

4.8.5.1 脾肾阳虚型臌胀的症状

腹大胀满不舒,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呈㿠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或下肢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质胖,边有齿痕,淡紫,苔白滑,脉沉弦无力[20][20][20]

4.8.5.2 证候分析

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聚:脾肾阳气不运,水寒之气不行,故腹胀大不舒,入暮尤甚。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故脘闷纳呆。阳气不能敷布于内外,故神倦怯寒肢冷。若水湿下注,则下肢浮肿。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故小便短少。面色苍黄或㿠白,均为脾肾阳虚的表现。舌体胖淡紫,脉沉弦无力,均为脾肾阳虚,内有瘀血之象。[20]

4.8.5.3 治法

臌胀·脾肾阳虚证治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20][20]

4.8.5.4 脾肾阳虚型臌胀的方药治疗

臌胀·脾肾阳虚证可用附子理中丸[备注]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炮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合五苓散[备注]五苓散(《伤寒论》):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严氏济生方》肾气丸[备注]《严氏济生方》肾气丸(《严氏济生方》):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炮附子、桂枝、牛膝、车前子等方治疗。偏于脾阳虚的,用于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以温中扶阳,化气行水;如偏于肾阳虚的,用《严氏济生方》肾气丸以温肾化气行水,或与附子理中丸交替服用。[20]

4.8.5.5 脾肾阳虚型臌胀的饮食疗法
4.8.5.5.1 推荐食材

臌胀·脾肾阳虚证患者建议食用干姜、鹿角片、茯苓、泽泻、车前子、黄芪、山药、薏苡仁、扁豆、肉桂等[20]

4.8.5.5.2 推荐食疗方

[20]

1.牛筋黑豆粥:牛筋100~150g(干品需温置于保温器中,冲人开水泡4小时左右至完全发起),黑豆100g,葱花、胡荽、姜丝、盐、味精、鸡精等各少许。先将黑豆用冷水提前浸泡一个晚上,将牛筋切成小块,与黑豆同入锅共煮。武火煮至其开锅沸腾,待粥开锅沸腾后转至文火慢煮至其黏稠,适量放入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最后把葱花、胡荽、姜丝也一起放人,加入少许香油,起锅即可食用。

2.麻辣羊肉炒葱头(《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瘦羊肉200g,葱头100g,生姜10g,素油50g,川椒、辣椒各适量,精盐、味精、黄酒、醋各少许。先将羊肉洗净,切成肉丝;生姜洗净,刮去皮,切成姜丝;葱头洗净,切片。将炒锅置火上,放入素油烧热,投入适量川椒、辣椒,炒焦后捞出;再在炒锅中放入羊肉丝、姜丝、葱头煸炒,加入精盐、味精、黄酒、醋等调味,熟透后收汁,出锅即成。佐餐食用。

3.青虾炒黄瓜:青虾400g,黄瓜25g,葱1棵,盐少许,蛋清、藕粉、油各适量。黄瓜切成短块,葱切段,将蛋清、藕粉加入青虾,充分混合,在热油中将虾仁炒至鲜红为度,黄瓜、葱另炒至变青时,加入鸡汤及调味品,并加入虾子、藕粉勾芡即成。趁热食用。

4.8.6 肝肾阴虚

臌胀·肝肾阴虚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20])是指肝肾阴虚,虚热内扰,以腹大坚满,甚则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唇紫口燥,晕眩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齿鼻有时衄血,小便短赤,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20]

臌胀·阴虚水停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water retention due to yin deficiency[20])是指阴精亏虚,水湿内停,以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20]

4.8.6.1 肝肾阴虚型鼓胀的症状

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晕眩耳鸣,五心烦热,失眠,牙宣出血,鼻时衄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20][20][20]

4.8.6.2 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津液失布,水湿内停:肝肾阴虚,津液不能输布,水液停聚中焦,血瘀不行,故腹胀大,甚者青筋暴露,小便短少,面色晦滞。心烦,失眠,衄血,均为阴虚内热,热伤阳络之象。阴虚津液不能上承,故口燥。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亦是肝肾阴血亏损之象。[20]

4.8.6.3 治法

滋养肝肾,凉血化瘀[20]

滋肾柔肝,养阴利水[20]

4.8.6.4 肝肾阴虚型鼓胀的方药治疗

六味地黄丸[备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诳直诀》):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或一贯煎[备注]一贯煎(《柳洲医话》):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合膈下逐瘀汤[备注]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药、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加减。六味地黄丸重在滋养肝肾。一贯煎养阴柔肝。膈下逐瘀汤重点在于活血化瘀。[20]

如内热口干,舌绛少津,加玄参、石斛、麦冬以清热生津;如腹胀甚,加莱菔子、大腹皮以行气消胀;如兼有潮热、烦躁、失眠,加银柴胡、地骨皮、炒栀子、夜交藤;如小便少,加猪苓、滑石、白茅根,或少加肉桂心以反佐之,以化气行水;如齿鼻衄血,加仙鹤草、鲜茅根之类以凉血止血;如阴虚阳浮,症见耳鸣,面赤颧红,加龟版、鳖甲、牡蛎等以滋阴潜阳。[20]

4.8.6.5 肝肾阴虚型鼓胀的饮食疗法
4.8.6.5.1 推荐食材

白芍、黑豆、罗布麻、芦根、枸杞子、黄花菜、泽泻、益母草等[20]

4.8.6.5.2 推荐食疗方

[20]

1.黑豆鲤鱼汤(《食物与治病》):黑豆60g,鲜鲤鱼500g。将鲤鱼洗净,黑豆淘洗干净浸泡一宿,加清水700mL,武火煮二物沸后,文火煮至黑豆烂。饮汤食肉,每日2次。

2.枸杞银耳羹:枸杞子15g,银耳10g,生麦芽10g。银耳洗净,与枸杞子、麦芽共煮成羹。佐餐食用。

3.黄花猪蹄汤:猪蹄1只,通草10g,黄花菜(干品)10g。猪蹄刮洗干净,放入沸水锅内烫5分钟,捞出;黄花菜洗净备用。猪蹄、通草、黄花菜放入陶锅内,加入清水,旺火烧开后,转用文火炖至猪蹄烂熟,捞起通草、黄花菜,加入调料即成。

4.8.7 脾虚湿困

臌胀·脾虚湿困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20])是指脾虚失运,水湿内停,以腹部胀满,肠鸣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无力,少气懒言,舌淡胖有齿痕,苔薄腻,脉沉弱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20]

4.8.7.1 症状

腹部胀满,肠鸣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无力,少气懒言,舌淡胖有齿痕,苔薄腻,脉沉弱[20]

4.8.7.2 证候分析

脾虚失运,水湿内停[20]

4.8.8 正虚邪恋

臌胀·正虚邪恋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lingering pathogen due to vital qi deficiency[20])是指正气亏虚,痰饮、水湿、瘀血、余热等病邪留滞体内,以腹大胀满不舒,朝宽暮急,神倦懒动,气短声怯,骨瘦如柴,面色苍黄或晄白,或腰膝冷痛,畏寒肢冷,男子阳痿,女子停经; 或五心烦热,肌肤甲错,头晕耳鸣,少寐盗汗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20]

4.8.8.1 症状

腹大胀满不舒,朝宽暮急,神倦懒动,气短声怯,骨瘦如柴,面色苍黄或晄白,或腰膝冷痛,畏寒肢冷,男子阳痿,女子停经; 或五心烦热,肌肤甲错,头晕耳鸣,少寐盗汗[20]

4.8.8.2 证候分析

正气亏虚,痰饮、水湿、瘀血、余热等病邪留滞体内[20]

4.8.9 气鼓

气臌(qi tympanites[20])是指气机郁滞或气虚不行,以腹胀,甚则全身头面肿胀为主要表现的臌胀病[20]。症见胸腹胀满、中空无物、叩之有声[20]

4.8.9.1 气鼓的针灸治疗

选穴:气鼓取膻中、太冲、建里、偏历、气海、足三里等穴为主[20]

随证配穴:便秘加腹结、大横;胁痛加支沟、阳陵泉[20]

4.8.10 水鼓

由水湿内停所致者为水鼓,腹部胀大,按之凹陷,或伴遍身浮肿[20]

4.8.10.1 水鼓的针灸治疗

取穴:水鼓取水分(灸)、脾俞、肾俞、水泉、公孙等穴为主[20]

随证配穴:便溏加上巨虚、天枢;畏寒加灸命门、关元[20]

4.8.11 血鼓

由瘀血阻滞所致者为血鼓,腹大坚硬,青筋暴露,扪之有块,甚者衂血、便血、吐血[20]

4.8.11.1 血鼓的针灸治疗

取穴:血鼓取三阴交、膈俞、期门、章门,石门等穴为主[20]

随证配穴:腹胀加梁门;黄疸加至阳、阳纲;潮热加大椎、太溪[20]

4.8.12 后期病势恶化处理

[20]

鼓胀后期,病势恶化,可见吐血、下血及神志昏迷等危候,治按前列各法。

此外,鼓胀如水邪难退,正虚不甚者,还可酌情选用下列逐水利尿剂:

①牵牛子粉:每次吞服1.5~3克,每天1~2次。

②禹功散:牵牛子120克,小茴香30克,共研细末,每次吞服1.5~3克,每天1~2次。

③甘遂末:每次吞服0.5~1克,装入胶囊,每日吞服1~2次。

前二方药力较缓,第三方药力较猛,用量可以适当增减。全国各地对逐水的方药甚多,兹不备载,可以就地选用。

鼓胀危重者,须积极采用综合治疗[20]

4.9 臌胀患者日常保健

臌胀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注意精神和生活上的调摄。如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肿胀源流》说:“先令却盐味,厚衣衾,断妄想,禁忿怒。”食盐有凝涩助水之弊,临床上一般采用低盐饮食。在尿量特别减少时,给予无盐饮食,待腹胀消除,经过一段时期,酌情逐渐增加食盐量。其次如安心静养,解除顾虑,注意保暖,防止正虚邪袭,发生他变,都非常重要。[20]

4.10 预后

臌胀若病至晚期,腹大如瓮,脉络怒张,脐心突起,便如鸭溏,四肢瘦削者,预后多不良[20]

同时由于病机和正邪盛衰之不同,预后亦有差异[20]

一般说气滞湿阻证,病机主要在肝脾二脏,病程多在早期,正气未衰,及时治疗,预后尚好。

寒湿困脾证和脾肾阳虚证,病机主要在脾肾阳虚,水寒过盛,随着温中健脾,通阳利水的治疗,可以逐渐邪祛正复,由于病机较一致,不失于及时治疗,一般预后亦尚好。

其他如湿热蕴结、肝肾阴虚证,常因病机寒热矛盾,清热、滋阴则助湿,温阳利水则助热;肝脾血瘀证常与他证病机相结合,久则邪盛正衰,较为难治,多预后不良。

后期多因出现吐血、便血或神识昏迷等危候,病情恶化,必须注意及时抢救。

4.11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浊气在上,则生膜胀。”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歧伯对曰: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歧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诸病源候论·水蛊候》:“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黧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

《格致余论·鼓胀论》:“今也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于斯时也,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气化浊血瘀郁而为热。热留而久,气化成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经日,鼓胀是也。”又说:“此病之起,或三五年,或十余年,根深矣。势笃矣,欲求速效,自求祸耳。”又说:“医不察病起虚,急于作效,街能希赏。病者苦于胀急,喜行利药,以求一时之快。不知宽得一日半日,其肿愈甚,病邪甚矣,真气伤矣……制肝补脾,殊为切当。”

《景岳全书·肿胀》:“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鼓。盖酒为水谷之液,血亦水谷之液,酒入中焦,必求同类,故直走血分……故饮酒者身面皆赤,此入血之征,亦散血之征,扰乱一番,而血气能无耗损者,未之有也。第年当少壮,则旋耗旋生,固无所觉,及乎血气渐衰,则所生不偿所耗,而且积伤并至,病斯见矣……其有积渐日久,而成水鼓者,则尤多也。”又说:“此惟不善调摄,而凡七情、劳倦、饮食、房闱,一有过伤,皆能戕贼脏气,以致脾土受亏,转输失职,正气不行,清浊相混,乃成此证。”

《医门法律·胀病论》:“凡有瘕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

《证治要诀·蛊胀》:“蛊与鼓同,以言其急实如鼓,非蛊毒之蛊也。俗谓之膨脝,又谓之蜘蛛病。”

《寓意草·面议何茂倩令嫒病单腹胀脾虚将绝之候》:“……从来肿病,遍身头面俱肿,尚易治,若只单单腹胀,则为难治……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相结聚,牢不可破,实因脾气之衰微所致,而泻脾之药尚敢漫用乎……后人不察,概从攻泻者何耶……其始非不遽消,其后攻之不消矣,其后再攻之如铁石矣。不知者见之,方谓何物邪气,若此之盛。自明者观之,不过为猛药所攻,即以此身之元气,转与此身为难者,实有如驱良民为寇之比……明乎此,则有培养一法,补益元气是也;则有招纳一法,升举阳气是也;则有解散一法,开鬼门,洁净府是也。三法虽不言泻,而泻在其中矣。”

5 关于水肿

水肿(edema[20][20])为病名[20][20]。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20]。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20]。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20]。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20]。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20][20][20]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20]。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20]。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20][20]

详见水肿条。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2.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0.
  6.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7-232.
  7. ^ [7]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8-100.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8.
  9. ^ [9] 柴铁劬主编.灸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0. ^ [10]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90-92.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
  12. ^ [12]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68.
  14. ^ [1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00.
  15. ^ [1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2-197.
  16. ^ [1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1.
  17. ^ [1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3.
  18. ^ [1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4.
  19. ^ [19]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82-85.
  20. ^ [2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