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目录

1 拼音

shǒu zú kǒu bìng

2 英文参考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3 注解

4 英文翻译

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5 疾病别名

发疹性口腔炎

6 疾病分类

感染科

7 疾病概述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又名发疹性水疱口腔炎,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绝大多数HFMD患者预后良好,一般可在5~7d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病毒还可以侵犯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引起脑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症状,个别危重患儿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夏秋季,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HFMD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亦可通过呼吸道传播。HFMD传染性强,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8 疾病描述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9 症状体征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1岁左右幼儿多见,潜伏期2-7天,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有等前驱表现,数日后手.足和口腔发生水疱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具有传染性。

10 疾病病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型(EV)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11 病原学

引起HFMD的主要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A组的4、5、7、9、10、16型,柯萨奇病毒B组的2、5型;部分埃可病毒(ECHO-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组l6型(C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

肠道病毒适合于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与传播。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5%来苏都不能将其杀灭。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或56℃30分钟都能将其灭活。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 ℃可存活1年,在- 20 ℃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12 流行病学

12.1 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因此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HFMD的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患者疱疹液中的病毒含量大,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咽部分泌物的排毒时间可持续1~2周,粪便约3~5周。

12.2 传播途径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粪-口传播途径为主。主要是由于人接触了被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咽部分泌物、疱疹液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感染发病。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或打喷嚏)传染,亦可经由接触病人皮肤水泡的液体而受到感染。在发病前数天,喉咙部位与粪便就可发现病毒,此时即有传染力,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约3~5周,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12.3 人群易感性

人对引起HFMD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隐性感染为主,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约为100:1。由于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型病毒感染产生牢固的免疫力,因此,HFMD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90%以上。而大多数成人可携带病毒但不发病。1岁以内的儿童发生心肌炎、脑炎等重症的比例较1岁以上儿童高。

12.4 流行特征

HFMD是一种全球性常见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导。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8年分离出CA16,1959年国际上正式命名手足口病(HFMD),1972年美国科学家证实EV71也可引起HFMD。此后EV71感染与C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HFMD的主要病原体。

HFMD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HFMD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以夏秋季多见。常从3、4月份增多,9月以后减少。可出现间隔2~3年的周期性流行。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13 病理生理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 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发病前数天 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 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 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 毛巾 手绢 牙杯 玩具 食具 奶具 床上用品 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14 诊断检查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重症病例: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14.1 诊断标准

根据手、足、口等部位典型皮疹即可作出HFMD临床诊断,流行病学接触史有助于诊断,临床诊断病例中符合下列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粪便标本、咽拭子标本病毒分离阳性率远高于对照人群;

2,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或恢复期血清中肠道病毒型特异性中和抗体较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

3,在病变组织中如脑脊液或疱疹液中分离到病毒;

4,自病人血清、脑脊液或疱疹液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体核酸。

14.2 实验室检测

HFMD的实验室检测原则和程序

HFMD的实验室诊断一般是通过采集适当的临床标本后进行病毒分离和病毒鉴定,如果没有采到合适的临床标本,或无法进行病毒分离,也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如中和实验来检测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或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检测病毒的基因组来诊断(见下图:HFMD的实验室诊断流程图)。

很多血清型的肠道病毒能引起HFMD,不同细胞系对不同病毒的敏感性是有所不同的,而不同时期肠道病毒的流行株也不同。通常用于肠道病毒分离的细胞系为RD细胞(对CA16和EV71敏感)、HEp-2细胞(对某些ECHO病毒敏感)等,联合使用上述两种或更多细胞(如Vero细胞)有助于分离到更多的肠道病毒。

使用血清型特异性的中和抗血清进行的中和实验是肠道病毒鉴定的基本方法,如果使用了适当的抗血清,实验结果是比较可靠的。因为肠道病毒包括若干个血清型,通常使用组合抗血清进行鉴定,有些组合抗血清已经商品化。

当无法进行病毒分离或得不到适用于病毒分离用的标本时,血清学检测可以为肠道病毒的感染提供一个间接的证据。一般用急性期血清与恢复期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抗体滴度呈四倍增高证明急性感染。但是,无症状的肠道病毒感染也是常见的,所以对检测结果的解释要慎重一些。

为了提高检测速度,也为了辅助中和实验法进行的毒株鉴定,最近很多实验室都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目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肠道病毒进行定型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要根据检测目的选择使用适用的方法。

检测结果的评价

如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尤其是分离自脑脊液、疱疹液,那么很可能该病毒就是病因病原。当无法进行病毒分离或未分离到病毒时,血清学诊断方法可以作为病毒感染的间接证据。对于难以分离到的肠道病毒,分子生物学方法如RT-PCR是很有用的。肠道病毒有时引起无症状感染,所以实验结果的实际意义应结合临床过程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解释。

HFMD的实验室诊断流程图

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

用于病毒分离的标本包括粪便、咽拭子和疱疹液,如果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可以采集脑脊液标本。临床标本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要避免反复冻融,如果不能确保-20℃的条件,应该在0~8℃运输和保存。标本应冷冻运输,运输时要附有必要的信息,如标本编号、发病日期和标本采集日期。

1,粪便标本

采集病人发病7日内的粪便标本,用于病原检测。粪便标本采集量5~8g/份,采集后立即放入无菌采便管内,4℃暂存立即(12h内)送达实验室,-20℃以下低温冷冻保藏,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70℃冰箱。

2,咽拭子标本

采集病人发病3日内的咽拭子标本,用于病原检测。用专用采样棉签,适度用力拭抹咽后壁和两侧扁桃体部位,应避免触及舌部;迅速将棉签放入装有3~5ml保存液(维持液或生理盐水,推荐使用维持液)的采样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棉签杆,旋紧管盖并密封,以防干燥。4℃暂存立即(12h内)送达实验室,-20℃以下低温冷冻保藏,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70℃冰箱。

3,血清标本

采集急性期(发病0~3d)和恢复期(发病14~30d)双份配对血清用于抗体检测。静脉采集3~5ml全血,置于真空无菌采血管中,自凝后,分离血清,将血清置于-20℃以下冰箱中冷冻保存。

4,疱疹液

在HFMD的实验室诊断中,从疱疹液或脑脊液中分离病毒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同时采集多个疱疹作为一份标本,用消毒针将疱疹挑破用棉签蘸取疱疹液,迅速将棉签放入内装有3~5ml保存液(维持液或生理盐水,推荐使用维持液)的采样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棉签杆,旋紧管盖并密封。所采集标本4℃暂存立即(12h内)送达实验室,-20℃以下低温冷冻保藏,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70℃冰箱。

5,脑脊液标本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例,要采集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和抗体检测。采集时间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3日内,采集量为1.0~2.0ml。采集后立即装入无菌带垫圈的冻存管中,4℃暂存立即(12h内)送达实验室,-20℃以下低温冷冻保藏,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70℃冰箱。

6,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标本采集

选择典型病例所在的托幼机构、或所在村,以新发病例密切接触者为采样对象,采集单份粪便和血清标本。

7,健康对照的标本采集

选择患儿发病所在社区(村)的临近无病例的社区(村)或托幼机构。采集7岁以下的儿童单份粪便和血清标本。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在HFMD的实验室诊断中,从疱疹液或脑脊液中分离病毒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对于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脑脊液中的病毒分离率是大不相同的。用于采集咽拭子的无菌拭子要放在适当的保存液中,如维持液或生理盐水,以防干燥。用于分子生物学诊断的标本采集与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方法一样。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标本应在病例发病后尽早采集,尽快检测。不能立即检测的标本应冷冻保存。对于血清学诊断,急性期血清应该在发病后尽早采集,恢复期血清在发病两周后采集。

15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为主。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就诊、复查进行检测,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复。

16 预后及预防

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应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16.1 中医药预防手足口病参考处方

处方一:白菊花6g,芦根15g,白茅根10g,生甘草6g。

处方二:金银花6g,麦冬10g,生苡仁10g,生甘草6g。

煎煮方法:加清水浸泡30分钟,煎煮20分钟,留取药汁200ml。

服用方法:首次服用连服一周,每日一剂。之后每3日服用一剂,每次服用50ml~100ml,每日2次。

处方剂量以3~7岁幼儿一天预防剂量为标准,其他年龄幼儿可酌情减量服用。集体预防时根据儿童数量计算剂量。而脾虚腹泻的孩子应减量或停用。此外,应该尽量让孩子避免到公共场合活动,居室保持通风。此外,饮食宜清淡,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处方一是偏重于清热解毒,处方二则偏重于清热利湿,如果舌苔发红,则最好用第一个处方;如果舌苔发白、厚腻,就建议用第二个方子。

注:该处方由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公布。

17 特别提示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手足口病患者日常接触,饮用被污染的水均可被传染。患者发病后一般可在一两周内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极少数人可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家庭和托幼机构的传播是本病社会传播的主要机制。迄今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疫苗,亦无物资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本病不发生继发感染的有力措施。

因本病有自限性,除对症治疗外一般不需用抗菌药物,但要口腔内、手、足等处的疱疹破溃时,要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体机构,坚持检诊制度,注意观察幼儿体温,口腔和手、足等处,同时做好日常用具的消毒。

?XML:NAMESPACE PREFIX =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

手足口病患者应隔离治疗至主要症状消失。密切接触病人婴幼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这样可减少发病或减轻症状。医疗单位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实行预诊,分诊或设专门诊室。

18 站外链接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ppt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