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世传真》:序
不佞情亲,其蕴致已可概见。尝为题其小照四幅,颜以“齿德同增”四字,且约他年更续佳话。已而出所辑《寿世传真》一册见视,嘱为叙其首简。余既喜其成书之意与鄙见适合,又嘉鸣峰真能以寿身者寿世,其言尤信而有征也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十二段锦歌
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以上系通身合总行之,要根据次序,不可缺,不可乱。先要记熟此歌,再详看后图及每图详注各诀,自无差错。《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十二段锦第二图
昆仑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叩齿以集身内之神,使不散也。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项,即用两手掌紧掩耳门,暗记鼻息九次,微微呼吸,不宜耳闻有声。《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十二段锦第四图
\r十二段锦第四图\pt149a4.bmp\r微摆撼天柱天柱即后颈。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亦随头左右摇摆,各二十四次。《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十二段锦第六图
p\r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以鼻吸气,闭之,用两掌相搓擦极热,急分两手磨后腰上两边,一面徐徐放气从鼻出。精门,即后腰两边软处。以两热手磨三十六遍,仍收手握固。《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十二段锦第八图
\r十二段锦第八图\pt149a8.bmp\r左右辘轳转曲弯两手,先以左手连肩圆转三十六次,如绞车一般,右手亦如之。此单转辘轳法。《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十二段锦第十图
\r十二段锦第十图\pt149a10.bmp\r低头攀足频以两手向所伸两脚底作力扳之,头低如礼拜状,十二次。仍收手握固,收足盘坐。《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十二段锦第十二图
,将热气运至谷道(即大便处)升上腰间、背脊、后颈、脑后、头顶止,又闭气,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想似发火烧,一身皆热。《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擦面美颜诀
再舔舌上津液于掌,仍磨擦稍热,复擦面上,九十次。(能光泽容颜,不致黑皱)此诀极简易,但于睡醒时稍迟下床,便可行之。起来觉神清气爽,即妙处也。久行,各效俱见。《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六字行功根据式样歌
处手双擎(字要两手如擎物)心呵顶上连叉手(念呵字要叉掌按顶)肾吹抱取膝头平(吹字要两手抱膝坐)脾病呼时须嘬口(念呼字要嘬口)三焦有热卧嘻宁(嘻字要仰面身卧)《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行外功第一合行外功诀歌]六字行功各效验歌
通畅除积热但须六次以嘻之此效常行容易得以上六字,因疾行之,疾愈即止、某处有病,以某字行之,不必俱行,恐伤无病之脏。能根据法行之,实有奇效,故医书道经并载之。《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内联功第二]内联功图
\r内联功图\pt149a15.bmp\r《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内联功第二]内功背面图
\r内功背面图\pt149a17.bmp\r《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第三
形槁体枯,专求草根木叶之药物以活吾命,宁足恃哉。故当于每日起居逐时戒谨,乘间照常行动,则身无过损,而气可日充,精可日蓄,神可日养,疾可自此却,年可自此延矣。《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第三总论精气神]精
膏火将残,更去其油。故《经》语云∶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凡房室之事,火随欲起,煽动精室,虽不泄而精渐离位,若将出而复忍之,则精停蓄,必化脓血成毒。《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第三总论精气神]神
子而操舟,弃主人而奉屋,岂不危哉。昔康仲俊年八十六,极强壮,自言少时读《千字文》即有所解悟,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知谨节,不久劳心疲神,故老而不衰。《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第三总论精气神]一字安心之要
\r图\pt149aa.bmp\r《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知要知忌知伤第四]十要
,故要常搓。津要常咽如前舌功,常取津液满口,声咽之,能宣通百脉,故要常咽。睡要常曲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侧曲。又曰∶睡则气滞于百节,养生家睡宜缩,觉宜伸。《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知要知忌知伤第四]十八伤
藏于肝,哭泣多则肝损目枯,故伤血。多交伤髓人之阳物,百脉贯通,及欲火动而行事,撮一身血髓至于命门,化精以泄。不知节欲,致骨髓枯竭,真阳无寄,如鱼之失水以死。《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春三月
顿去绵衣,渐渐减之。稍寒莫强忍,即仍加服。春夜卧时,间或用热水,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能泄风邪香港脚。三月三日,上巳节,宜临水宴饮,修禊事以祓除不祥。《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秋三月
皆会于背。酷热之后,贪取风凉,此中风之源也。故背宜常暖护之)八月一日,用绢展取百草头上露,拭两目,倍光明。柏树露尤妙。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却疾益人。《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
唐无稽之说,不可殚述。兹则删其繁芜,正其悖谬,就常食习见之物,分类而剖之,确而可信,简而易稽,俾饮之食之者,洞悉其物性,审择其损益,庶有助于养生者之趋避也。《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兽类
诸风)豹肉性平。〔宜〕强气健力。马肉性冷。〔宜〕壮筋骨,治痿痹。〔忌〕发疮疥。春食防瘴毒。驴肉性凉。〔宜〕益劳损。〔忌〕动风。野猪肉性平。〔宜〕治肠风泻血。《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水族类
宜〕清热安痔,利大小便。〔忌〕脾胃虚寒者食之,泻不止。蛏性凉。味咸微甘。入肾经。〔宜〕清热除烦。石决明(似蛏而扁者,治目疾)海蜇性温。味咸。〔宜〕清热软坚。《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瓜类
胆,妇女行乳通经。黄瓜性寒。一名胡瓜。〔宜〕清热解渴,利水道。〔忌〕多食致疟疾。木瓜性温。即香瓜。〔宜〕和胃,滋脾,益肺,止吐,消食,治转筋,除湿痹香港脚。《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杂食类
,就所不爱,以此洁诚,增长善念,愈积善功。此皆奉斋者之所为,不缘畜类,不缘福利,不缘媚悦,内外兼持,克己正志。人能克己,方许持斋,不然,徒成痴妄之人而已矣。《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堤防疾病第七]心脏
主血与脉。所藏者神,所恶者热。面色赤者,心热也。好食苦者,心不足也,怔忡善忘者,心虚也。心有病,舌焦苦、喉干、不知五味,无故烦躁,口生疮、作臭,手心足心热。《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堤防疾病第七]脾脏
甘味入脾。外通窍于口。出汁液为涎。在七情主思虑,在身主肌肉。所藏者志,所恶者湿。面色黄者,脾弱也。好食甜者,脾不足也。脾有病,口淡,不思食,多涎,肌肉消瘦。《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堤防疾病第七]肾脏
者,肾炎也。耳闭耳鸣者,肾虚也。目睛内瞳子昏者,肾亏也。阳事痿而不举者,肾弱也。肾有病,腰中痛,膝冷脚疼或痹,蹲起发昏,体重骨酸,脐下动风牵动,腰低屈难伸。《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
-
《寿世传真》:修养宜护持药物第八
热气,以瓷罐盛之。空心用淡盐汤食一小合。以其曾用鸡汤煮过,早晚宜慎于盖藏,以防蜈蚣也。食完再制。但自此永不可食萝卜。服至半载,须发从内黑出,目明如少,极妙。《寿世传真》清徐文弼公元1644-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