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食物过敏 (最后修订于2020/5/9 12:08:35)[共1001字]
摘要:简介食物过敏是由食物做为致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各家报道相差悬殊,一般认为就诊病人中有食物过敏史者约20~50%,皮肤过敏病人中约65~69%,哮喘病人中约24%,消化系过敏病人约80%。病因和发病机理食物性致敏原绝大部分是完全抗原。致敏原本身或其降解产物与消化道某部分接触,形成抗食物的抗体,当食物再次与消化道接触时,引起消化道局部或消化道外的过敏反应发作(见“过敏反应”条)。按过敏发作距进食时间可分为速发型和缓发型两类。前者发生在2h之内,后者发生在进食2h之后,有时可达24h以后。因过敏症状表现的部位不同可分:①消化道内食物过敏;②消化道外食物过敏;③全身性(或混合性)食物过敏。可表现为常年型、周期型、季节型或间歇型发作。临床表现在消化系上自口唇下至肛门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因病变部位、程度及性质不同有不同表现,主要有唇、舌、颊、咽、食管骤肿、麻木感、舌咽不利、咽部异物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反酸、腹痛腹胀、肛门会阴搔痒、腹泻、粘液便,重者甚至便血。消化道外表现,最多为皮肤症状,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湿疹、紫癜、搔痒等。此外则为呼吸系症状,咳嗽、喷嚏、流涕、憋气、哮喘等......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食物过敏原试验对过敏性紫癜病因分析和治疗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食物过敏原试验对确定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病因和指导饮食控制辅佐治疗HSP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HSP病儿(HSPⅠ组)为研究对象,以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免疫分析法进行体外食物过敏原检测;以45例未行食物过敏原试验的HSP病儿(HSPⅡ组)为对照组,比较不同饮食控制疗法的近期疗效。结果HSPⅠ组血清总IgE阳性率、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
- 研究人员发现食物过敏的可能机制
2006年08月02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14据发表在《胃肠病学杂志》的文章称,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可能引起食物过敏的蛋白,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食物过敏非侵入性检测方法的研究。食物过敏检测是过敏检测中的一大难题,因为不是每一位患者血清内免疫球蛋白E(IgE)都能达到可以检测的水平,特别是那些迟发过敏反应的患者。虽然有许多检测食物及其他物质过敏的方法,包括皮肤测验和血清IgE检测,但是这些方法并不能...
- “食品安全与过敏原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关注食物过敏保护公众健康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联合利华家乐协办的“食品安全与过敏原专家研讨会”于2011年9月2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食品营养与安全方面的知名专家出席会议,通过介绍和交流国内外科学界对过敏原研究的最新近展、过敏原标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过敏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公众解读了过敏原的相关知识。 标示过敏原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 近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频频召回食...
- 34.5食物过敏的诊断
次数,持续时间等特点,与饮食及各种生活习惯的关系,从中发现可颖的致敏食物。速发反应有时症状很急且重,对于这类病人应特别注意,以免在以后的皮试或激发试验时发生意外。考虑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应询问家庭有无过敏病史。症状还会受其他致敏因素的影响,比如在花粉过敏季节会加重或激发对食物的过敏;也受情绪紧张等影响。因此必须反应询问,悼念详尽的资料,考虑各项复杂的因素,加以综合分析,才有可能找出致敏的原因。对下述...
- 34.2食物过敏的原因
34.2食物过敏的原因 食物是引起食物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激发过敏的因素是食物中所含的抗原类物质。但同一抗原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后果,则是个体的反应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34.2.1引起过敏的食物 食物的种类成千上万,致敏性并不相同,其中只有一部分容易引起过敏。同族的食物常具有类似的致敏性,尤以植物性食品更为明显,如对花生过敏的病人常对其他豆科植物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各国家、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
- 34.3食物过敏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34.3食物过敏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34.3.1分类 食物过敏有各种分类方法。可按过敏表现的器官不同而分类,如下段所述。也可根据发病距进食时间的长短而分为速发型和缓发型两类。速发型过敏一般在进食后半小时内即发病。症状明显剧烈,如口唇及上消化道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由于进食后迅即发病,过敏原较易明确,病人自己也常能识别。缓发型则于进食后数小时至数天才发病,引起的症状常常是不典型的慢性症状,如腹泻、食...
- 34.6食物过敏的防治
34.6食物过敏的防治 食物过敏可使用抗组织胺药物、色甘酸钠、激素、中药以及其他一些对症药物疗法,这里不详加讨论,只介绍饮食防治方法如下: 34.6.1避免疗法 从病人饮食中完全免去致敏食物是最有效的方法。当明确找出过敏原后,即应完全停止食用该种食品,例如对牛奶过敏者,应不再食牛奶、奶油蛋糕、冰激凌等一切奶制品。在避免一段时间后,如3~4年,可以进行试食,不少病人可能不再出现过敏症状。这是...
- 美科学家研究发现渐进疗法可以治愈食物过敏
院里待一天,在这一天里病人要进食极少量的鸡蛋粉或脱脂的花生粉。起初,病人吃的食物中含有的花生和鸡蛋的量只相当于一粒花生的1/3000或一只鸡蛋的1/1000。医生会根据情况逐渐加量,直到病人出现一些过敏症状。然后,病人可以回家,但在家里一样每天需要进食小于其过敏承受量的相关食物。每两周,病人的进食量增加一次,最终目标是增加到一个鸡蛋或一粒花生的1/10。两年后,参加实验的7个对鸡蛋过敏的病人中的4...
- 美国倡导开展“家庭脱敏治疗计划”引广泛争议
,开展“家庭脱敏治疗计划”能让更多食物过敏的患儿早日摆脱病魔。成功案例让人兴奋伊丽莎白•怀特在14个月时,轻轻舔了一块花生牛油饼干,几分钟后就气喘吁吁,呼吸困难。急救后发现,她对花生严重过敏。“从此,我们家没有花生、花生油或花生酱。到朋友家吃饭,我们都要为她另备一份食物。”伊丽莎白的母亲说,“直到2004年,她参加了美国杜克大学的那项研究,情况终于开始好转。”按规定,参与试验的人每天要...
- 有效的异位性皮炎治疗会降低患儿父母对食物过敏现象的关注
2005年12月22日JAmAcadDermatol.2005;53(2Suppl2):S214-922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一患有异位性皮炎的儿童存在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现象。许多家长和儿科医生认为,食物是引发湿疹的罪魁祸首,湿疹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还会增加治疗费用及许多不必要的检测。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期进行了一项单盲的临床研究,探讨了异位性皮炎治疗前后,食物过敏与之的相关性。共有23名11岁以下的异...
- 特异性IgG4用于食物过敏原的检测
目的探讨特异性IgG4检测在食物过敏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51例慢性湿疹患者血清中10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4、特异性IgE。结果51名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4阳性35例(68.6%),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45例(88.2%),两者差异显著(P〈0.05)。10组过敏原中,虾、鱼类过敏原特异性IgE检出率显著高于特异性IgG4(P〈0.05)。蛋、牛奶、大豆、猪...
- 健康报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举办第三届全国儿童食物过敏高峰论坛
10月13日至1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在该院科学报告厅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儿童食物过敏及相关疾病高峰论坛,儿科童笑梅主任和北京变态反应学会委员赵京教授分别致开幕词,她们一致肯定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儿童食物过敏诊治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来自北京及外地约3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部分学员还进行了食物过敏相关技术的实地培训。 本次论坛邀请了荷兰学者及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
- 人体食物过敏检测有了新法
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食物过敏检测方法,能通过血液检测一次性对多种过敏原进行检测。相关论文将发表在6月出版的《芯片实验室》杂志上。 食物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因接触到过敏原后所产生的过度反应。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会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或肠胃不适等反应。有些过敏反应还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在5月12日《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bach提出诊断依据是:1.进食特殊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和体征;2.周围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3.组织学证实胃肠道有嗜酸粒细胞增多或浸润。由于不少病例不易作出诊断,临床上凡遇到难以解放的胃肠道症状,有过敏性疾患史,或进食某些食物、摄入某些药物后出现或加重胃肠道症状、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者均应考虑本病之可能。并进行胃肠钡餐造影或内镜检查,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但活检阴性并不能排除本病。【治疗措施】本病...
- 科学家首次确认体内抵抗食物过敏的分子
最新研究确认了一种对于抵抗食物过敏非常重要的分子,这或许将带来新的治疗手段。目前尚没有治疗食物过敏的有效方法,对患者而言唯一的手段是避免特定引起过敏的食物,并保证随身携带可注射的肾上腺激素。由Norwich食物研究所的ClaudioNicoletti博士领导的小组发现,在过敏反应发生过程中,一种被称为Interleukin-12(IL-12)的分子会消失。Nicoletti博士证实,在存在IL-1...
- Science:血细胞类型决定是否食物过敏
有些小孩子可以一手抓一大把的花生,但对其他小孩子来说医科花生就有可能是致命的。最近一项研究揭示了为什么有的小孩子会得食物过敏症状:刚出生时,他们的血液中就具有大量能够引发超敏反应的细胞。过去一段时间内,对差不多6百万食物过敏儿童的大量研究发现:食物过敏症状其实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存在了。通过采集婴儿脐带束中的血液,研究者们对小孩子的免疫系统做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发现:后期产生食物过敏反应的儿童在刚出生...
- 日本发现动物体内抑制食物过敏机制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血液》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一种抑制食物过敏的体内机制。 报告说,如果免疫系统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判断为异物,就会产生抗体,并发动“攻击”,引起食物过敏。然而一般情况下,即使是某些真的异物进入消化系统内,免疫系统也不会发动攻击。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员佐藤克明等人对小鼠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在吸收食物营养的肠黏膜中,名为“树突...
- 日发现动物体内抑制食物过敏机制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血液》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一种抑制食物过敏的体内机制。 报告说,如果免疫系统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判断为异物,就会产生抗体,并发动“攻击”,引起食物过敏。然而一般情况下,即使是某些真的异物进入消化系统内,免疫系统也不会发动攻击。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员佐藤克明等人对小鼠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在吸收食物营养的肠黏膜中,名为“树突...
- 美国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发现预防食物过敏细菌
中新网8月27日电据“中央社26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26日表示,饲养于无菌环境或刚出生时给予抗生素的老鼠,缺乏一种似乎可预防食物过敏的常见肠道细菌。这种称为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a)的细菌,似乎可减少老鼠对花生过敏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希望探究对人类是否也如此。同时,根据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
- 益生菌或可预防对食物过敏
本报讯日前,美国芝加哥大学病理系的研究者发现,向小鼠的胃肠道引入梭菌属细菌能保护这些小鼠不受花生致敏作用的影响,这提示类似的方法可能提供食物过敏的疗法。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消息,为了研究改变的胃肠道细菌对食物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美国芝加哥大学病理系食物过敏教授、资深研究作者纳格勒及其同事诱导了小鼠的食物过敏原致敏。当暴露在花生过敏原中的时候,体内没有定居细菌的无菌小鼠,以及在出生时给予抗生素从...
- 34.4食物过敏的发病机理
34.4食物过敏的发病机理 食物过敏既是变态反应疾病的一种,它的发病机理也与之相同,唯过敏原是来自食物。食物中的过敏原透过肠粘膜,进入机体的淋巴组织与血液循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或特异的淋巴细胞反应,并能与抗体及致敏的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激发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机体随之产生各种不同的生物效应,便是临床表现的各类症状及体征。 根据免疫反应发生的过程及机理的不同,1963年Gell与Co...
- 婴儿期食物过敏的预后研究
2006年01月20日中华儿科杂志2005Vol.43No.10P.777-7817(重庆)为了了解婴儿期食物过敏(FA)的预后及影响因素。研究者对119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食物耐受的累积概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耐受形成的预测因素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鸡蛋、牛奶耐受的累计概率在诊断后1年分别为31%、42%;2年为62%、63%...
- 食物过敏原检测及其应用前景
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备受人们关注,大约3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至少有1次以上对食物不良反应的经历,20%~65%的过敏性肠道综合征和消化不良患者的病因与食物过敏有关。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避免食用过敏的食物,而检测患者对何种食物过敏就显得尤为重要。食物过敏原的研究是检测试剂研发,过敏机制研究的重要基础,现对当前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方法及常见过敏原的研究进展...
- 哮喘病患儿的衣、食有何要求?
孩子患了支气管哮喘后,病发作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平时在家要注意调护,减少引起发作的因素。 首先要引起重视的是饮食问题。食物过敏引起哮喘发作在小儿中较成人多见。特点是:进食某种过敏性食物后,当天可先有腹痛、腹泻等症状,继而发作喘息,有的小儿还同时伴发荨麻疹(俗称风团)。一般这些症状在24小时内都会消退,但如果下次再吃了同样食物,类似的症状又会再次发生。常见的过敏性食物有牛奶、鸡鸭蛋、海鱼、虾...
- 抗敏冲剂治疗食物过敏30例
自2000年以来笔者用自拟抗敏冲剂治疗食物过敏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0岁。均具有食用某种食物过敏的病史,突然发作,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皮肤局限性肿胀,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血清抗体检测有相应食物过敏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分类、嗜酸粒细胞增高。1.2治疗方法抗敏冲剂处方组成:乌蛇...
- 食物过敏和安全性评价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食物过敏和安全性评价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如何建立中国的食物过敏安全评价体系、提高中国的食物过敏研究以及如何加强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会议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中国办事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ILSI健康与环境科学学会、ILSI国际食品生物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承办。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国际生命...
- 研究发现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成分可预防食物过敏
某些人的身体免疫机制会对鸡蛋、小麦和牛奶等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情况严重的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日本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红葡萄酒中含量丰富的白藜芦醇能够预防这种食物过敏。日本山梨大学教授中尾笃人和奥田彻等人,让一组实验鼠食用掺有0.01%白藜芦醇的食物,另一组则食用正常食物。一个月后,他们通过人工操作,使两组实验鼠的免疫系统都对鸡蛋过敏。结果发现,在摄取了白藜芦醇的实验鼠体内,将鸡蛋作为异物的特定...
- 婴儿早期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加食物过敏与哮喘发生的危险性
源于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关于母婴健康调查;该调查在1988年调查了一批孕妇及其新生儿并在1991年纵向随访了该批对象,检查了婴儿的健康情况及疾病状况,并按种族和是否母乳喂养对其进行分层。所有已知与哮喘和食物过敏的因素均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来确认,然后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了超过8000名幼儿,结果显示哮喘和食物过敏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0.5%和4.9%。黑人婴儿早期服用维生素与哮...
- 婴儿早期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加食物过敏与哮喘发生的危险性
源于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关于母婴健康调查;该调查在1988年调查了一批孕妇及其新生儿并在1991年纵向随访了该批对象,检查了婴儿的健康情况及疾病状况,并按种族和是否母乳喂养对其进行分层。所有已知与哮喘和食物过敏的因素均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来确认,然后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本研究共纳入了超过8000名幼儿,结果显示哮喘和食物过敏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0.5%和4.9%。黑人婴儿早期服用维生素与哮喘发...
- 关注食物过敏保健
近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频频召回食品包装未标注过敏原的食品。国外之所以如此关注食物过敏问题,与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密不可分。据统计,每年因食物过敏导致的死亡率在逐年增加。因过敏原问题而危及到健康的事例不胜枚举。会上,来自中华医学会的吕相征博士介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吃了某种食物后,会出现皮疹、呼吸急促或困难、腹泻等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这些症状有可能就是由某种食物带来的食物过敏。从...
- 食物过敏诊治及误诊防范
,占6.92%;鼻塞、流涕喷嚏15例,占9.43%;喉部阻塞、痒4例,占2.51%,休克6例,占3.77%。 1.3.2消化系症状88例,占28.48%,其中唇舌麻木肿胀32例,占36.36%;食物过敏性胃炎(胃部不适、胀气、反酸)24例,占27.27%;食物过敏性肠炎(腹痛、腹泻)32例,占36.36%。 1.3.3消化系与非消化系症状混合表现,62例,占20.06%,其中皮肤瘙痒并腹痛41...
- 研究称某些食物过敏可导致风湿关节炎加重
员在医学杂志《肠胃》上发表文章说,对某些食品过敏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加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此应特别留神。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挪威科学家佩尔·布兰采格和同事在研究中注意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自感所吃食物和病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为确定患者这种感觉是否有根据,布兰采格和同事研究了14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血液和肠液样本。 他们发现,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全身免疫反应和肠胃免疫反应都不正常...
- 食物过敏可导致风湿关节炎加重
挪威研究人员在医学杂志《肠胃》上发表文章说,对某些食品过敏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加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此应特别留神。据报道,挪威科学家佩尔·布兰采格和同事在研究中注意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自感所吃食物和病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为确定患者这种感觉是否有根据,布兰采格和同事研究了14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血液和肠液样本。他们发现,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全身免疫反应和肠胃免疫反应都不正常,其肠胃...
- 挪威科学家发现:食物过敏加重类风湿关节炎
杂志《肠胃》上发表文章说,对某些食品过敏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加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此应特别留神。据路透社日前报道,挪威科学家佩尔•布兰采格和同事在研究中注意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自感所吃食物和病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为确定患者这种感觉是否有根据,布兰采格和同事研究了14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血液和肠液样本。他们发现,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全身免疫反应和肠胃免疫反应都不正常,其...
- 食物IgG抗体检测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2007年03月15日临床儿科杂志2006Vol.24No.10P.800-8028(苏州)为了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者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0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然后按3∶1分别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总IgE和血清IgG4水平。结果40例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有1到6种不等,总阳性率为100...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要不要“忌口”?
“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要不要忌口?”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少病人听说这种病与身体里变态反应有关,因而联想到是不是食物过敏会引起发病或加速病情发展,夏天不敢吃冷饮,平时鱼虾、豆腐、百叶都不碰,以致病人食谱单调,营养不全面,对疾病的好转、康复显然是不利的。 我们的看法是,过去吃过哪些食物曾明显诱发关节发病的,应该“忌口”,除此之外,其他食物都可以吃,要吃得丰富多样,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合理。 类...
- 饮食和关节炎
响是目前许多研究讨论的焦点。早期的动物实验或小范围的人体实验表明,饮食可能会加重或减轻某些关节炎的症状,但这些均未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这些研究的结果都只是实验性的,需要在大范围人群中进行深入的研究。食物过敏对某些食物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加重关节炎的症状。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健康人在发生食物过敏后出现一过性的关节炎症状。部分关节炎患者也会在食物过敏后出现症状的加重。但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
- 饮食和关节炎
响是目前许多研究讨论的焦点。早期的动物实验或小范围的人体实验表明,饮食可能会加重或减轻某些关节炎的症状,但这些均未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这些研究的结果都只是实验性的,需要在大范围人群中进行深入的研究。食物过敏对某些食物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加重关节炎的症状。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健康人在发生食物过敏后出现一过性的关节炎症状。部分关节炎患者也会在食物过敏后出现症状的加重。但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
- 34 食物与过敏--34.1前言
少数人身上引起特殊的不良反应。我国古籍《淮南子》中有“祉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虽有其夸大之处,但我们相信,古代人类在找寻食物与药物的过程中,遇到许多不良反应,除中毒反应外,必然也包括食物过敏在内。我国传统医学中,很早就提出“忌口”以治疗疾病。例如,哮喘应忌海味,皮肤病应忌酒,“发物”可引起某些疾病,这可说是我国人民从长期生活实践中观察到一些食物过敏现象后形成的经验总结。根据近代科学的...
- 金银花水提物对卵清蛋白致敏小鼠的免疫调控作用
γ干扰素(IFN-γ)及血清OVA特异性IgE(OVA-sIgE)水平;RT-PCR测定PLNMC中IL-12p40mRNA表达;足垫肿胀实验检测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H、M组浓度的金银花水提物可缓解过敏小鼠小肠绒毛炎症,减轻肥大细胞聚集和脱颗粒,提高固有层完整肥大细胞比率,减轻过敏小鼠肠道组胺释放,降低过敏小鼠体内IL-4、OVA-sIgE水平及IL-4/IFN-γ比值,抑制PLNMC中IL-12...
- 输注血浆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否认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2讨论本例从病史及治疗过程看,属典型的过敏性休克。其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痒感及呼吸道梗阻症状为首发,随后出现循环系统衰竭症状,由于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患者转危为安。输血或血浆是临床较常用的抢救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的治疗措施之一。输血有可能引起急性或延迟性的同种免疫损害性输血反应,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溶血反...
- 慢性腹泻25例诊治体会
常规化验、便培养加药敏,空腹血糖测定,肝、胆B超。其中经以上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者5例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以上病例确诊为直肠癌2例,结肠息肉3例。肠易激综合征6例,肠道菌群失调4例,慢性菌痢2例,食物过敏4例,糖尿病3例,肝硬化1例。2.2治疗及结果对于确诊为直肠癌2例行手术治疗,结肠息肉3例行结肠镜下息肉摘除,肠易激综合征腹泻给予综合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停用广谱抗生素,口服整肠生,同时给予999药...
- 生物芯片在食品检测中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析的一种快速检测设备。其最大特征在于:高通量、体积小、集成化、信息多。在农产品和食品中,生物芯片的“主角”是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基因芯片在食品安全中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动物疫病病原菌检测、食物过敏原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中承担重要作用。而蛋白质芯片主要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非法添加剂、生物酶素、食物过敏原检测、致病微生物当中。芯片有三大类:一种是低密度芯片,适用于有限目标的,比较具体的日常性...
- 凯西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力,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无腹肌紧张及压痛。墨菲氏征(-),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0.1×109/L,N82.3%。诊断为凯西莱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立刻更换液体、低流量持续吸氧、抗过敏、扩容等抗休克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变化,经及时抢救约30min以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症状消失。继续予保肝、降脂、抗病毒、调节免疫等治疗,一月后出院。 2讨论 凯西莱又叫硫普罗宁,...
- 风湿病和营养有关吗?
炎(减轻体重)等有效外,对一般风湿病无效。但现已发现饮食和风湿病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合理的饮食对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营养失衡对免疫系统的功能会产生影响。许多的研究也探讨了食物过敏和风湿病的相关性,食物成分(如鱼油、夜樱草油)对风湿病的治疗作用及食物排除疗法对风湿病的疗效。现在认为饮食治疗对一部分患者具有缓解症状的作用。一些饮食可导致风湿病的复发或加重。但尚不能证明特殊的饮...
-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局部出现水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出现大小不等的透明水疱,时而有少量淡黄色渗出液流出,局部瘙痒伴轻微疼痛,经涂擦抗过敏药膏后水疱逐渐消失,但局部皮肤仍呈暗红色,每次透析均出现相同表现。2原因分析针对这种现象,经皮肤科会诊,考虑为某种过敏性物质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我们采取排除法来寻找其发生的原因,主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2.1活力碘因水疱出现部位为活力碘消毒范围,故考虑患者可能是对活力碘中的酒精过敏。排除方法:皮肤消毒改活力碘为生理盐...
- 以重症异位性皮炎为表现的Netherton综合征病例报道2例
EurJPediatr.165(9):594-7医学空间(MEDcyber.com)7月27日消息--土耳其的研究人员近期报道了2名4岁的、患重症异位性皮炎的双胞胎姐妹,不仅皮肤表现顽固,且对多种食物过敏。由于患者的血中IgE水平非常高,并同时存在生长发育迟缓、严重的食物过敏和特征性的脆性毛发,因此高度怀疑Netherton综合征(NS)。最终经基因学检查证实患者存在SPINK5基因突变,NS诊断...
- 欧盟科研人员揭示儿童异位性皮炎关键要素
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全额资助,由英国科研人员领导,欧盟多个成员国营养学和医学跨学科科研人员参与组成的欧洲IFAAM研发团队。在研究中发现,母亲食物过敏性体质和新生婴儿脂肪过量,是导致儿童异位性皮炎高风险的关键要素,研究结果已在《过敏与临床免疫学》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 这一新发现,有助于科研人员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对过敏性体质孕妇的日常饮食,进行营养学优化配置,避免过敏性体质孕妇...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怎样一种病?
浸润,常同时伴有周围血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Kaizser于1937年首先作了描述,Cello于1979年统计文献报道不过100例,国内亦有少数病例报告。 本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少数病人有哮喘、食物过敏或有变应性疾病的家族史,但大部分病人并无过敏性病史。 内窥镜检查可见嗜酸粒细胞在胃肠道浸润甚广,可从咽部至直肠,其中以胃和小肠最多见,按浸润范围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 局限型以胃窦部最多见,肉...
- 头孢噻肟钠致严重支气管哮喘1例
度为每分钟15滴。约20min后患儿突然出现呛咳、气喘、呼吸急促,继而出现烦躁不安、颜面发绀、张口呼吸、鼻煽;两肺满布细小哮鸣音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92次/min,心音低钝。考虑为头孢噻肟钠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停止静滴该药,并予以半卧位,给氧,静滴地塞米松,肌注非那根等抗过敏治疗及静滴氨茶碱、静推速尿等对症治疗。约15min后患儿气喘、咳嗽缓解,渐安静,面色转红润。约30min后,双肺哮鸣音及湿...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