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Polypodium lingua Sw.[朗道汉英字典]
folium pyrrosia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yrrosia lingu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yrrosiae,folium[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yrrosiae,herb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apanese felt fern fron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Pyrrosi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hearer’s pyrrosia leaf[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石韦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Bak.) Ching、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或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的干燥叶[2]。
4 拉丁名
Folium Pyrros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shearer's pyrrosia leaf(《中医药学名词(2004)》)
7 来源及产地
水龙骨科植物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或庐山石韦P.sheareri (Bak.)Ching等的叶。前者产长江以南各地,后者主产江西、湖南、贵州、四川。
8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茎长,横走,密生褐色鳞片,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睫毛。叶远生,革质,上面绿色,偶有少数星状毛,有小凹点,下面密生红黄色星状毛,不育叶和能育叶同型或略轿短而阔;能育叶柄长5~10cm,叶片平坦,披针形,长8~18cm,宽2~5cm,下面侧脉略突起,孢子囊群在侧脉间紧密而整齐排列,初为星状毛包被,成熟后露出。
生于岩石或树干上。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15 化学成分
石韦全草含山柰酚、槲皮素、异槲皮素、三叶豆苷、蒽醌类、鞣质、双盖蕨烯(Diploptene)、β-谷甾醇。庐山石韦全草含异杧果苷(Isomangiferin)、延胡索酸、咖啡酸、皂苷等。
17 石韦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Shiwei
PYRROSIAE FOLIUM
17.2 来源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o, sheareri( Bak.)Ching、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Farwell或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昀干燥叶。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和根,晒干或阴于。
17.3 性状
17.3.1 庐山石韦
叶片略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长10~25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耳状偏斜,全缘,边缘常向内卷瞳;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有的侧脉间布满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叶柄具四棱,长10~20cm,直径1.5~3mm,略扭曲,有纵槽。叶片革质。气微,味微涩苦。
17.3.2 石韦
叶片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8~12cm,宽1~3cm。基部楔形,对称。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列紧密而整齐。叶柄长5~10cm,直径约1.5mm。
17.3.3 有柄石韦
叶片多卷曲呈筒状,展平后呈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8cm,宽1~2. 5cm。基部楔形,对称;下表面侧脉不明显,布满孢子囊群。叶柄长3~12cm,直径约1mm。
17.4 鉴别
本品粉末黄棕色。星状毛体部7~12细胞,辐射状排列成上、下两轮,每个细胞呈披针形,顶端急尖,有的表面有纵向或不规则网状纹理;柄部1~9细胞。孢子囊环带细胞,表面观扁长方形。孢子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肾形,外壁具疣状突起。叶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气孔类圆形。纤维长梭形,胞腔内充满红棕色或棕色块状物;
17.5 检查
17.5.1 杂质
不得过3%(附录ⅨA)。
17.5.2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H 第一法)。
17.5.3 总灰分
不得过7.0%(附录ⅨK)。
17.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8.0%。
17.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7.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磷酸溶液(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6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17.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ug的溶液,即得。
1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25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7.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09)不得少于0.20%。
17.8 石韦饮片
17.8.1 炮制
本品呈丝条状。上表面黄绿色或灰褐色.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孢子囊群着生侧脉间或下表面布满孢子囊群。叶全缘。叶片革质。气微,味微涩苦。
17.8.2 鉴别、检查
17.8.3 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7.8.4 性味与归经
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
17.8.5 功能与主治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17.8.6 用法与用量
6~12g。
17.8.7 贮藏
17.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