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科

目录

1 拼音

shí sān kē

2 英文参考

thirteen branches of medicin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hirteen departments of medicine 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hirteen department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十三科是我国古代官方卫生机构的医学分科的合称[1]

元代及明代的大部分时期太医院都将医学分为十三科。

元代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2] 。并规定:诸医人于十三科内,不能精通一科者不得行医。”

明代医学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接骨、伤寒、金镞、按摩、祝由。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十三科又改作十一科,增设了痘疹科,改疮疡为外科,接骨为正骨,去金镞、祝由与按摩等科。[2]

最早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可追溯至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此时的十三科为:大方脉、风科、小方脉、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疮肿、伤折、金疮、书禁。元丰改制后又在嘉祐九科之基础上进行调整仍为九科。因此北宋时医学划分为十三科为时甚暂。

4 大方脉

大方脉专门治疗成年人疾病。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3]

5 小方脉

小方脉是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4]

6 妇人科

妇人科是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的学科。明太医院设有十三科,妇人科为其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5]

7 风科

宋代始设风科。元代医学分十三科,风科是其中之一,专门诊治各种风病,实际上是大方脉(内科)的一个分支。宋、元强调风邪在致病诸因素中的重要性,因而独立设科。[6]

8 产科

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产科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7]

9 眼科

唐代眼科尚未独立,包括于耳目口齿科内;宋代始有眼科之设立;元、明、清等均沿袭有眼科。[8]

10 口齿科

专治口腔牙齿疾病。唐代分九科,内有耳目口齿科(见《旧唐书》)。元代分十三科,口齿科才独立成科(见《元史》)。元代《世医得效方》卷十七便设有口齿兼咽喉科。[9]

11 咽喉科

宋代未独立设咽喉科,元、明代医学分十三科,始独立设咽喉科。[10]

12 伤寒科

伤寒科是专门治疗外感疾患的,类似于现代内科中设置的某些专科。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伤寒为其中之一。[11]

13 正骨

正骨是专门治疗骨、关节、软组织及内脏损伤的一门医学分科。元代官方医学增设了“正骨兼金镞科”,所以《世医得效方》在卷十八有“正骨兼金镞科”一栏。《医宗金鉴》卷九十:“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12]

14 金疮肿科

金疮肿科多属战伤救治的专门学科。周代称金疡,为疡医科治疗内容之一。宋代设金镞兼书禁科。元代始设金疮肿科,明代设金镞科。由于其治疗对象多为箭、剑、刀等武器的创伤,故名。[13]

15 金镞科

金镞科即金疮肿科为明代所设。

16 疮疡科

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专门治疗肿疡、溃疡、金疮等疾患,相当于现在的外科。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疮疡为其中之一。[14]

17 针灸科

针灸疗法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代均设有针灸科。[15]

18 祝由

祝由即祝说病由。是古代以祝祷方法治病的名称。《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属于巫医一类。在古代卫生机构中,多设有该科。[16]

19 禁科

禁科系以迷信方法治病。[17]

20 痘疹科

痘疹科是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明代始独立设科。

21 外科

见宋·伍起予《外科新书》。是研究体表病证的病因、病机、治法为主的专门学科[18] 。1571年明代的十三科改作十一科,疮疡改为外科[18] 。

22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7.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0.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7.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0.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76.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7.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3.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7.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65.
  14. ^ [1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6.
  15. ^ [1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9.
  16. ^ [1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5.
  17. ^ [1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9.
  18. ^ [1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