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性毒剂

目录

1 拼音

shī néng xìng dú jì

2 英文参考

incapacitant,incapacitation agen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失能性毒剂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运动、感觉神经功能障碍,使人暂时丧失思维活动或躯体运动功能的化学毒剂,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死亡或持久性伤害,又称神经毒。[1]

4 失能性毒剂的分类

根据作用部位及中毒特点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

(1)精神失能剂:使人短暂精神失常而丧失战斗能力。华兹、四氢大麻醇类、吩噻嗪类等化合物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麦角酰二乙胺,蟾毒色胺等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2)躯体失能剂:主要引起机体运动障碍,体温失调,血压异常,震颤,暂时性耳聋或失眠,持续呕吐的化合物,如苯眯胺、优托芬、氢化M99等。

5 失能性毒剂中毒

国外已经装备使用的失能性毒剂代表是华兹,化学名为二苯羟乙酸-3-奎宁环酯,为白色或淡黄色无特殊气味的结晶。挥发度小,不溶于水,水解很慢,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也不易分解,与酸作用生成盐则易溶于水。[1]

5.1 毒理作用

华兹加热后形成毒烟染毒空气,经呼吸道吸入,也可通过皮肤吸收。华兹属于抗胆碱化合物,与阿托品、东莨菪碱的药理作用相似,其中毒机制主要是与中枢或周围的毒蕈碱胆碱能受体结合。抑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但华兹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其中枢作用较强。[1]

5.2 临床表现

[1]

急性华兹中毒症状出现的快慢与中毒途径、吸入量及机体功能状态有关, 临床经过一般分为四期:即潜伏期(0.5~1h)、发展期(1~4h)、高峰期(4~12h)、恢复期(12~96h)。

5.2.1 潜伏期

一般为0.5~1h,1h后才出现症状,但皮肤接触后36h才开始出现症状。

5.2.2 临床表现

患者先出现口干、颜面潮红、心跳加快、瞳孔散大、视觉模糊、体温升高、 便秘与尿渚留等周围神经系统症状;继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言语不清、头昏、 眩晕、头痛、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4~12h时症状最严重,严重患者可出现谵妄、抽搐、昏迷。随后症状逐渐减弱至恢复正常,但无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可持续数周。

5.3 实验室检查

对采集到的空气、水、食物、土壤、衣物等染毒样品及患者的早期呕吐物进行华兹鉴定。[1]

5.4 诊断

失能性毒剂中毒的诊断要点为[1] :

1.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出现成批的神经、躯体失能患者。

2.典型的抗胆碱药物中毒的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3.对染毒样品及患者早期呕吐物进行毒剂鉴定。

5.5 治疗

失能性毒剂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

1.中毒者应迅速撤离染毒区,皮肤染毒时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

2.抗毒治疗:

应用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常用的有解毕灵(催醒宁)、催醒安、复苏平(复方)、依色林(毒扁豆碱)等。

(1)解毕灵:肌肉注射。首次剂量10~20mg,维持量5~10mg,效果不明显者0.5~1.5h后重复半量,以后每4h肌肉注射或口服5~10mg,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其毒性为依色林的1/5,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h。

(2)催醒安:静脉注射,常用量为100~200mg。

(3)复苏平:肌肉注射。首次剂量1~2ml,效果不明显时0.5~1.5h后重复半量,以后每2~4h肌肉注射0.5ml,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4)依色林:肌肉注射。首次剂量2~4mg,由于其作用时间仅30min,以后每0.5~1h重复用0.5~1.Omg,症状控制后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

抗毒剂应用不当或过量可引起肌颤、呕吐、流涎、多汗、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拟胆碱能作用,此时应延长给药时间或停药,严重时肌肉注射阿托品。

3.对症治疗:

(1)因抗毒药量不足或膀胱过度充盈而出现躁动,应追加药量或导尿,躁动严重时可用镇静药,如氯丙嗪25mg或安定10~20mg肌肉注射,但禁用巴比妥类及吗啡类药物,因易引起中枢神经抑制。

(2)由于患者不能排汗,体温可骤然升高,大量输液及肌肉注射氯丙嗪可起到降温作用,但若体温持续高于40℃,应迅速酒精擦浴,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物理降温方法。

(3)心动过速,可口服心得安10~20mg。

(4)瞳孔散大时,可用0.1%解毕灵或0.25%依色林溶液滴眼,然后改用0.25%依色林眼膏涂眼。

(5)出现昏迷,应防止呼吸道阻塞,选用适当抗生素防止吸人性肺炎,给予氧气吸入,静注20%甘露醇防止脑水肿,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6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384.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384-38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