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络脉

目录

1 拼音

shí liù luò mài

2 英文参考

sixteen collateral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络即网络,络脉是指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支脉,与经相对[1]。《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加上任脉的络脉(身前)、督脉的络脉(身后)和脾之大络(身侧),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再加上胃之大络,合称十六络脉[2][3][3][4]。出《类经》。

《东垣十书》:“十二大经之别,并任督之别,脾之大络脉别,名曰大包,是为十五络,诸经皆言之。予谓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是知络有十六也。”[5]

络脉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经脉,网络全身组织,运行营卫气血。十二经的络脉起着沟通表里和加强经脉与体表联系的作用,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有通调气血和治疗胸腹、腰背和胁肋部病症的作用。

4 十六络脉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加上任脉的络脉(身前)、督脉的络脉(身后)和脾之大络(身侧),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再加上胃之大络,合称十六络脉,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5][5][5][5]

列缺络─络连手太阴肺经通里络─络连手少阴心经
内关络─络连手厥阴心包经偏历络─络连手阳明大肠经
支正络─络连手太阳小肠经外关络─络连手少阳三焦经
公孙络─络连足太阴脾经大钟络─络连足少阴肾经
蠡沟络─络连足厥阴肝经丰隆络─络连足阳明胃经
飞扬络─络连足太阳膀胱经光明络─络连足少阳胆经
尾翳络─络连任脉长强络─络连督脉
大包络─脾之大络

虚里络—络连手太阴肺经

十六络脉表

本经

络名

部位

邻经

手太阴肺经

列缺

去腕寸半

别走阳明

手少阴心经

通里

去腕一寸

别走太阳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去腕二寸

别走少阳

手太阳小肠经

支正

去腕五寸

内注少阴

手阳明大肠经

偏历

去腕三寸

别人太阴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

去腕二寸

合心主

(厥阴)

足太阳膀胱经

飞阳

去踝七寸

别走少阴

足少阳胆经

光明

去踝五寸

别走厥阴

足阳明胃经

丰隆

去踝八寸

别走太阴

足太阴脾经

公孙

去本节之后一寸

别走阳明

足少阴肾经

大钟

当踝后绕跟

别走太阳

足厥阴肝经

蠡沟

去内踝五寸

别走少阳

任脉

尾翳

(鸠尾)

鸠尾骨下

散于腹

督脉

长强

夹膂上脊骶端

散头上

脾之大络

大包

去渊腋下三寸

布胸胁

胃之大络

虚里

心尖搏动处


5 手太阳络脉十六络脉详述

手太阳络脉原称手太阳之别,又称支正。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自腕关节后5寸处的支正穴分出,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络于肩髃部。其病:实证,关节弛缓,肘部废痿不用;虚证,皮肤赘生小疣。取手太阳络穴支正治疗[6]

5.1 手太阴络脉

手太阴络脉原称手太阴之别,又称列缺。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的分肉间,腕后1.5寸处。一支走向手阳明经脉;一支与本经并行,直入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其病:实证见手掌和腕部灼热;虚证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7]

5.2 手少阳络脉

手少阳络脉原称手少阳之别,又称外关。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手少阳经脉别出的络脉,起于腕关节后2寸处的外关穴,绕行于臂部的外侧,沿本经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会合。本络脉病变:实证见肘关节拘挛;虚证见肘关节弛缓不能收屈。均可取本经络穴外关治疗[8]

5.3 手少阴络脉

手少阴络脉原称手少阴之别,又称通里。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从腕关节后1寸处的通里穴分出,沿本经上行进入心中,再向上联系舌根部,归属于目系(眼后联系于脑的组织)。分支在通里穴处走向手太阳经脉。其病症:实证见胸膈胀满、支撑不适;虚证见不能说话。可取手少阴络穴通里治疗[9]

5.4 手阳明络脉

手阳明络脉原称手阳明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脉自腕关节后3寸处的偏历穴分出,向内侧汇入手太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支脉向上沿臂经肩髃部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根部;另一支脉进入耳中,与聚集在耳部的诸多经脉(宗脉)会合。本络脉病变,实证见龋齿,耳聋;虚证可见齿冷,经气痹阻则胸膈痞闷。均可取手阳明络穴偏历治疗[10]

5.5 手厥阴络脉

手厥阴络脉原称手心主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起于腕关节后2寸的内关穴处,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沿经脉向上连系于心包,散络心系。分支在内关穴处走向手少阳经,以沟通手厥阴、少阳表里两经的联系。其病症:实证见心痛;虚证见心中烦乱。可取手厥阴络穴内关治疗[11]

5.6 足太阳络脉

足太阳络脉原称足太阳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7寸处的飞扬穴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本络脉病变:实证见鼻流清涕、鼻塞、头背疼痛;虚证见鼻流清涕、出血。均可取本经络穴飞扬治疗[12]

5.7 足太阴络脉

足太阴络脉原称足太阴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太阴脾经别出的络脉。自足大趾本节后1寸处的公孙穴分出,一支走向足阳明经以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另一支进入腹腔,与肠胃联络。本络脉病变:实证可见腹中疼痛如绞;虚证可见腹部胀气;气逆就会产生上吐下泻。取本经络穴公孙治疗[13]

5.8 足少阳络脉

足少阳络脉原称足少阳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少阳胆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5寸处的光明穴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再向下络于足背。本络脉病变:实证,足部厥冷;虚证,下肢痿软难以步履,坐而不能立起。均可取本经络穴光明治疗[14]

5.9 足少阴络脉

足少阴络脉原称足少阴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少阴肾经的别出络脉。脉起于大钟穴,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而至足外踝,别行走向足太阳经;另一支与本经并行向上,走于心包下,再向外贯穿腰脊。本络脉病变,脉气厥逆,则心烦胸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15]

5.10 足阳明络脉

足阳明络脉原称足阳明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别出络脉。脉自外踝上8寸处的丰隆穴处分出,走向足太阴经脉以加强表里两经联系;另一支沿胫骨外侧缘向上,联络头项(交会大椎),与行经该处的各经脉气相会,向下绕络于咽喉。其病症:实证可发生癫狂;虚证可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萎缩;气逆可产生咽喉肿痛,突然失音。取本经络穴丰隆治疗[16]

5.11 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络脉原称足厥阴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厥阴肝经别出的络脉。脉自内踝上5寸处的蠡沟穴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部上行到睾丸部,结于阴茎。本络脉若发生病变,脉气厥逆就会引起睾丸肿大,突发性疝气;实证则见强阳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均可取本经络穴蠡沟治疗[17]

5.12 任脉络

任脉络原称任脉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任脉的别出络脉。脉起于尾翳(鸠尾穴),在鸠尾骨(胸骨剑突)下面散布腹部。本络脉发生病变,实证为腹皮痛;虚证则为腹皮瘙痒。均可取本经络穴鸠尾治疗[18]

5.13 督脉络

督脉络原称督脉之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督脉别出的络脉。起于长强穴,挟脊柱两旁肌肉上行至项部,散布头上,复向下行于肩胛的左右,分别走向两侧足太阳经,深入于脊旁肌肉。本络病变,实证可见脊强反折(角弓反张);虚证可见头部沉重,摇晃不宁。可取本经络穴长强治疗[19]

5.14 脾之大络

脾之大络指由脾脏分出之大络脉。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起于大包,在渊腋下3寸,散布于胸胁。本络脉病变,实证遍身疼痛;虚证周身骨节弛纵无力。凡上述病症和有瘀血凝滞症状者,均可取脾之大络的大包穴治疗。[20]

5.15 胃之大络

[21]胃之大络指由胃直接分出的络脉。本络自胃上行,贯穿膈肌,连络于肺,出于虚里(心尖搏动处)。《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虚里即心尖搏动处,相当于左乳根穴。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胃气为本,宗气源于胃气,而虚里则为宗气汇聚之处,虚里的搏动能直接反映胃气盛衰及气血变化。临床上将心跳过甚称为“宗气泄”[22]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6.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8.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7.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0.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2.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4.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7.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0.
  12. ^ [1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4.
  13. ^ [1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7.
  14. ^ [1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1.
  15. ^ [1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3.
  16. ^ [1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6.
  17. ^ [1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3.
  18. ^ [1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9.
  19. ^ [1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06.
  20. ^ [2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8.
  21. ^ [2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0.
  22. ^ [2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