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散

目录

1 拼音

shí hú sǎn

2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石斛散

2.1 处方

石斛45克(去根,锉)巴戟30克(去心)桑螵蛸22克(微炒)菟丝子30克(酒浸三日,曝干,别杵为末)杜仲22克(去粗皮,炙微黄,锉)

2.2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入菟丝末和匀。

2.3 功能主治

治伤寒后肾气虚损,小便余沥,及夜梦失精,阴下湿痒。

2.4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2.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

3 《圣惠》卷二十九

3.1 组成

石斛1两半(去根,锉),黄耆1两(锉),赤芍药3分,桑螵蛸1两(微炒),鸡肶胵1两(微炒),白龙骨3分,人参1两(去芦头),牛膝1两(去苗),麦门冬3分(去心),熟干地黄1两,当归1两。

3.2 主治

虚劳手足烦疼,羸瘦无力,不能饮食,小便数。

3.3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4 《圣惠》卷二十八

4.1 组成

石斛2两(去根,锉),山茱萸1两,五味子半两,萆薢3分(锉),远志半两(去心),桂心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当归3分,白茯苓3分,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4.2 主治

虚劳羸瘦,不能饮食,面色黄黑,手足多冷。

4.3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4.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5 《圣惠》卷十四

5.1 组成

石斛1两半(去根,锉),巴戟1两(去心),桑螵蛸3分(微炒),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杵为末),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赤,锉)。

5.2 主治

肾气虚损,小便余沥,梦遗白浊,阴痒腰背寒痛。伤寒后肾气虚损,小便余沥,及夜梦失精,阴下湿痒。阳气虚惫,小便白淫。男子阴衰,腰背痛苦寒。

5.3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5.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菟丝末和匀。

6 《圣济总录》卷一一○

6.1 组成

石斛(去根)1两,仙灵脾(锉)1两,苍术(米泔浸,切,焙)半两。

6.2 主治

雀目,昼视精明,暮夜昏暗,视不见物。

6.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空心米饮调下,1日2次。

6.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7 《圣惠》卷二十七

7.1 组成

石斛(去根,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丹参1两,牛膝(去苗)1两,侧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心3分,沉香3分,当归3分,羌活3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3分,萆薢(锉)3分,续断半两。

7.2 主治

虚劳偏枯,手足不遂,筋脉拘急,骨节疼痛。

7.3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7.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8 《圣惠》卷七

8.1 组成

石斛1两(去根,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五味子3分,泽泻3分,当归3分(锌,微炒),牛膝3分(去苗),白茯苓3分,沉香3分,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黄耆3两,肉苁蓉1两(酒浸,去皱皮,微炒),茴香子3分,枳实3分(麸炒微黄)。

8.2 主治

膀胱虚冷,两胁胀满,脚胫多疼,腰脊强痛,小便滑数。

8.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8.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9 《普济方》卷二四三引《圣惠》

9.1 别名

内补石斛散

9.2 组成

石斛4两,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独活(去芦头)4两,天门冬(去心,焙)4两,桂(去粗皮)4两,秦艽(去苗上)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人参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干姜(炮)2两,防风(去叉)2两,细辛(去苗叶)2两,杜仲(去粗皮,炒)2两,莽草(炙)2两,当归(锉,焙)4两。

9.3 主治

风痹脚弱,久服汤,虚弱而气未除,手足拘挛痹弱,小腹紧急,不能食、五劳七伤,肾气不足。风湿痹,脚弱拘挛疼痛,不能行,趺踵胀肿。

9.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酒调下,日3夜1。

9.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9.6 附注

内补石斛散(《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10 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九

10.1 组成

甘草1斤,石斛4两,防风4两,苁蓉4两,山茱萸4两,茯苓4两,人参4两,薯蓣4两,桂心3两(为末),牛膝3两(为末),五味子3两(为末),菟丝子3两(为末),巴戟天3两(为末),芎藭3两(为末),生地骨皮(切)1升,丹参2两,胡麻2升(以水2斗,煮取4升,去滓),牛髓3升,生地黄汁1升,生姜汁1升,白蜜3升,生麦门冬汁3升。

10.2 主治

男子风虚劳损,兼时气。

10.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50丸。

10.4 制备方法

上药先煎地黄、地骨皮、胡麻汁减半;纳牛髓,蜜、姜、门冬等汁,微火煎,余8升;下诸药散,和令调匀,纳铜钵中,汤上煎令可丸,为丸如梧桐子大。

10.5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石斛丸”。

11 《圣惠》卷二十六

11.1 组成

石斛1两半(去根,锉),牛膝1两半(去苗),五加皮1两,白术1两,山茱萸1两,天麻1两半,甘草1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薏苡仁1两,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

11.2 主治

肉极,身体津液大泄,为(疒丂)风。若下焦虚极,则脚膝缓弱。

11.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11.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2 《圣惠》卷二十三

12.1 组成

石斛3分(去根,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白术3分,桂心3分,秦艽3分,黄耆3分(锉)。

12.2 主治

风虚汗出不止。肌瘦中风,汗出大多,致成寒中泣出。

12.3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1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3 《妇科玉尺》卷四

13.1 组成

人参、枣仁、茯神、远志、白芍、石斛、麦冬、炙草、五味子。

13.2 主治

产后血虚惊悸。

13.3 用法用量

桂圆汤下。

14 《袖珍》卷三

14.1 组成

柴胡、防风、北五味、黄耆、小草、官桂、白术(麸炒)、石斛、甘草(炙)、茯苓各等分。

14.2 主治

虚盗汗。

14.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15 《外台》卷十六引《古今录验》

15.1 组成

石斛7分,桑螵蛸2分,紫菀2分,干漆(熬)2分(炮),五味子2分(炮),干地黄2分(炮),钟乳(研)2分(炮),远志皮2分(炮),附子2分(炮)。

15.2 主治

男子梦泄精。

15.3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渐渐增至2匕,日3次。

15.4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

15.5 用药禁忌

忌猪肉、冷水、芜荑。

16 《本事》卷二

16.1 组成

石斛4钱(去根,净洗,锉细,酒炒),牛膝(酒浸,水洗,焙干)3钱,柏子仁(去皮,研)3钱,五味子(拣)3钱,远志(去心苗,洗,锉,炒黄色)3钱,木香3钱,杏仁(去皮尖,炒令香熟)3钱,肉苁蓉(酒浸,水洗,焙干)3钱,诃子肉(炮)3钱,青橘皮3钱,柴胡(去苗,净洗)3钱,人参(去芦)3钱,熟地黄(酒洒,9蒸9晒,焙干)3钱,茯苓4钱(去皮),甘草2钱(炙),干姜1钱半(炮),神曲(碎,炒)6钱,麦糵6钱。

16.2 主治

虚劳,羸瘦乏力,少食倦怠,多惊畏。

16.3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米饮调下,1日2-3次。

1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6.5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石斛气味甘平微苦咸,入足厥阴少阴;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胃,能引诸药达于至阴之处;柏子仁气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牛膝气味酸咸平,入肝;远志气味辛温,入手足少阴;木香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五味子气味酸咸微温,入肾;杏仁气味苦辛微温,入肺;肉苁蓉气味咸温,入肾;诃子气味苦温微涩,入手阳明、子足太阴;陈橘皮气味辛温微苦,入手足太阴;柴胡气味辛平,入足少阳;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熟地黄气味甘寒微苦,入肾;甘草气味甘平,入脾,能行十二经络;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神曲气味甘温,入脾胃;糵气味甘平,入脾胃,此因虚劳不复。神倦多惊,以补足三阴之药固其本,佐以清肺平肝、驱除陈腐之药,则病去而元自复矣。

17 《普济方》卷二三二

17.1 组成

石斛6分,山茱萸6分,肉苁蓉6分,牛膝6分,五味子6分,附子4分(炮),远志6分(酒浸,去心),桂心4分,人参6分,茯苓6分,秦艽4分,菟丝子8分(酒渍)。

17.2 主治

男子七伤,面目黄黑,饮食不生肌肉,手足悁疼,少腹里急,小便不利。

17.3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食前以酒送下,早,午、晚各1次。

17.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7.5 用药禁忌

忌猪肉、冷水、生葱、酢物。

18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18.1 组成

石斛(去稍黑者)1两,山茱萸1两,五味子1两,萆薢1两,肉苁蓉(酒洗,去皴皮,切,炙)1两半,远志(去心)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菟丝子1两半(酒浸1宿,别捣),秦艽(去苗土)1两1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

18.2 主治

虚劳腹中拘急,食不生肌肉,面色黑黄,手足疼痛,小便不利。

18.3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腹温酒调下,日午、夜卧再服。

18.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9 《圣惠》卷五十三

19.1 组成

石斛1两(去根,锉),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麦门冬2两(去心,焙),白蒺藜半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3分(炮裂,锉),桂心半两,熟干地黄2两,续断1两,黄耆3分(锉)。

19.2 主治

大渴后,虚乏脚弱,小便数。

19.3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19.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0 《千金》卷十九

20.1 组成

石斛10分,牛膝2分,附子4分,杜仲4分,芍药3分,松脂3分,柏子仁3分,石龙芮泽泻3分,萆薢3分,云母粉3分,防风3分,山茱萸3分,菟丝子3分,细辛3分,桂心3分。

20.2 功效

除风轻身,益气明目,强阴,令人有子,补不足。

20.3 主治

饮酒中大风,露卧湿地,寒从下入,四肢不收,不能自反覆,两肩中疼痛,身重胫急,筋挛不可以行,时寒时热,足腨似刀刺,身不能自任,腰以下冷,子精虚,众脉寒,阴下湿,茎消,令人不乐,恍惚时悲。

20.4 用法用量

上药治下筛,每服方寸匕,酒下,1日2次;亦可为丸,以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酒送下。

20.5 加减

阴不起,倍菟丝子、杜仲;腹中痛,倍芍药;膝中疼,倍牛膝;背痛,倍萆薢;腰中风,倍防风:少气,倍柏子仁;蹶不能行,倍泽泻;随病所在倍3分。

20.6 用药禁忌

忌生冷、油腻、牛肉。

20.7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石斛散专主风虚诸证,故以石斛之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气,久服厚肠为主;佐以细辛,防风、萆薢、泽泻、柏仁、松脂、菟丝、云母,皆祛风逐湿开痹之味,石龙芮为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上峻药,余俱调补肾肝,强阴益精之品,所以能令有子。

20.8 附注

《圣惠》有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巴戟一两。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