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筋

目录

1 拼音

shí èr jīng jīn

2 英文参考

muscle along twelve regular channel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welve sinew channels[中国针灸学辞典]

musculature of twelve meridian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endons of the twelve channel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十二经筋为经络分类名[1]。简称经筋[1]。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指全身筋肉组织附属于十二经脉而分成十二个部分,也是十二经脉在躯体和四肢部与筋肉组织的相互联系[1]。以其分布部位及病候多在“筋肉”,故称“经筋”[2]

十二经筋都起于四肢,终于头身,且都走在较体表的层次,而不连结属接至内脏;故有些经筋气所到之处,并非经脉、经别所能到达的。如行者皮肤表面经筋走到之处,痒痒难耐,此是经筋行走到之功能。

4 十二经筋的分布

十二经筋的分布与十二经脉循行大致相同[2]。起于四肢末端爪甲,结于关节和骨骼,走向躯干,上起于颈项,终止于头面[2]。每遇骨节部位则结于或聚于此,遇胸腹壁或入胸腹腔则散于或布于该部而成片,但与脏腑无属络关系。

阳之筋分布在肢体外侧,阴之筋分布在肢体内侧,但都从四肢末端起始走向躯干,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阳之筋上走头面,阴之筋进入腹腔,但都不入内脏[2]。其中,手三阳经筋都结于额角(角),足三阳经筋都经缺盆上结于颧骨部(頄)和目周围,手三阴经筋并入胸中再结于胸膈部(贲),足三阴经筋都结于阴器[2]

4.1 手太阳经筋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小指上,结于腕背的腕骨部,上行前臂内侧,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髁)后,以手指弹该处(尺神经所在),有酸麻感传至小指上,再上行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行于腋后缘,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之前,结于耳后乳突;由此分出一支进入耳中;直行的从耳后向上至耳上部,再下行结于下颔处,又上行连属目外眦[3]。另一分支从颈部分出,向上经过下颌关节,沿耳廓前向上连属目外眦,上行于前额,结于额角[3]

手太阳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4.2 手太阴经筋

手太阴经筋起于手大指之端,沿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脉外侧,沿臂上行结于肘中,向上经上臂内侧,入腋下,出缺盆(锁骨上窝),结于肩髃前,其上方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结于胸里,散布于膈,与手厥阴经之筋合于膈下,抵于季胁[4]

手太阴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4.3 手少阳经筋

手少阳经筋起于无名指的尺侧端,结于腕背,沿前臂外侧上行结于肘尖,向上绕行上臂外侧,经肩部走至颈,与手太阳经筋结合。其分支从颈部分出,在曲颊处深入,联系于舌根;另一分支上走下颌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达颞部,结于额角[5]

手少阳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4.4 手少阴经筋

手少阴经筋起于手小指内侧,上行结于掌后小指侧豌豆骨,再上行结于肘的内侧,上入腋内,与手太阴经筋交会,伏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下行联系脐部[6]

手少阴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4.5 手阳明经筋

手阳明经筋起于食指的桡侧端,结于腕背桡侧,沿前臂上行结于肘的外侧,上行臑部(上臂外侧)结于肩髃(肩峰端);分支绕过肩胛,挟脊柱两侧;直行的经筋,从肩髃上行至颈;再分支走向面颊,结于鼻旁颧部;其直行一支向上出于手太阳经筋前方,上至左额角,络于头部而下行至右侧下颔[7]

手阳明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4.6 手厥阴经筋

手厥阴经筋起始于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的内侧,结于腋下,从腋下前后挟持两胁[8]。分支进入胸腔,散布胸中,结于膈部[8]

4.7 足太阳经筋

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爪甲的外侧,向上结于外踝,再斜向上结聚于膝部,在足背外侧循行的一支结于足跟,上沿跟腱结于腘部;从外踝分出的一支,结于腨外(腓肠肌部),上行至腘窝内侧缘,与胭部的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向上经躯干挟于脊柱两旁到项部;由此分出一支别入于内,结于舌根;直行的一支从项上结于枕骨,经头顶行到颜面,结于鼻;再由鼻部分出维络上眼睑,形成目上纲,然后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另一支从腋后进入腋下,向上绕行出于缺盆,上结于耳后颞骨乳突;还有一支从缺盆分出,斜向上结于鼻旁颧骨部,与从头巅下行至颧部的分支相会合[9]

足太阳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4.8 足太阴经筋

足太阴经筋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股骨内侧髁与胫骨内侧髁构成的骨突),沿股内侧上行结于髀部,会聚于阴器;再上行至腹部,结聚于脐,沿腹内上行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其行于内的经筋则附于脊旁[10]

足太阴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4.9 足少阳经筋

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足趾端,上结于外踝,沿胫骨外侧面,向上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自外辅骨(腓骨),上走髀外侧,再分两支,前支结于伏兔(股四头肌),后支向上结于尻部(骶骨部);直行者经季胁下空软处与胁肋部,上走至腋前方,横穿膺乳(侧胸部),结聚于缺盆;直行的上出于腋前,穿过缺盆,出行于足太阳经筋之前,绕行耳后,上抵额角,交于巅顶上,再从头顶侧面向下走向下颔,又还向上结聚于颧部,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11]

4.10 足少阴经筋

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之下,入足心,与足太阴经筋并,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侧髁下,再同足太阴经筋并行向上,沿股内侧结于阴器,沿脊旁肌肉(膂)挟脊柱,上行到项部,结于枕骨粗隆,与足太阳的经筋相会合[12]

足少阴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4.11 足阳明经筋

足阳明经筋起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至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髋关节部),再上沿胁部联属于脊;其直行的一支,从足背向上沿胫骨,结于膝部;由此分出的经筋结于外辅骨部,与足少阳经筋合并;直行的沿伏兔(股四头肌)上行,结于髀部而聚会阴器。再向上布于腹部,上行结聚于缺盆,再上颈,挟口,合于鼻旁颧部(頄)[13]。继而下结于鼻,复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维络上眼睑(目上纲),阳明经筋维络下眼睑(目下纲)[13]。另一支从颧部分出,通过颊部,结聚于耳前[13]

足阳明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4.12 足厥阴经筋

足厥阴经筋起于足大趾的上边,上行结聚于内踝前方,再向上沿胫骨内侧面,结于胫骨内髁之下,又沿股内侧上行结于阴器,与到达此处的诸筋相联络[14]

足厥阴经筋(图出《中国针灸学辞典》)

5 十二经筋的作用

十二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完成运动关节和保护关节的功能。

6 手、足三阴阳经筋相结合处

手三阴经筋(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由里侧循行至胸部相互结合;手三阳经筋(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由表侧循行至头角部相互结合;足三阴经筋(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由内侧循行至少腹部相互结合;足三阳经筋(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由外侧循行至面部相互结合。

7 经筋的病变

经筋发病的特点为“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14]。主要表现为掣引、痹痛、弛缓、挛急等。治疗上,寒证可采用“燔针劫刺”局部俞穴;热证以泄阳邪为主。[14]

经筋的病变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筋脉的牵引、拘挛、弛缓、转筋、强直和抽搐等。

手太阳经筋发病可见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引疼痛,耳鸣且痛,目闭良久才能视物,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14]。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14]

手太阴经筋发病,可见循行和结聚的部位产生掣引、转筋、疼痛,重者可成息贲病,胁肋拘急、吐血[14]。治疗可用火针疾刺疾出,以局部取穴为主[14]

手少阳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循行部位掣引、转筋,以及舌卷[14]。治以“燔针劫刺”,以局部取穴为主[14]

手少阴经筋发病,可见胸内拘急,心下积块坚伏名日伏梁;上肢筋有病,肘部牵急屈伸不利;本经筋循行部位掣引、转筋、疼痛[14]。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14]

手阳明经筋发病可见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引疼痛及转筋,肩抬举不得,颈部不能左右转动[14]。治以“燔针劫刺”,以局部取穴为主[14]

手厥阴经筋发病,可见经筋循行所过处掣引疼痛及转筋,以及胸痛,或成息贲病[14]。治以“燔针劫刺”(即火针快速针刺),以局部取穴为主[14]

足太阳经筋发病可见足小趾或足跟掣引疼痛、腘窝部挛急、脊背反张、肩不能抬举、腋部和缺盆牵掣疼痛不能左右活动[14]。治以“燔针劫刺”,以局部取穴为主[14]

足太阴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部疼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扭转疼痛并向上牵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14]。治以“燔针劫刺”,以局部取穴为主[14]

足少阳经筋发病主要是本经筋循行、结聚之处掣引、疼痛、转筋等[14]。治以火针劫刺,以痛为腧[14]

足少阴经筋发病,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症候,并有痫证、抽搐和角弓反张等[14]。背部经筋拘急,身体产生反折不能前俯;腹侧经筋拘急,则身体不能后仰[14]。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病在内的,可局部药物熨贴、按摩、导引以舒筋脉,或饮汤药以养血[14]

足阳明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引、转筋、疼痛,以及疝气、猝发性口角斜。若为寒邪则筋脉拘急目不能合;热则筋肉弛缓目不能开[14]。面颊部筋肉若受寒侵袭,拘急不收,引起口角肌肉偏瘫、歪斜[14]。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14]

足厥阴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牵引内踝前部疼痛,内辅骨部疼痛,大腿内侧疼痛转筋,阳痿或性功能亢进[14]。治宜“燔针劫刺”,以痛为腧[14]

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7.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9.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0.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4.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6.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0.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4.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6.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9.
  12. ^ [1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2.
  13. ^ [1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4.
  14. ^ [1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