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迟缓

目录

1 拼音

shēng cháng chí huǎn

2 英文参考

stunting

3 概述

生长迟缓是指由于膳食的蛋白质或能量、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身高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高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1]

生长迟缓指主要起因于胎、婴、幼儿阶段的膳食蛋白质一能量摄入不足,导致身高(3岁前身长)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高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身高标准参照值,反映了长期膳食营养失衡,是营养不良的一种类型。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6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 4.8%,6~17 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 1.7%。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城乡差异一直较为明显,农村约为城市的 2~3 倍。生长迟缓影响儿童青少年期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出现体能下降、学习表现不佳等,严重时容易导致罹患腹泻、肺炎等疾病,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还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身高,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劳动生产能力。因此,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仍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

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行为或家长喂养不当,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发生发展。中医理论认为,儿童青少年长期食欲不振、厌食、饮食积滞、节食等,造成脾胃运化失调,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1]

4 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判定

2~5 岁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 2 个标准差,6~17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小于或等于相应年龄组、性别生长迟缓界值范围则判定为生长迟缓。

表 2~5 岁儿童年龄别身高的低于 2 个标准差数值(cm)

引自:《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WS/T 423)

表 6~17 岁儿童青少年年龄别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cm)

引自:《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 456)

5 中医对生长迟缓的认识及分型

中医认为儿童“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全而未壮,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食欲不振、厌食、饮食积滞、挑食、偏食、节食等问题,易出现受纳、腐熟、精微化生转输等方面的异常。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儿童青少年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需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保障;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的功能,直接关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肾有赖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脾胃和肾功能强弱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密切相关。[1]

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如下[1]

5.1 脾胃气虚证

乏力,食欲不振,食后易腹胀,头晕,易困倦,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舌苔白,脉弱。

5.2 脾虚肺弱证

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大便不成形,短气,易出汗,易感冒,舌淡,舌苔白,脉细弱。

5.3 脾虚湿困证

食少,胃部胀满不适,大便不成形,嘴里发黏,身体沉重感,懒言少动,舌淡红,舌苔厚,脉濡。

5.4 脾胃虚寒证

胃部经常感觉凉、有痛感,吃寒凉东西后更加明显,腹胀,呕吐,食少,大便不成形,或经常拉肚子,乏力,易出现身体消瘦,舌淡,舌苔白,脉虚缓。

5.5 脾胃阴虚证

唇燥口干,易口渴,嘴里感觉没滋味,食欲差,饭量逐渐减少,大便干不容易排出,舌红,舌苔少,或没有舌苔,脉细数。

5.6 肾阳虚证

身材瘦小,体寒,怕冷,手脚凉,夜尿频多,白天易没有精神,后背感觉凉,大便稀或经常拉肚子,舌淡,舌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5.7 肾阴虚证

身材瘦小,易疲乏无力,耳鸣,易口舌干燥,咽干,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舌红,舌苔少,脉细数。

6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Z].2023-1-1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