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部分切除术

目录

1 拼音

shèn bù fēn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参考

partial nephrectomy

3 手术名称

肾部分切除术

4 别名

部分肾切除术;肾脏部分切除术;部分肾脏切除术;heminephrectomy

5 分类

小儿外科/肾脏疾病的手术

泌尿外科/肾脏手术/肾结核病的手术治疗

6 ICD编码

55.4

55.4 01

7 概述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腹后壁腹膜的后方,紧贴于腹后壁。右肾因肝右叶的影响,比左肾约低1~2cm。肾的位置可因体型、性别和年龄而异,年龄越小,位置越低,新生儿肾的下极可达髂嵴水平。

肾脏的后上部与膈肌相邻,并借膈肌和胸膜腔的肋膈窦及第11、12肋相邻。进行肾脏手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胸膜造成气胸。两肾上端都有肾上腺覆盖。肾的前方左右不同,右肾上部贴肝右叶,下部与结肠右曲相邻,内侧缘与十二指肠降部紧邻,无腹膜相隔。右肾静脉短,右肾内侧与下腔静脉相邻。右侧肾脏手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下腔静脉及十二指肠。左肾上部与胃底及脾相邻,中部前方有胰尾横过,下部与空肠及结肠左曲相邻(图12.21.5-0-1~12.21.5-0-3)。

经腰部切口进行肾脏手术,须了解腰背筋膜及其周围的解剖关系。腰背筋膜分浅、深两层,浅层较厚,覆盖骶棘肌的浅面,其后方为下后锯肌和背阔肌;深层位于骶棘肌深面,腰方肌浅面,其上部增厚,形成腰肋韧带,剪断后可使第12肋活动度增加,便于显露肾脏。腰肋韧带的深部有胸膜反折,靠内侧切开腰肋韧带时须注意勿伤及胸膜。腰背筋膜深、浅两层在骶棘肌外侧融合,形成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肌腱。

8 关于肾结核

肾结核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结核病中占首位,而其原发病灶几乎都在肺部。根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20~40岁发病者占70.9%~83.1%。肾结核为血源性感染,因而双侧同时感染机会较多,但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一侧病变可能表现严重,而对侧病变发展缓慢。如果病人机体抵抗力降低,病情迅速发展,可能表现为双侧病变,约占10%。大多数病人对侧轻度病变能自行愈合,所见之肾结核为单侧性。其左右侧发病率几乎相等。而病变损害多倾向于肾脏的 两极。早期为结核结节,与其他组织结核病变并无差异,此种结节中央部分常发生干酪样坏死,周围为结核性肉芽组织。病灶90%在肾皮质,且逐渐扩大、融合,进一步发展,在肾乳头处破溃,进而蔓延到肾盂、肾盏粘膜。通过肾盏、肾盂向远处扩展,或者细菌经由肾脏淋巴管扩散到肾脏其他部分或全部肾脏,即为临床肾结核。病变进展过程中,如果病人抗结核免疫力较强,即成纤维化或伴钙盐沉着。如果成为干酪样变,溃疡形成则遗留结核性空洞,这种空洞可能为局灶性(图7.2.5.2-0-1A、B)。也可蔓及全肾成为结核性脓肾。由于结核尿的污染,输尿管粘膜、粘膜下层或输尿管全层发生浸润溃疡及纤维化;病变累及输尿管局部,则腔内粗糙不平,管腔粗细不匀,波及输尿管全程则成为1条僵直的索条,管腔可能被阻塞,加速肾脏破坏。倘若肾脏完全被毁坏,无尿分泌,此时亦无结核菌进入膀胱,这种肾脏大多有钙化区域,或充满干酪样物质。此谓“自家肾截除”。病变蔓延到膀胱,初期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结核结节或溃疡。临床上出现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如果病变进一步侵及肌层,造成组织纤维化,膀胱失去伸缩力,容量减少,形成膀胱挛缩。重则穿透膀胱壁,形成膀胱阴道瘘或膀胱直肠瘘。膀胱结核性病变可累及健侧输尿管口,导致肾和输尿管积水,重则发生肾功能损害。

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以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及腰痛为主。确诊主要依据尿液的结核菌检查、膀胱镜检查及肾盂造影等(图7.2.5.2-0-2~7.2.5.2-0-5)。肾结核的内科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结核药物,其用药原则是联合运用,持续足够疗程。多选用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其疗效好,毒性小,近年来,由于利福平(rifampicin)、乙胺丁醇(ethambutol)疗效较高,毒性较小也被列入首选药物。疗程一般在12个月以内,即应用利福平及乙胺丁醇的两期疗法(开始强化阶段,随后巩固阶段),早期小型病变常能治愈,即使较大病灶,有时也能起到稳定病情的作用,作为术前准备。肾结核的手术治疗是清除病灶和缩短治疗时间。根据病变范围、器官受累毁坏程度施行肾结核病灶清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肾及输尿管全切术、对侧肾积水手术治疗及挛缩膀胱的手术治疗等。近年来,肾结核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9 适应证

1.局限于一极或一个肾盏,而肾盏的漏斗管狭窄,不可能自行排出的肾结石。

2.肾良性肿瘤或囊肿。

3.局部肾盏积水或肾积脓。

4.局限于一极的肾盏结核,只有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2年无效后,或应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抗药性或不能耐受,以及病灶转变为密闭时,才考虑作肾部分切除术。

10 禁忌症

1.肾之一极结核性病变,尚未经过长期、系统的抗结核治疗者。

2.孤肾病变切除部分估计超过全肾的2/5体积,残肾部分有可能不能维持生理需要者,或无保留价值者。

3.全身播散性结核未获得控制,全身情况不良者。

4.同侧输尿管或膀胱已明显结核浸润者。

11 术前准备

1.经过正规药物抗结核治疗再施行肾部分切除术。

2.纠正贫血,改善体质。

3.这一类手术的失血量有时可超过一般肾切除术,因此备血量应在1000ml左右。

4.近年来常用肾局部降温法延长肾血运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由30分钟延长至1~2小时,而不致引起肾实质损害,有利于进行复杂手术,避免全身降温时引起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和凝血机理紊乱等。采用此法时,术前应备数千毫升冰冷至0~7℃的生理盐水。

12 麻醉

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13 手术步骤

1.体位 侧卧位。

2.显露 一般采用经第11肋间显露途径。

3.分离肾脏 与肾切除术完全相同。

4.肾血管的分离和控制 仔细分离肾门处的脂肪组织,显露肾动脉与肾静脉。用心耳钳轻轻暂时夹住肾蒂血管,最好单夹肾动脉,控制出血[图1-1]。

5.肾部分切除 在肾包膜下注射0.25%普鲁卡因,使肾包膜隆起,然后在肾极边缘横行切开肾包膜并向两旁剥离,显露需切除的平面。平切有病变的肾脏。在肾盂旁可遇较大的时间血管,需用蚊式止血钳一一钳夹、结扎[图1-2、3]。

6.引流、缝合 冲洗肾盂后,用普通细肠线缝合肾盂肾盏的断缘[图1-4]。开放夹住肾蒂血管的心耳钳,如有出血,应随即再夹住,并将出血点缝扎止血[图1-5]。断面渗血可用止血粉,明胶海绵或病人的脂肪填于肾实质断面压迫止血。待移去心耳钳不再有活动出血后,将两侧剥离的肾包膜重叠缝合于肾断面上[图1-6]。将余肾放回原位,并将肾包膜与附近腰肌缝合做肾固定术,以防肾扭转。肾断面附近置香烟引流。

14 手术图解

1-1 用心耳钳控制肾蒂血管

1-2 剥离肾包膜,切除病极

1-3 结扎切面血管

1-4 缝合肾盂

1-5 开放心耳钳,断面缝扎止血

1-6 重叠缝合肾包膜

图1 肾部分切除术

15 术中注意事项

1.肾蒂血管阻断时间不应超过30~40分钟,以免造成肾损害。但也可利用肾局部降温法,延长阻断时间至2小时以内。方法是将肾脏显露后放入0℃~7℃的生理盐水中浸泡数分钟,等肾皮质温度降至20℃左右后撤去盐水,阻断肾动脉。

2.为防止形成尿漏,术前必须通过肾盂明确肾盂连接部有无梗阻;术中应该防止在肾盂内凝结血块,并在缝合肾盂、肾盏壁之前先予清除;肾盂壁应尽早缝合。

3.为了防止出血,必须在断面彻底止血,观察证明可靠后才可移去肾蒂心耳钳。

4.假双肾施行半肾切除时,因两肾的血管和输尿管可以是分别的,也可以来自一个总干,分离肾脏后必须辨认清楚,以免损伤健半肾的血管和输尿管。

5.当一侧肾脏已被切除或不存在,而又需为另一侧肾脏施行肾部分切除术时,应尽量多保留肾组织,至少需保留仅存肾的3/5,才能维持肾功能。

6.术前与术中必须准确地判断肾切除平面 肾盂造影常不能显示病变范围,必须在术中探查,始可确定。如结核病灶未完全切除,则可能导致结核复发或尿瘘。更不可过于广泛切除,以损失尚可保存的肾组织,也有可能损伤肾动脉后段分支而引起大块肾组织缺血,造成肾功能完全丧失,这对孤立肾或双肾结核采用此术式时,极为重要。肾部分切除术的切口及手术完成后示意图(图7.2.5.2-1,7.2.5.2-2)。

7.肾结核病变常使肾盏受累,肾盏漏斗部瘢痕收缩,其扩张积脓的肾盏,使肾实质变形,肾盂牵拉变位,影响了邻近其他组肾盏引流导致积水。当将患部切除减压后,常可恢复无病变肾盏的引流。当肾上极结核病灶切除后,注意剪除残留的肾乳头,并于盏颈部缝合关闭,以免形成尿瘘(图7.2.5.2-3~7.2.5.2-5)。

8.肾部分切除术后,肾断面以肾周脂肪敷盖,局部用链霉素结晶,手术部需留置橡皮管引流。

16 术后处理

1.使用3种抗结核药物,用药时限可达1~2年。

2.如果同时并存生殖系结核病变,应同时做相应处理。

3.女性病人在病情稳定,药物治疗期内避免妊娠。

4.营养状况差、体质瘦弱者,应加强支持疗法,给予适当的多种维生素及其他药物,或静脉输注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

5.橡皮管引流于术后3~5d无分泌物时拔除。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

17 并发症及处理

17.1 1.肾周皮肤结核性瘘

多由于手术操作过程中切口污染,肾脏创面渗出物并发感染所致。经过局部处理或换药,多能愈合。一旦窦道形成则应手术切除。

17.2 2.继发性出血

由于手术粗暴清除脓腔,造成创面渗血或小血管破裂出血。一般多能自行停止;无法控制的出血,尚需再次手术止血或消除血肿。

17.3 3.肾周脓肿

由于脓肿脓液溢漏肾周,肾创面大量渗出的物质积聚极易导致肾周感染,或局限后形成脓肿,多出现腰痛、长期低热、消瘦、食欲不振等,患侧肌紧张、压痛或触及肿物,应及时切开引流。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