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马兰

目录

1 拼音

shān mǎ lán

2 《中医大辞典》·山马兰

山马兰为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的红管药之别名[1]

2.1 别名

山白菊、田边菊、山马兰、八月霜[2]

2.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三褶脉马兰Aster ageratiodes Turcz.的全草。分布几遍全国[2]

2.3 性味

苦、辛,凉[2]

2.4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祛痰止咳,凉血止血,解毒[2]

1.治风热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肝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泌尿系感染,鼻衄。煎服:15~60g[2]

2.捣敷治疗疮肿毒,蛇虫咬伤,外伤出血[2]

2.5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黄酮类,从中分离出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芸香苷、山柰酚及其3-鼠李糖葡萄糖苷等。根含皂苷[2]

2.6 药理作用

煎剂及所含黄酮在动物试验中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及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小鼠甲状腺对131碘的积聚和增加甲状腺的活力,提高肌体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变形和痢疾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

3 《中华本草》·山马兰

3.1 拼音名

Shān Mǎ Lán

3.2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马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imeris lautureana (Debx.) Kitam. [Boltonia lautureana Debx.]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3.3 原形态

山马兰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单生或2-3个簇生,具沟纹,被白色向上的糙毛,上部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厚或近革质。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6cm,稀9cm,宽0.5-2cm,稀至4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渐狭,有疏齿或羽状浅裂,两面疏被短糙毛或无毛;分枝上的叶条状披针形,全缘。头状花序单生于分枝顶端且排成伞房状,直径2-3.5cm;总苞半球形,径10-14mm;总苞片3层,外层较短,长椭圆形,内层倒披针状长椭圆形,长5-6mm,宽2-3mm,边缘膜质,有睫毛;舌状花淡蓝色,长1.5-2cm,宽2-3mm,管部长约1.8mm;管状花黄色,长约4mm。瘦果倒卵形,长3-4mm,贡约2mm,扁平,淡褐色,疏被短柔毛,有浅色边肋或偶呈三棱形;冠毛淡红色,长0.5-1mm。

3.4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山坡、草原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山东、江苏、河南。

3.5 性味

味苦;性寒

3.6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主感冒发热;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疮疖肿毒;乳腺炎;外伤出血。

3.7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3.8 摘录

《中华本草》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