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shàng yíng xiāng
2 英文参考
EX-HN8[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àngyíngxiā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HN8[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上迎香为经外奇穴名(shàngyíngxiāng EX-HN8)[1][2]。出《银海精微》 。别名鼻通、鼻穿、穿鼻[3]。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1]。有清利鼻窍,通络止痛的作用。
4 拼音
shàngyíngxiāng
5 代号
EX-HN8
6 上迎香穴的别名
鼻通(《常用新医疗法手册》)
鼻穿(《奇穴治疗诀》)
7 出处
8 上迎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迎香穴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1][4]。
上迎香穴位于面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翼沟上端处。正坐仰靠取之[2]。
上迎香穴位置缺如,近代定位于鼻骨下凹陷中,当鼻唇沟上端尽处[3]。
经外奇穴——上迎香的位置
经外奇穴——上迎香的位置
9 上迎香穴取穴方法
仰靠坐位。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上迎香穴位于面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翼沟上端处,正坐仰靠取之[2]。
快速取穴:沿鼻侧鼻唇沟向上推,上端尽头凹陷处即是上迎香穴[6]。
10 上迎香穴穴位解剖
上迎香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鼻翼肌。分布有眶下神经,滑车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颊支和内眦动、静脉。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下神经和滑车下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和面动脉分支分布[4]。
布有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和面动、静脉[3]。
11 上迎香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迎香穴具有清利鼻窍,通络止痛的功效。
12 上迎香穴主治病证
上迎香穴主治鼻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部疮疖,鼻窦炎,鼻塞、鼻中癔肉,过敏性鼻炎,暴发火眼,迎风流泪、感冒头痛等。
上迎香穴主治头痛、鼻塞、鼻中癔肉、暴发火眼、迎风流泪、鼻炎、鼻旁窦炎等[2]。
上迎香穴主治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鼻瘜肉,烂弦火眼,感冒头痛等[3]。
其他病:头痛[5]。
13 上迎香穴的配伍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针尖向内上方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放散至鼻额眼球部[5]。
14.2 灸法
15 上迎香穴的配伍
上迎香配印堂、合谷、肺俞,有宣通鼻窍的作用,主治鼻塞,鼻渊。
上迎香配鱼腰、睛明、攒竹、太阳,治目赤肿痛[5]。
上迎香配迎香、天府、肝俞,治眼目流泪[5]。
上迎香配上星、印堂、合谷,治慢性鼻炎[5]。
16 特效按摩
经常按摩上迎香穴,可明显改善鼻部炎症、不辨气味的状况[6]。
17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9.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
- ^ [4]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2.
- ^ [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0.
- ^ [6]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古籍中的上迎香
- 《奇效简便良方》:[卷四痈疽疮毒]膝馒头内外对生疮
牛穿鼻针(北方系以绳穿鼻绳亦可用,惟须用入鼻处),灰存性,细末《奇效简便良方》...
- 《麻科活人全书》:[卷之三]鼻通多涕鼻干无涕第五十六
芩、赤茯苓、连翘治之。或更加桑白皮、杏仁治之。以上数症。总皆要气血通畅。虽凶可救。医家须宜详察施治...
- 《疡医大全》:[卷三十七急救部]救自刎门主论
矣。初刎时,气未绝,身未冷,急用丝线缝合刀口,掺上桃花散,多掺为要。急以棉纸四五层,盖刀口药上,以...
- 《奇效简便良方》:[卷三胎产]产后口噤
牛穿鼻木(不拘多少),烧炭研末,砂糖调服。(牛穿鼻绳亦可,并治伤寒口噤)《奇效简便良方》...
-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牛
日内者∶用牛口草绞汁灌之。(《圣惠》)鼻(音卷。穿鼻绳木也)【主治】木∶主小儿痫(《别录》)。治消渴...
- 更多古籍中的上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