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脉

目录

1 拼音

sān shí mài

2 英文参考

thirty pulse condition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三十脉为三十种脉象的合称。出滑寿所著的《诊家枢要》。包括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缓、滑、涩、长、短、大、小、紧、弱、动、伏、促、结、芤、革、濡、牢、疾、细、代、散脉。[1]

4 浮脉·三十脉

浮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位浮浅,轻取即得。《脉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主病在表。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多见于感冒,某些急性热病初期。某些久病阳气虚损者,也可见浮大无力的脉象[2]

5 沉脉·三十脉

沉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位低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3]。《脉经》:“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

6 迟脉·三十脉

迟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4]。《脉经》:“呼吸三至,去来极迟。”多见于寒证。《脉诀汇辨》:“其所主病,与沉脉大约相同,但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迟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

7 数脉·三十脉

数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急速,一息五至以上。《脉经》:“数脉来去促急。”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5]

8 虚脉·三十脉

虚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软而无力,寻按呈空虚感[6]。《脉经》:“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脉诀汇辨》:“虚合四形,浮、大、迟、软。”

9 实脉·三十脉

实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三部脉举按皆有力[7]。《脉经》:“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幅幅然。”主实证。《校正图注脉诀》:“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10 洪脉·三十脉

洪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诀汇辨》:“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多主热邪盛。热病伤阴,阴虚于内,阳盛于外,则脉亦洪,但应指有力。[8]

11 微脉·三十脉

微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细小而软,似有似无,欲绝非绝。《医学入门》:“微似蛛丝容易断。”主阴阳气血诸虚。可见于休克、虚脱或慢性虚弱病症病后元气大虚等。[9]

12 弦脉·三十脉

弦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端直而长,指下挺然,如按琴弦。《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端直以长,故日弦。”多见于痛证、风证、痰饮,以及高血压、肝胆疾患等。[10]

13 缓脉·三十脉

缓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一息四至,来去怠缓。若脉来和缓均匀,为平脉;若脉来弛缓松懈为病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11]。《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三指禅》将脉分为二十七种,并“以缓为极平脉,余二十六为病脉,定清缓脉,方可定诸病脉,精熟缓脉,即可以知诸病脉,脉之有缓,犹权度之有定平星也。”

14 滑脉·三十脉

滑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12]。《脉经》:“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主痰饮、食积、实热等证。又主妊娠,健康人亦可见。

15 涩脉·三十脉

涩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主血少伤精,津液亏损,或气滞血瘀。可见于贫血、心功能不全等病症[13]

16 长脉·三十脉

长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长超过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长竿。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旺[14]。《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若长而弦硬,按之有牵绳感,则属邪正俱盛的实证,可见于实热内结或热盛动风等。《濒湖脉学》:“长主有余,气逆火盛。”

17 短脉·三十脉

短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波幅较短,不能满于寸口,应指在关部较明显,而寸、尺部均有不足之感,主气病。短而有力主气郁,短而无力主气损[15]。《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短则气病。”

18 大脉·三十脉

大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16]。《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大则病进。”《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19 紧脉·三十脉

紧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绷紧,状如车绳转索,多见于寒邪、痛证、宿食[17]。《濒湖脉学》:“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20 弱脉·三十脉

弱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细软而沉,柔弱无力。见于气血不足的虚证[18]。《四诊抉微》:“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多惊多汗精神减。”

21 动脉·三十脉

动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搏动部位较局限,节律不匀。见于惊恐及痛证[19]。《脉经》:“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

22 伏脉·三十脉

伏脉为脉象之一种,此脉象脉来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见于邪闭、厥证、剧痛[20] 。

23 促脉·三十脉

促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急促有力而呈不规则间歇。《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主阳盛热实,血气痰食停滞,亦主肿痛[21]。《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阳盛则促,脉疾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诊家正眼》:“促因火亢,亦因物停。”

24 结脉·三十脉

结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迟缓而呈不规则间歇[22]。《脉经》:“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主阴盛气结,气壅痰滞,积聚癥瘕。《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阴盛则结,脉徐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诊家正眼》:“结属阴寒,亦由凝质。”

25 革脉·三十脉

革脉为脉象之一。《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后世一般认为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者为牢脉。主亡血失精[23]

26 濡脉·三十脉

濡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浮小而无力,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脉经》:“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脉诀汇辨》:“濡者,即软之象也。必在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多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留滞之证[24]

27 牢脉·三十脉

牢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似沉似伏,重按实而弦长。主阴寒积聚,如癥瘕、痞块、疝气等[25]。《脉诀汇辨》引沈氏语:“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实大弦长,牢之体也。牢脉不可混于沉脉、伏脉,须细辨耳。沉脉如绵裹砂,内刚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脉非推寻至骨,不见其形。在于牢脉,既实大,才重按之便满指有力,以此为别耳。”《濒湖脉学》:“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

28 疾脉·三十脉

疾脉为脉象之一,又称极脉。此脉象脉来急速,较数脉尤甚,成人一息七八至。《脉诀汇辨》:“六至以上,脉有两称,或名曰疾,或名曰极,总是急速之脉,数之甚者也。”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见于急性热病,虚损劳伤者,多是危重证候。如孕妇无病见此脉,则为临产脉象,称离经脉[26]

29 细脉·三十脉

细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27]。《素间·脉要精微论》:“细则气少。”

30 代脉·三十脉

代脉为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诊家正眼》:“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乃动。”主脏气衰弱。多见于心脏疾患、惊恐、跌打重证。个别孕妇接近分娩时亦可出现[28]

31 散脉·三十脉

散脉为无根的脉象之一,此脉象脉浮散不聚,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中按渐空,重按则无。《脉经》:“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主元气离散,见于病情垂危阶段[29]

32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27.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6.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72.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2.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27.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3.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9.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0.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3.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00.
  14. ^ [1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9.
  15. ^ [1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32.
  16. ^ [1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
  17. ^ [1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20.
  18. ^ [1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08.
  19. ^ [1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8.
  20. ^ [2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6.
  21. ^ [2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59.
  22. ^ [2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63.
  23. ^ [2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69.
  24. ^ [2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2.
  25. ^ [2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30.
  26. ^ [2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1.
  27. ^ [2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44.
  28. ^ [2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7.
  29. ^ [2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7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