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蛾

中医学 中医病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耳鼻喉科学

1 拼音

rǔ é

2 英文参考

nippled mot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onsillit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乳蛾(nippled moth tonsillitis[1])为病名[2][3]。是指以发热咽痛喉核红肿胀大,形如蚕蛾,或表面呈黄白色脓血,或喉核肿大、质硬、暗红等为主要表现的喉核疾病。发于一侧者为单乳蛾,发于两侧者为双乳蛾。见《幼科金针》、吴崑针方六集》。乳蛾又名蛾子乳鹅单双肉蛾

4 症状

扁桃体一侧或两侧红肿疼痛,表面见有黄白色脓点的病证。发于咽喉两侧之喉核,或左或右,或两侧均见,有红肿疼痛。发于一侧者名单蛾,发于两侧者名双蛾,以其形如蛾腹而得名。其症喉核一侧或两侧红肿疼痛,其表面可见黄白色之脓性分泌物,口臭便秘舌苔厚腻,汤水难咽,身发寒热,发病急骤者日急乳蛾。相当于现代医学扁桃体炎”。

5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肺,上逆搏结于喉;或平素过食辛辣之品,脾胃蕴热,热毒上攻;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脏腑虚损虚火上炎等引起。

6 辨证分型

常见证型有:

6.1 风热外感

证见咽喉疼痛逐渐加剧,吞咽不便,有干燥灼热感,伴发热恶寒口渴咳嗽有痰,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6.2 ②肺胃实热

证见咽部疼痛剧烈,痛连耳根及颌下,喉核表面或有黄白色脓点,高热口渴引饮,咳痰黄稠,口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6.3 虚火上炎

证见咽部干燥不适,微痒,微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颧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7 分型治疗

7.1 方药

若蛾如乳头,不甚疼痛,感寒易发,病难速愈者,曰石蛾,相当于慢性扁桃体炎

属肺胃热壅者,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用清咽利膈汤加减。

痰浊肝火者,宜清热涤痰,用指迷茯苓丸加减;属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幼科金针》:“治乳蛾,儿小者,用针微刺出血,吹冰硼散,服清咽利膈汤。”此外,板蓝根土牛膝根、七叶一枝花均可选用。

7.2 针灸治疗

少商点刺出血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4.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44.

治疗乳蛾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乳蛾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乳蛾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