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lipom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lesh tumo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lipom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sarcoma[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caraeus tumor[朗道汉英字典]
polypus carnosus[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肉瘤(flesh tumor;lipoma)为病名[1]。属瘤的一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是指以皮下肿块,大小不一,按之稍软,皮色不变,无痛为主要表现的瘤[2]。为最常见的良牲肿瘤。
《外科正宗》:“肉瘤者,软若绵,肿似馒,皮色不变,不紧不宽。”
6 肉瘤的诊断
肉瘤常见于成年人,好发于肩、颈、背、肩胛间、臀部、前臂等处。
肿块多为单个,少数病人为多发,大小不一,呈扁平团块状,或分叶状,瘤体质地柔软似棉,外观肿形似馒,用力可以压扁,推之可以移动,与皮肤无粘连,瘤体表面皮肤如常,亦无疼痛。生长缓慢,长到一定程度后可自行停止生长而固定不变。另有一种多发性肉瘤,常发生于四肢、胸或腹部皮下,呈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质地较一般肉瘤略硬,压之有轻度疼痛。
7 肉瘤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湿痰凝结
7.1.1.1 症状
肿块多为单个,少数为多发性,大小不一,瘤体柔软如棉,推之可移动,皮色不变,生长缓慢。
7.1.1.2 辨证分析
脾失健运,饮食人胃不能生化津液,湿痰内生,气郁凝结而为瘤;有气郁而无血瘀,故瘤体柔软如棉,推之可移,皮色不变。
7.1.1.3 治法
7.1.1.4 方药治疗
二陈汤加减。
7.1.2 脾虚痰凝
肉瘤·脾虚痰凝证(flesh tumor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phlegm coagulation)是指脾虚痰凝,以瘤体较大,软如绵,基底宽大,无触痛,甚至喜温喜按,常伴面色萎黄,精神疲倦,气短懒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缓弱为常见症的肉瘤证候。
7.1.3 肝郁痰凝
肉瘤·肝郁痰凝证(flesh tumor with pattern of liver depression and phlegm coagulation)是指肝郁痰凝,以瘤体小,常为多发性,质地稍硬,轻度触痛,常伴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为常见症的肉瘤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