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骨端

目录

1 拼音

qǔ gǔ duān

2 英文参考

Hénggǔ KI11[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曲骨端为经穴别名,即横骨(穴)[1]。出《针灸资生经》。

穴位横骨
汉语拼音Henggu
罗马拼音Hengku
美国英译名Horizontal Bone
各国代号中国KI11
日本11
法国莫兰特氏R11
富耶氏R11
德国N11
英国K11
美国Ki11

横骨为经穴名(Hénggǔ KI11)[2]。出《脉经》。别名下极[3]。属足少阴肾经[3]。横骨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3]。横骨为耻骨之古称,此穴在横骨上缘,故名横骨[3]。横骨穴主治前阴,肝肾及少腹等疾患:如小便淋沥,遗精,阳痿,疝气偏坠,遗尿,癃闭,经闭,少腹痛,脱肛,腰痛,少腹胀痛,小便不利,疝气,阴痛,少腹胀,尿闭,睾丸肿痛,尿失禁,现代又多用横骨穴治疗肠疝痛,膀胱痉挛,膀胱麻痹,尿道炎,性功能减退,尿道炎,尿潴留,睾丸炎,盆腔炎,附件炎,闭经,月经不调,角膜炎等。

4 横骨穴的别名

下极(《针灸甲乙经》),屈骨(《备急千金要方》),髓空(《经穴汇解》),下横(《神灸经纶》),曲骨端(《针灸资生经》)。

5 出处

《脉经》: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针横骨、关元泻之。

6 穴名解

横骨为耻骨之古称,此穴在横骨上缘,故名横骨[3]

7 特异性

横骨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8 所属部位

下腹部[4]

9 曲骨端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横骨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5]

横骨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5]

横骨穴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5]。另说在脐下4.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5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5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

横骨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横骨穴在下腹的位置

横骨穴在下腹的位置(肌肉)

横骨穴在下腹的位置(内脏)

横骨穴在下腹的位置

10 曲骨端穴的取法

横骨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5]

仰卧位,当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6]

11 曲骨端穴穴位解剖

横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锥状肌、腹直肌、腹股沟镰(联合腱)、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腹壁下动脉,阴部外动脉。分布着髂腹下神经的分支。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分布。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可分为脂性层和纤维层。两者在中线附着于腹白线,两侧向下,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附着在股前区的阔筋膜,但在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间的浅筋膜纤维层与阴囊(阴唇)、会阴浅筋膜相连。脂性层的个体差异与性别差异较大。两层之间有皮神经、浅静脉等经过。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在耻骨结节上3厘米处,穿腹外斜肌腱膜,布于耻骨区的皮肤。其腹腔内对应器官是膀胱、小肠、乙头结肠下端。空虚的膀胱,其顶部不应超出耻骨联合上缘。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锥状肌→腹直肌[6]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7]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髂腹下神经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肋下神经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支分布[7]

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并有腹壁下动脉及阴部外动脉通过[7]

12 曲骨端穴的功效与作用

横骨穴有益肾填精的作用[7]

横骨穴具有益肾助阳,调理下焦的功效。

横骨穴系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调补肝肾之功,与任脉之曲骨平,其所治症,为小腹满、目赤、小便不通、阴器下纵引痛、五脏虚竭等症[8]

13 曲骨端穴主治病证

横骨穴主治前阴,肝肾及少腹等疾患:如小便淋沥,遗精,阳痿,疝气偏坠,遗尿,癃闭,经闭,少腹痛,脱肛,腰痛,少腹胀痛,小便不利,疝气,阴痛,少腹胀,尿闭,睾丸肿痛,尿失禁,现代又多用横骨穴治疗肠疝痛,膀胱痉挛,膀胱麻痹,尿道炎,性功能减退,尿道炎,尿潴留,睾丸炎,盆腔炎,附件炎,闭经,月经不调,角膜炎等。

横骨穴主治前阴、肝肾及少腹等疾患,如小便淋沥、遗精、阳痿、疝气偏坠、遗尿、癃闭、经闭、少腹痛、脱肛、腰痛等[8]

横骨穴主治少腹胀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利、疝气[8]

横骨穴主治阳痿,遗精;疝气,阴痛,遗尿,小便不利;少腹痛[8]

横骨穴主治少腹胀,小便不利,遗尿,尿闭,阳痿,遗精,疝气,睾丸肿痛,尿失禁等[8]

现代又多用横骨穴治疗肠疝痛、膀胱痉挛或麻痹、尿道炎、性功能减退等[8]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道炎,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睾丸炎;

2. 妇产科系统疾病:盆腔炎,附件炎,闭经,月经不调;

3. 其它:角膜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8][8]。本穴内为膀胱,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8]

直刺1~1.5寸[8][8],局部有酸胀感[8],可扩散至小腹及外生殖器部[8]

注意:横骨穴针刺前排空小便,并缓慢下针,以免刺伤膀胱[8]

14.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曲骨端穴的配伍

横骨配阴陵泉、三阴交,有清下焦,利湿热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尿道炎。

横骨配肾俞、关元,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

横骨配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治闭经[8]

横骨配中极、三阴交,治遗尿[8]

横骨配支沟、足三里、命门,治大便难[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少腹痛,溺难,阴下纵,横骨主之。

《外台秘要》:阴下纵,卵中痛。

《备急千金要方》:脱肛历年不愈,灸横骨百壮。

《针灸大成》:主五淋,小便不通,阴器下纵引痛,小腹满,目赤痛从内眦始,五脏虚竭,失精。

《席弘赋》:气滞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17 曲骨端穴研究进展

17.1 对膀胱的调节作用

对膀胱功能的调节作用:据报道对膀胱张力紧张者,能使张力降低,对膀胱张力松驰者,能使张力增高。并能使逼尿肌、肛门括约肌的肌电活动增加。

以泻法针刺中极、横骨穴,既可使紧张性膀胱张力降低,又可使弛缓性张力增高[8]

17.2 用于针麻

用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针麻,可减轻切皮时的疼痛反应[8]

17.3 对逼尿肌、肛门括约肌的影响

针刺横骨穴,能使逼尿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增强,有助于恢复大小便的随意控制能力[8]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7.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2.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3.
  8. ^ [8]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