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scorpio[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orp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orpio(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corp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4 拉丁名
Scorpio(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scorpion(《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全虫、蝎子。
9 功能主治
1.治惊风,癫痫,抽搐痉挛,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破伤风,偏正头痛,风湿痹痛,淋巴结结核。内服:煎汤,2.4~4.5g;研末,0.6~0.9g。
2.治疮疡肿毒,研末调敷。
全蝎为眼科常用平肝熄风药,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10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12 药理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全蝎有抗惊厥作用,也可使清醒动物产生镇静。全蝎浸剂及煎剂可显著而持久地降低犬、兔的血压。蝎毒可使呼吸麻痹。蝎毒等还可抗癫痫。全蝎提取物还可抗血栓形成、抗肿瘤等。本品有一定毒性。
13 全蝎中毒
全蝎又名蝎子、全虫、主簿虫、杜白、渴沙、茯背虫等[3]。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含有蝎毒素,是一种类似蛇毒的毒性蛋白,还含有蝎酸钠盐、甜菜碱三甲胺等。药理作用有抗痉厥,抗癫痫,抗肿瘤,抗血栓,镇痛,镇静,拟胆碱作用,拟肾上腺素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所含蝎毒是一种类似蛇毒的神经素。
13.1 不良反应机制
所含蝎毒是一种类似蛇毒的神经素,明显地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直接抑制心脏活动,并能减低肾上腺素的增压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有溶血作用;还可产生过敏反应。
13.2 临床表现
大剂量或误服可产生中毒,中毒潜伏期为1~4h,中毒量为30~60g。出现头晕、头痛、血压升高、心慌、心悸、恶心、呕吐、肺、胃肠等多个器官出血,烦躁不安,四肢强直性痉挛,严重时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惊厥,昏迷,呼吸抑制,最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人被全蝎蜇伤后,伤口有剧痛,局部肿胀、发黑、水泡、脓包和坏死,局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恶心、呕吐、流涎、缓脉等症状,严重的呼吸困难、昏迷、呼吸中枢麻痹。
13.3 治疗要点
1.被蜇伤者:伤口用1:5000的高锰酸钾或3%的氨水洗涤,伤口局部注射3%依米丁1ml,或麻黄碱0.5ml,皮下注射,可止痛及中和毒素。
2.口服中毒后,尽早洗胃,用硫酸镁导泻或服用药用炭,静脉输液,给予5%的葡萄糖盐水加维生素C 2.5g静滴,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毒物排出。给予硫酸阿托品肌注, 并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静注。严重时,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然后静脉推注异丙嗪、维生素C注射液,并口服巯甲丙脯酸,防治低血压、肺水肿及心肌损伤。
14 全蝎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Quanxie
SCORPIO
14.2 来源
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14.3 性状
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螫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成。
14.4 鉴别
本品粉末黄棕色或淡棕色。体壁碎片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格样纹理,表面密布细小颗粒,可见毛窝、细小网孔和淡棕色或近无色的瘤状突起;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刚毛红棕色,多碎断,先端锐尖或钝圆,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横纹肌纤维多碎断,明带较暗带宽,明带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
14.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14.6 全蝎饮片
14.6.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14.6.2 性状、鉴别、浸出物
同药材。
14.6.3 性味与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
14.6.4 功能与主治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14.6.5 用法与用量
3~6g。
14.6.6 注意
孕妇禁用。
14.6.7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14.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