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类中风证之一·气中
气中(qi parapoplexy[1])为病证名。又称中气[1][2]。是指七情气结,或怒动肝气,气逆上行,以突然仆倒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手足拘挛,但口内无痰涎声等为常见症的类中风[1]。类中风证之一种[2]。
4.1 病因病机
多由七情气结,或怒动肝气,气逆上行所致[2]。
4.2 症状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论诸风气中:“因事激挫忿怒而不得宣泄,逆气上行,忽然仆倒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手足拘挛,其状与中风无异,但口内无涎声。此证只是中气,不可妄投取涎发汗等药,反生他病。但可与七气汤,分解其气,散其壅结。”
4.3 治疗
《医宗必读·类中风》:“但风中身温,气中身冷,……急以苏合香丸灌之,候醒,以八味顺气散加香附,或木香调气散。”
5 经外奇穴名·气中
气中为经外奇穴名[3][2]。出《医学纲目》。亦称气冲[2]。
5.1 标准定位
位于脐下1.5寸,腹中线旁开1.5寸处,左右计2穴[3]。
5.2 功能主治
主治妇人血弱气喘,腹痛肠鸣[2]。
5.3 刺灸法
5.3.1 刺法
直刺1~2寸[2]。
5.3.2 灸法
可灸[3]。
6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0.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2.
治疗气中的穴位
- 本池
吞咽困难,口燥舌干,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梅核气,中风失语,咳嗽,气喘,食不化,瘿气,舌下肿,哑,舌...
- 廉泉
吞咽困难,口燥舌干,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梅核气,中风失语,咳嗽,气喘,食不化,瘿气,舌下肿,哑,舌...
- 外膝眼
膝眼(《备急千金要方》)。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犊鼻二穴。穴...
- 气原
述:气原为经穴别名,即中极穴。出《针灸甲乙经》。中极为经穴名(ZhōngjíCV3,RN3)。出《...
- 气鱼
述:气鱼为经穴别名,即中极穴。出《黄帝虾蟆经》。中极为经穴名(ZhōngjíCV3,RN3)。出《...
- 更多治疗气中的穴位
治疗气中的方剂
- 大金牙酒
金牙专辟瘴疠毒风、鬼疰、恶气,而汤液罕用,惟酒散中间有用之者。侧、附、天雄辟除阴毒,桂心、石南、萆...
- 健儿消食口服液
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3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
- 温经活络丹
川芎2两,独活2两,滴乳香5钱,没药5钱。主治:气中血滞,血中气滞,经络隧道不通,筋骨关节疼痛,内伤...
- 止红肠辟丸
试液(12:6:3:3:0.5)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
- 灰皂散
功能主治:有腐蚀性作用,能使痔核发生干性坏死。主中、后期能脱出肛外的内痔。用法用量:用时先取石灰粉...
- 更多治疗气中的方剂
治疗气中的中成药
- 澳泰乐颗粒
醚(3: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
- 骨仙片
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
- 复芪止汗颗粒
于1.0mg。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敛汗。用于气虚不固,多汗,倦怠,乏力。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
- 健儿消食口服液
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3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
- 止红肠辟丸
试液(12:6:3:3:0.5)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
- 更多治疗气中的中成药
气中相关药物
- 阿昔洛韦颗粒
的药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经粪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气中含微量药物。血透6小时约清除血中60%的药物。腹...
- 阿昔洛韦注射液
的药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经粪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气中含微量药物。血透6小时约清除血中60%的药物。腹...
- 碘化油咀嚼片
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者。4.本品不宜久露于光线和空气中,析出游离碘后色泽变棕或棕褐色者不可再使用。【孕...
- 水合氯醛
】本品为白色或无色透明的结晶;有刺激性特臭,在空气中渐渐挥发。【药理毒理】本品为催眠药、抗惊厥药。催...
- 注射用阿昔洛韦
的药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经粪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气中含微量药物。血液透析6小时约清除血中60%的药物...
- 更多气中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气中
- 《杂病广要》:诸气病
证,收在《虚劳》中。故此门所揭,专系情志所滞,而气中与郁证亦连类及之。九气七气阴阳虽大,未离乎气,故...
- 《杂病广要》:[外因类]中风
辨,仅存其梗概而已。源因总说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从其乡来者,人...
- 《本草述钩元》:[卷八芳草部]蓬莪术
味苦辛温。阳中之阴。降也。入足厥阴肝经气分。能破气中之血。主治一切气。破癖冷气。并霍乱冷气。吐酸水。...
- 《灵素节注类编》:[卷六诸风病证]虚邪贼风、虚风贼邪
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速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
- 《杂病心法要诀》:[卷一]类中风总括
当归、鹿茸,名曰生脉补精也。木香调气饮木香调气实气中,暴怒气逆噤昏痰,风浮肢温气沉冷,木藿砂蔻草丁檀...
- 更多古籍中的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