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子菌病

目录

1 拼音

qiú bāo zǐ jun1 bìng

2 英文参考

San Joaquin Valley fever

coccidioidomycosis

3 注解

4 疾病别名

山谷热,球孢子菌肉芽肿,球孢子菌性肉芽肿,沙漠风湿病,coccidioidalgranuloma,desert fever,desert rheumatism,San Joaquin Valley disease

5 疾病代码

ICD:B38

6 疾病分类

感染科

7 疾病概述

球孢子菌病是由粗球孢子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或播散性疾病,后者有时又称球孢子菌肉芽肿。大多数病例是由呼吸道吸入含有本菌的灰尘而受染,或因外伤后接触本菌污染而发病。动物如牛、驴、马、羊和狗皆可受染。

8 疾病描述

本病是由粗球孢子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或播散性疾病,后者有时又称球孢子菌肉芽肿。

9 症状体征

1.原发性球孢子菌病 球孢子菌主要侵犯肺、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骨关节、内脏及脑。根据病菌侵入途径、发病部位及转归,临床上可出现两种情况:

①原发性球孢子菌病:60%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是球孢子菌素皮试阳性。部分患者可有临床症状,受染后约经2 周的潜伏期,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咳嗽、低热、盗汗、头痛、脓痰中伴有少量血丝。有时伴有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疱疹性结膜炎或急性关节炎。少数患者可伴发结节性红斑和多形性红斑损害,范围比较广泛,除四肢外,面颈部亦可发生。X 线检查,80%的患者肺部可查到病变,如肺炎样、结核球样病变、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病及胸腔积液等表现。

②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菌病:皮肤外伤后接触本菌发生丘疹结节,表面糜烂如梅毒下疳样。沿淋巴管继发散在结节,近位淋巴结肿大。常见的原发损害不一定有皮肤外伤史,常为无痛结节或斑块,红到暗红色,表面糜烂形成溃疡,日久形成疣状面。皮肤球孢子菌病亦可播散全身,侵犯各内脏器官,或瘢痕形成而自愈。

2.进行性球孢子菌病 原发性球孢子菌病如迁延不愈,则有2%~8%有症状的原发性感染会残留肺部空洞,可有胸腔积液而出现液平面,或表现为肺结核球样损害,或伴有支气管扩张、脓胸、气胸。病情发展可引起多发性结节性空洞,有持续性高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脓性黏痰等症状,痰中含有许多菌体小团块。血行播散可引起骨骼、关节、皮肤和内脏病变。

10 疾病病因

病原菌粗球孢子菌是一种双相型真菌,寄生在人体组织内。本菌呈双壁球形,称为球体,球体成熟时含有圆形或不规则形内生孢子,数目可由数个到数百个,呈周边向内排列,球体成熟后又释放出内生孢子,如此循环往复地生长繁殖。菌体排出体外,在腐物上或培养基上生长发芽,延长分支成为菌丝体,分隔明显,称为关节菌丝。

11 病理生理

大多数病例是由呼吸道吸入含有本菌的灰尘而受染,或因外伤后接触本菌污染而发病。

12 诊断检查

诊断:本病诊断除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外,还须结合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活组织病理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才能确定。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加、血沉增快、球孢子菌素皮肤反应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X 线胸片显示肺下叶或上、中叶的底部有结节样病变。

13 鉴别诊断

应和结核病、肿瘤、其他深部真菌病如芽生菌病、隐球菌病、孢子丝菌病、组织胞浆菌病、足菌肿及放线菌病等相鉴别。

14 治疗方案

1.原发性球孢子菌病 需要适当休息及给予支持疗法。肺部有空洞者应采取保守疗法。若有持续性咯血,可考虑手术治疗。伴有结节性红斑或多形性红斑、关节痛及关节炎的病例,在选用两性霉素B 的同时,可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2.进行性球孢子菌病 可选用两性霉素B 及酮康唑等药治疗,但剂量要大,用药时间要长。

15 并发症

并发脑膜炎、骨髓炎、心包炎等。

16 预后及预防

预后:发生感染后呈慢性进行性或急性播散性而迅速死亡。

预防:避免进入流行区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17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于北美洲西部沙漠地带及墨西哥北部地区,经由中美洲传入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等地区,在欧洲的英国、意大利、匈牙利等国曾有个案报道。我国1958 年在天津发现1 例,系美国归国华侨。在流行区的自然界土壤中可分离出粗球孢子菌。大多数病例是由呼吸道吸入含有本菌的灰尘而受染,或因外伤后接触本菌污染而发病。实验室工作人员亦有因吸入而受染的报道。动物如牛、驴、马、羊和狗皆可受染。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