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

目录

1 拼音

qí dài

2 英文参考

umbilical cor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chordae umbilicalis[朗道汉英字典]

funicle[朗道汉英字典]

funiculi umbilicalis[朗道汉英字典]

funiculus[朗道汉英字典]

funis[朗道汉英字典]

umbilical cord[朗道汉英字典]

umbilical stalk[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脐带:1.连结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物;2.中药名。

4 连结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物·脐带

脐带(umbilical cord[1])又名脐、肚带、脐肠、命蒂[2]。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六。是指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结构,状如绳索,长约50厘米,为胎儿输送血液并传递代谢产物[2]。即连结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物[2]。长约50厘米[2]。具有供给胎儿血液和营养物质代谢,保持胎儿在官腔内的一定活动等作用[2]

脐带的形状如绳索。足月妊娠胎儿的脐带长约50厘米,有利于胚体在羊膜腔中自由活动。脐带表面光滑,包有一层羊膜,内含胶样结缔组织,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在近脐端的脐带内有时可看到尿囊残迹。脐动脉将胎儿体内含代谢废物的血液输送到胎盘进行物质交换;脐静脉则将胎盘的新鲜血液送至胎儿体内,供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因此,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交换的通道。分娩时要将胎儿的脐带从基部剪断,经消毒处理后妥善包扎,以防感染和出血。

5 中药·脐带

脐带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为人科初生健康婴儿的脐带umbilical cord。呈细长条状,长10~15cm,直径约0.5cm,淡黄色或黑棕色,半透明,对光袖之,内有2根动脉管和1根静脉管。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

脐带味甘、咸,性温[2]。归心、肺、肝、肾经[3]。具有益肾,纳气,益气血敛汗的[3]。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盗汗[3]。脐带质地坚韧,有腥气[3]。砂炒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便于制剂,并能矫臭,以利服用[3]。砂炒脐带用于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等症[3]

5.1 拼音名

Qí Dài

5.2 英文名

omphalo;belly band, umbilical cord(《中华本草》)

5.3 脐带的别名

坎炁(《全国中草药汇编》)

坎气(《本草从新》)

5.4 脐带的处方用名

脐带、坎炁、炒脐带[3]

5.5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5.6 脐带的来源

《中药炮制学》:脐带为初生婴儿的干燥脐带[3]

《全国中草药汇编》:脐带为健康人的婴儿脐带。

《中药大辞典》:脐带为初生婴儿的脐带。

《中华本草》:脐带为人科初生健康婴儿的脐带umbilical cord。

《中医大辞典》:脐带为初生婴儿的脐带[3]

5.7 脐带的生药性状

《中药大辞典》:干燥的脐带,呈细长条状,淡黄或黑棕色,长10~15厘米,内有2个动脉管和一个静脉管,质坚韧,不易拆断。气微腥。

《中华本草》:脐带呈细长条状,长10~15cm,直径约0.5cm,淡黄色或黑棕色,半透明,对光袖之,内有2根动脉管和1根静脉管。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

5.8 脐带的炮制

明代有瓦上炙焦法(《先醒斋广笔记》)[3]

清代有制炭法(《握灵本草》)、煅法(《本经逢原》)等[3]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砂炒等[3]

5.8.1 脐带的炮制方法

5.8.1.1 脐带

取干净脐带,洗净,用湿纸包裹,置火中,煨软,或用文火烘软,切片或段,干燥[3]

5.8.1.2 砂炒脐带

净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脐带片或段拌炒,至发泡、质酥时取出,筛去砂,放凉,碾为细粉[3]

5.8.2 成品性状

脐带呈片或段状,淡黄色或浅棕色,切面有三个小孔,质坚韧,气微腥[3]。脐带粉为淡黄色或浅棕色细粉[3]

5.8.3 炮制作用

脐带质地坚韧,有腥气[3]

砂炒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便于制剂,并能矫臭,以利服用[3]。用于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等症[3]。如治气血不足,毛悴精寒不育的坎炁丹(《古方选注》)[3]

5.8.4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3]。防蛀[3]

5.9 脐带的性味归经

《中药炮制学》:脐带味甘、咸,性温[3]。归心、肺、肝、肾经[3]

《中医大辞典》:脐带味甘、咸,性温[3]。入肝、肾、肺经[3]

《中药大辞典》:甘咸,温。

《全国中草药汇编》:微咸,温。

《中华本草》:味甘、咸、性温;入心、肺、肾经。

《本草汇言》:"甘咸,气温,无毒。"

《医林纂要》:"甘苦咸,温。"

《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5.10 脐带的功效与主治

《中医大辞典》:脐带具有益肾,纳气,益气血敛汗的[3]。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盗汗[3]

《中药大辞典》:脐带具有益肾,纳气的功效,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

《中华本草》:脐带具有益肾、纳气的功效。主肾虚喘咳、虚劳赢弱、气血不足、盗汗久疟。

《全国中草药汇编》:脐带具有纳肾气,定喘咳,敛汗止疟的功效。主治虚劳,胎毒,脐疮等症。

《中药炮制学》:砂炒脐带用于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等症[3]。如治气血不足,毛悴精寒不育的坎炁丹(《古方选注》)[3]

《本草拾遗》:"主疟,烧为灰,饮下之。"

《本草纲目》:"解胎毒。敷脐疮。"

《本草汇言》:"补肾命,解胎毒,化痘毒。"

《本草通玄》:"充养血气。"

《饮片新参》:"治虚劳,纳肾气,定喘咳,敛汗。"

5.11 脐带的化学成分

脐带含有硫酸软骨素(一种酸性粘多糖),还含糖元和脂质[3]

5.12 脐带的药理作用

《中医大辞典》:脐带提取物有脐带激素(雌性激素)样作用,此外,能兴奋兔肠管及子宫[3]

《中药大辞典》:脐带激素对雌性幼小鼠有促进发惰期的作用,使子宫、卵巢肥大,子宫粘膜肥大增殖;对去势小鼠也有此作用。对幼小、去势或摘除脑下垂体前叶的家兔静脉注射脐带激素,可使内生殖器组织肥大和增殖,故认为有性激素样作用。本品对蛙、小鼠及家兔有麻痹作用。特别对兔,用大剂量时能迅速降低血压,产生痉挛,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对蛙后肢、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离体蛙心及蛙骨胳肌有麻痹作用,对兔肠管及子宫则为兴奋作用。

脐带提取物其作用与脐带激素大体相似。

《中华本草》:脐带激素对雌性幼小鼠有促进发情期的作用,使子宫、卵巢肥大,子宫粘膜肥大增殖;对去势小鼠也有此作用。对幼小、去势或摘除脑下垂体前叶的家兔静脉注射脐带激素,可使内生殖器组织肥大和增殖,故认为有性激素样作用。本品对蛙、小鼠及家兔有麻痹作用,特别对兔,用大剂量时能迅速降低血压,产生痉挛,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对蛀后肢、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离体蛙心及蛙骨胳肌有麻痹作用,对兔肠管及子宫则为兴奋作用。脐带提取物其作用与脐带激素大体相似。

5.13 脐带的用法用量

《中药大辞典》:内服:研末,2~6分;入丸剂或煎汤。

《中华本草》:内服:煎汤,1~2条;入丸、散,1~3g。

《中医大辞典》:内服:煎汤,1~2条;焙干研末服0.6~1.8g[3]

《全国中草药汇编》:2~6分(1~3具);外用酌量。

5.14 脐带使用禁忌

《全国中草药汇编》:凡风寒痰喘或胃弱者忌服。

5.15 脐带组方精选

5.15.1 治阴阳两虚,精神气血皆伤,虚危之候

坎气(炙末)一两,人参一两,熟地二两,枸杞二两,人乳粉二两。上为末,酒酿白窨。炼作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米饮下。(《医级》坎气丹)

5.15.2 治三阴久疟

脐带九枚(烧存性),于白术二两,人参五钱。焙干俱为末,入童便煮附子一两,捣膏和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钱。(《本草汇言》)

5.16 古人论述

《本草经疏》:"脐带,《神农本草经》以之治疟者,应是久疟虚寒之甚,借其气以补不足也。"

《医林纂要》"脐带补益血气,得人气之余故也。小儿羸弱及痘疮不起,用此煎汤服之,亦颇见效。"

《本草拾遗》:主疟,烧为灰,饮下之。

《本草纲目》解胎毒,敷脐疮。

《本草汇言》补肾命,解胎毒,化痘毒。

《本草通玄》充养血气。

《饮片新参》治虚劳,纳肾气,定喘咳,敛汗。

《医林篱要》脐带补益血气,得人气之余故也。小儿赢弱及痘疮不起,用此煎汤服之,亦颇见效。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1.
  3. ^ [3]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