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丸

目录

1 拼音

qiān niú zǐ wán

2 《圣惠》卷九十二

2.1 方名

牵牛子丸

2.2 组成

牵牛子(微炒)半两,川大黄(锉,微炒)半两,川升麻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研入)半两,川朴消半两,滑石1两(细研),海蛤1两(细研)。

2.3 主治

小儿诸淋涩,脐下连膀胱妨闷,大肠气壅。

2.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温水送下,1日3-4次。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3 《普济方》卷一○三引《博济》

3.1 方名

牵牛子丸

3.2 别名

大通丸

3.3 组成

牵牛子不拘多少(净洗,饭上炊气才透,便出摊令微冷,捣为末),青橘皮(去白,焙)1两,木通(锉)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桑根白皮(锉)1两,芍药(焙)1两,瓜蒌根(洗,焙)2两。

3.4 功效

疏风顺气。

3.5 主治

风热气秘,瘰疬,产后血竭肚痛,妇人血气,血风瘙痒,五淋,瘫痪风,肠风泻血,肺气,伤寒,风秘。脚气,大小便秘涩不通。

3.6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随其汤使,瘰疬,茶汤送下;产前安胎补损,芎酒送下;产后血竭肚痛,苏木酒送下;妇人血气,芍药酒送下;血风瘙痒,枳壳酒送下;五淋,榆白皮酒送下;瘫痪风,豆淋酒送下;肠风泻血,萎蕤酒送下;肺气,诃黎勒酒送下;伤寒,葱白酒送下;风秘,葱姜茶送下。

3.7 制备方法

上6味为末,每牵牛子1斤,入余药末4两,拌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圣惠》卷九十八

4.1 方名

牵牛子丸

4.2 组成

牵牛子1斤(一半生用,一半微炒),桂心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芎1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微炒),木香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4.3 功效

搜风化气。

4.4 主治

脏腑壅滞。心腹气闷,宿食不消,腰胁疼痛,大肠秘涩。

4.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温酒送下。

4.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圣惠》卷七十九

5.1 方名

牵牛子丸

5.2 组成

牵牛子1两(捣碎,微炒),大麻仁1分,当归1两(锉,微炒),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通1两(锉),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5.3 主治

产后大小便秘涩,腹胀疼痛。

5.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 《圣惠》卷七十二

6.1 方名

牵牛子丸

6.2 别名

牵牛丸

6.3 组成

牵牛子4两(生用),青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1两。

6.4 主治

妇人大便不通,心腹虚胀。

6.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7 附注

牵牛丸(《妇人良方》卷八)。

7 《圣惠》卷五十九

7.1 方名

牵牛子丸

7.2 组成

牵牛子2两(微炒),川朴消1两,大麻仁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甘遂半两(煨令黄),木香1两。

7.3 主治

大便卒不通,心神烦闷,坐卧不安。

7.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如人行10里当通,如未通,即再服。强羸人加减服之。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 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二

8.1 方名

牵牛子丸

8.2 组成

牵牛子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京三棱1两(炮,锉),诃黎勒皮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鳖甲2两(涂醋多令黄,去裙襕),甘遂1两(煨令微黄)。

8.3 主治

石水。腹胀坐卧不得,小便涩少。

8.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送下。以利为度。

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9 《圣惠》卷四十八

9.1 方名

牵牛子丸

9.2 组成

牵牛子1两半(微炒),甘遂1两(锉碎,微炒),诃黎勒皮3分,木香3分,京三棱3分(锉碎,醋拌,炒令干),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9.3 功效

消除痞气。

9.4 主治

痞气结聚在胃管,心腹胀硬,脏腑壅滞。脾积痞气,大便不通,身肿少力,肢节疼痛。

9.5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卧时生姜汤送下。以利为度。

9.6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生姜汁2两,蜜4两,煎令稠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圣惠》卷六

10.1 方名

牵牛子丸

10.2 组成

牵牛子1分(生用),马牙消1两(炼令汁尽),鸡膍胵半两(生用,阴干),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黄色),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10.3 主治

肺脏气实,胸膈壅滞,大肠不利。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圣惠》卷十八

11.1 方名

牵牛子丸

11.2 组成

牵牛子(8两,4两生4两微炒,捣罗为末)4两,木通1两(锉),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桑根白皮3分(锉)。

11.3 主治

热病后,风气壅滞,胸膈聚痰,大便不通。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以得通为度。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牵牛子末,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12.1 方名

牵牛子丸

12.2 组成

牵牛子(半生半熟)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当归(切,焙)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芎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木香(炮)半两,防己半两,诃黎勒(炮,去核)半两。

12.3 主治

产后偏身肿满。

12.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桑根白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13.1 方名

牵牛子丸

13.2 组成

牵牛子1两(一半瓦上炒,一半生用),茴香子1两(微炒),陈橘皮2两(水浸,去白,于瓦上焙干)。

13.3 主治

一切风热疥疮攻注。

13.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临卧用炒盐汤送下。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14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14.1 方名

牵牛子丸

14.2 组成

牵牛子(半生半炒)3两,槟榔(生,锉)2两,木香1两。

14.3 主治

气胀满,大便秘涩,腹胁刺痛。

1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米饮任下。

1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圣济总录》卷八十

15.1 方名

牵牛子丸

15.2 组成

牵牛子(炒)1两半,葶苈(炒熟)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00枚(别研),大枣(煮,去皮核)10个(研),芒消半两(研),牛酥半合。

15.3 主治

水肿,上气,大便涩。

15.4 用法用量

每服8丸至10丸,空心粥饮送下。

15.5 制备方法

上药先将前2味为末,入杏仁等研匀,次入牛酥,为丸如绿豆大。

16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16.1 方名

牵牛子丸

16.2 组成

牵牛子(微炒)2两,乌桕木根皮5两,木香3两,蜚蠊2两,大黄(锉,炒)2两,防己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

16.3 主治

三焦病,胀满为水,小便不利。

16.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稍增至20丸,日中及鸡鸣后各用温甘草汤送下。以知为度。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17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17.1 方名

牵牛子丸

17.2 组成

牵牛子(生,捣罗为末,以生姜汁1升,慢火熬如饧)2两,硇砂(汤中慢火熬,取霜)1两,槟榔(煨,锉)3分,木香3分,桃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干姜(炮)3分,人参3分,丁香3分。

17.3 主治

痃气,口吐酸水,醋心,常似有物在胸膈间。

17.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渐加至20丸,空心、食后煎生姜汤送下。以利下积滞物为度。

17.5 制备方法

上药除煎研外,为末,入硇砂、桃仁研令匀,同入牵牛子煎中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