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pí qì xū
2 英文参考
deficiency of spleen-QI[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eficiency of spleen qi[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脾气虚为病机 ,出《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又称脾气不足、脾胃虚弱[1]。是指脾气虚弱,功能减弱,致运化无力,形体失养的病理变化[2] 。多因饥饱失时、忧思劳倦,脾胃受伤所致[3]。可见脾失健运、中气不足、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3]。
《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
4 脾气虚之脾失健运证
脾失健运指脾脏运化功能失常。脾主运化,脾阳虚则运化失职,轻则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症。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若水湿困阻则四肢浮肿,或成痰饮等症。治宜健脾为主。[3]
5 脾气虚之中气不足证
中气不足指中焦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职的病症。症见面色黄而少华、唇淡或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眩晕、声低、气短、倦怠乏力、便溏、胃痛而喜按,舌嫩苔厚,脉虚等。治宜补益中气。[4]
6 脾气虚之脾气下陷证
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气虚下陷。多由脾虚、中气不足发展而来,也可由于久泄久痢或过度劳损所致。症见头晕目眩、语音低怯、气短乏力、自汗食少、腹胀、脘腹重坠、便意频数,或久泄脱肛,或子宫或其他脏器下垂等。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针灸常用百会、气海、足三里、脾俞等穴。[5]
7 脾气虚之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指脾气虚弱不能摄血,而致的血不循经。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治宜补脾摄血。[5]
8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7.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9.
-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4.
-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8.
治疗脾气虚的穴位
- 脾
。脾主运化水湿,对体内水分的输布有重大影响,如脾气虚弱,失却运化水湿的能力,即会导致水肿的发生。《...
- 眼
目窍《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说:“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
- 足太阴脾经
互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有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 下气海
、调气之功,本穴位居下焦“丹田”部位,主要对肝、脾、肾三脏之气亏虚和真气不足所产生的气虚之证具有一...
- 脖胦
、调气之功,本穴位居下焦“丹田”部位,主要对肝、脾、肾三脏之气亏虚和真气不足所产生的气虚之证具有一...
- 更多治疗脾气虚的穴位
治疗脾气虚的方剂
- 醒脾升陷汤
1.2克川萆薢6克甘草(蜜炙)6克功能主治: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
- 凤髓膏
固,大锅内5-7分水煮沸成膏。功能主治:虚损;脾气虚衰,食少便结,脉涩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酒...
- 甘缓汤
或加煨肉豆蔻一钱,煨木香四分)。功能主治:主治脾气虚,泄泻急而趋下,不能稍停。泄泻急而趋下,不能少...
- 芎归四君子汤
、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加川芎、当归。功能主治:主治食癥,脾气虚,血不行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小荜澄茄煎
1两,荜澄茄1两,神曲2两,大麦芽2两。主治:脾气虚,心腹胀。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米饮送下...
- 更多治疗脾气虚的方剂
治疗脾气虚的中成药
- 小柴胡冲剂
。2.应用指征:小柴胡冲剂辨证要点是外感风热兼脾胃气虚。主要见症为寒热往来,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
- 藿胆丸
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藿胆丸的禁忌:凡脾气虚,症见鼻涕清稀者,不属胆经郁热证者不宜使用。注...
- 藿胆片
良反应:注意事项:1.忌辛辣、鱼腥食物。2.凡脾气虚,症见鼻涕清稀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急性...
- 金嗓开音丸
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5.凡脾气虚大便溏者慎用。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
- 清咽滴丸
注意事项:1.忌烟、酒、辛辣、油腻食物。2.肺脾气虚者,其表现为声嘶日久,逐渐加重,语音低微,倦怠...
- 更多治疗脾气虚的中成药
脾气虚相关药物
- 藿胆片
禁忌】【注意事项】1.忌辛辣、鱼腥食物。2.凡脾气虚,症见鼻涕清稀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急性...
- 金嗓开音丸
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5.凡脾气虚大便溏者慎用。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
- 山香圆颗粒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4.脾气虚寒症见有大便溏者慎用。5.扁桃体化脓及全身高热...
- 万通炎康片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3.脾气虚寒症见有大便溏者慎用。4.扁桃体化脓及全身高热...
- 西瓜霜润喉片
妇禁用。【注意事项】1.忌辛辣、鱼腥食物。2.脾气虚寒症见有大便溏者慎用。3.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
- 更多脾气虚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脾气虚
- 《普济方》:[卷二十一脾脏门]脾气虚腹胀满
脾气久虚。遍身浮肿。四肢不举。腹胀满闷。及大病后气虚未平。人参石斛(去根)白术桂(去粗皮)泽泻(各一...
- 《圣济总录》:[卷第四十六]脾气虚腹胀满
每服二钱匕,入姜钱二片,盐少许,沸汤点服。治脾胃气虚,风冷乘之,腹内虚满,有妨饮食,丁香汤方丁香(一...
- 《太平圣惠方》:[卷第五]治脾气虚腹胀满诸方
之间。伏留而不散。则食饮不消。故令腹胀满也。治脾气虚。腹胁胀满。吃食难消。面色萎黄。四肢少力。宜服...
- 《保婴撮要》:[卷十五]大便不止
或脾气虚寒,不能司摄;或禀肾虚不能禁固;或乳母脾胃亏损,元气下陷,致儿为患。若泻而烦热无寐,脾气虚也...
- 《保婴撮要》:[卷七]霍乱吐下
用白饼子下之;按之不哭者,脾胃气虚也,用五味异功散补之;手足指冷者,脾气虚寒也,用异功散加木香;伤风...
- 更多古籍中的脾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