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散

目录

1 拼音

pī lì sǎn

2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霹雳散

2.1 处方

附子(一枚)

2.2 炮制

烧为灰,存性为末。

2.3 功能主治

治阴胜隔阳伤寒,其人必躁热而不欲饮水是也。

2.4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蜜水调下而愈。此逼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而汗出乃愈。

2.5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3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3.1 方名

霹雳散

3.2 组成

香附子6两(去毛),川乌头2两(炮,去皮,尖),石灰2两(油炒)。

3.3 主治

妇人经脉妄行,血崩不止。

3.4 用法用量

食前每服2钱,烧秤锤淬酒调下。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4 《秋疟指南》卷二

4.1 方名

霹雳散

4.2 组成

生大黄1钱,黄芩3钱,吴萸1钱。

4.3 主治

痢症胀闭,有宿食,发呕。

4.4 用法用量

水2碗,煎至1碗,先服半碗,得快利即勿服;如不快利再服1次。

4.5 用药禁忌

此药只可服3次,不可多服。

5 《丸散膏丹集成》

5.1 方名

霹雳散

5.2 组成

麝香4分,生香附1钱8分,硫黄5分,肉桂8分,母丁香1钱4分。

5.3 主治

寒凝腹痛。

5.4 用法用量

每次1分,开水送服。

5.5 制备方法

除麝香、硫黄另研外,余药共研和匀。

6 《急救痧症全集》卷下

6.1 方名

霹雳散

6.2 别名

通关散

6.3 组成

北细辛5钱,生半夏半钱,皂角半钱,鹅不食草2钱,茅山术2钱,灯心灰2钱。

6.4 主治

痧毒闭结,七窍不通,经脉阻滞,吐泻不出,胀满绞闷;及中风、中恶、中气、中暑、一切昏仆不省人事者。

6.5 用法用量

临用以灯草1段,蘸少许,刺搐鼻孔中。即嚏。

6.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瓶收封固。

7 《温病条辨》卷一

7.1 方名

霹雳散

7.2 组成

桂枝6两,公丁香4两,草果2两,川椒5两(炒),小茴香4两(炒),薤白4两,良姜3两,吴茱萸4两,五灵脂2两,降香5两,乌药3两,干姜3两,石菖蒲2两,防己3两,槟榔2两,荜澄茄5两,附子3两,细辛2两,青木香4两,薏仁5两,雄黄5钱。

7.3 主治

中燥吐泻腹痛,甚则四肢厥逆,转筋,腿痛,肢麻,起卧不安,烦躁不宁;再甚则六脉全无,阴毒发斑,疝瘕;一切凝寒固冷积聚。

7.4 用法用量

开水和服,大人每服3钱,病重者5钱;小人减半。再病甚重者,连服数次,以痛止厥回,或泻止筋不转为度。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6 用药禁忌

寒轻者,不可多服;寒重者,不可少服,以愈为度。非实在纯受湿、燥、寒三气阴邪者,不可服。

8 《古方选注》

8.1 方名

霹雳散

8.2 组成

雄黄5分,人言4分,冰片5分,生山栀20枚,牛黄5分,急性子1钱,生绿豆180粒,雌黄5分。

8.3 功效

涌吐风痰,泄浊阴。

8.4 主治

阳狂,痴癫。

8.5 用法用量

先将绿豆冷水洗,去皮,同余药各生晒干为末。大人用7分,15-16岁者用4分。或粉面糕饼令其食,少倾吐出顽痰为妙。晚以稀粥补之。

8.6 各家论述

明系痴癫是藏病,多由肝经风痰随气上逆于心,迷乱神明,故宜涌而吐之。生黄砒不及炼白砒,燥烈纯热,劫痰善吐,但炼砒毒能伤人,故必重用生绿豆以解其毒。然有服之其毒内攻而不吐者,又必以食物如粉面糕饼鼓动胃气,则无有不吐者矣。山栀轻扬上浮,急性子下气透骨,是即栀子豉汤激而行之,相助以吐。雄黄入肝之阳分,杀精辟鬼;雌黄入肝之阴分,祛风杀虫。牛黄入肝藏引风外出;冰片入骨髓搜风可尽。刚猛毒药,无微不入,胸中即有固结顽痰,亦必倒仓吐出,其神明得以归舍而清矣。

9 《良朋汇集》卷四

9.1 方名

霹雳散

9.2 组成

黄芩(炒)2钱,荆芥(炒)2钱。

9.3 主治

血出崩漏,行经不止。

9.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黄酒4两同盛碗内,先将铜称锤1个,用枣木柴烧通红,淬入药碗内,酒滚,乘热服。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0 《幼科发挥》卷二

10.1 方名

霹雳散

10.2 组成

踯躅花1分半,雄黄3分,麝香少许。

10.3 主治

小儿中恶、眩仆、四肢厥冷,两手握拳,不能喘息。

10.4 用法用量

用灯心3寸长,蘸少许,插入鼻孔。得嚏即醒。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1 《活人书》卷十六

11.1 方名

霹雳散

11.2 别名

黑散子、霹雳煎

11.3 组成

附子1枚(及半两者,炮熟,用冷灰焙之,去皮脐,为粗末),真腊茶1大钱(细研)。

11.4 主治

阴盛格阳,身冷,烦躁,面青唇黑,腹痛,大便自利,脉沉细欲绝。

11.5 用法用量

每服用水1盏,煎6分,临熟入蜜半匙,放温冷服之。须臾躁止,得睡,汗出即愈。

11.6 制备方法

上同和,分作2服。

11.7 附注

黑散子(《普济方》卷一三五)、霹雳煎(《准绳·类方》卷五)。

12 《圣惠》卷九

12.1 方名

霹雳散

12.2 组成

大黑附子1枚(入急火内烧,唯存心少多,在临出火时便用瓷器合盖,不令去却烟焰)。

12.3 主治

伤寒2日,头痛,腰脊强硬,憎寒壮热,遍身疼痛。

12.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汗出立愈。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3 《证类本草》卷十引《孙兆口诀》

13.1 方名

霹雳散

13.2 组成

附子1枚(烧为灰存性)。

13.3 主治

阴盛隔阳伤寒,其人必躁热而不欲饮水者。

13.4 用法用量

蜜水调下,为1服而愈。此逼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而汗出乃愈。

1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4 《霍乱论》卷下

14.1 方名

霹雳散

14.2 组成

附子(浓甘草汤煎去毒)3两,吴茱萸(泡去第1次汁盐水微炒)3两,丝瓜络(烧酒洗)5两,陈伏龙肝2两(烧酒1小杯收干),木瓜(络石屯7钱煎汁炒干)1两5钱,丁香(蒸晒)1两。

14.3 主治

阳虚中寒、腹痛吐泻,转筋肢冷,汗淋,苔白,不渴,脉微欲绝者。

14.4 用法用量

外以醋半酒杯,盐1钱5分,藕肉1两5钱,煎滚,瓦上炙存性研,每服加3厘,每病止须用半服,参汤下。

14.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分作19服。

14.6 用药禁忌

确系寒证,此散固佳,若未辨阴阳,极宜审慎,勿轻试也。

15 《伤寒全生集》卷四

15.1 方名

霹雳散

15.2 组成

熟附子、人参、甘草、白术、干姜、细茶1撮。

15.3 主治

阴极发烦躁,阴极似阳,身热面赤,烦躁不能饮水,脉沉细或伏绝。

15.4 用法用量

水煎,入蜜2匙,麝香少许调,顿冷服下。须臾汗出,得睡躁止乃愈。

15.5 加减

烦躁欲坐卧泥水井中者,阴盛故也,加辰砂、远志、茯神;面赤者,下虚故也,加葱白9茎;身热者,里寒故也,加桂枝;泻不止,加炒白术、人参;呕吐不止,加姜汁、半夏、陈皮、丁香;腹痛,加砂仁、吴茱萸、木香,甚不止,加乳、没;虚寒气逆上,加沉香、苏子;有痰,加半夏、橘红;无脉,加猪胆汁1匙调服。

15.6 附注

药后如不得睡无汗,复加烦躁不安,身热下利不止,脉不出者,死。

16 《育婴秘诀》卷二

16.1 方名

霹雳散

16.2 组成

牙皂3分,细辛5钱,川芎5钱,白芷5钱,羊踯躅花1分半,雄黄2分,麝香少许。

16.3 主治

卒中恶死者。

16.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以灯心草3寸长,蘸点鼻内,喷嚏为验。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7 《活幼心书》卷下

17.1 方名

霹雳散

17.2 组成

猪牙皂角3钱,细辛2钱,川芎2钱,白芷2钱,踯躅1钱半。

17.3 主治

急慢惊风,不省人事。

17.4 用法用量

每以少许,用大灯心3寸长,蘸点鼻内。得喷嚏为验。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7.6 附注

本方药物不可焙,焙则不应。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