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念珠菌病

目录

1 拼音

pí fū niàn zhū jun1 bìng

2 英文参考

oidiomycosis cutis

cutaneous candidiasis

dermatocandidiasis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内脏感染。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寄生于健康人口腔、消化道、阴道及皮肤无症状,因此,属条件致病性真菌。常见发病诱因为体质衰弱、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糠尿病等)或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发病时在黏膜可引鹅口疮、阴道炎;在内脏可引起肠炎及肺炎;在皮肤则引起皮炎即皮肤念珠菌病。

皮肤念珠菌病好发于皱褶部,如肥胖者颈周、乳房下、腋下和腹股沟;家庭主妇或饮食服务人员则好发于手的第3-4指间。表现为擦烂红斑;皮肤潮红、浸渍,有膜状脱屑,可因磨擦糜烂渗液,边界清楚,周围可有卫星状分布的丘疹、斑丘疹。自觉瘙痒或灼痛。在躯干部则表现为散在较大丘疹,顶部有鳞屑、颜色鲜红或暗红,无融合倾向。少数引发甲沟、甲周炎症,表现为甲周暗红肿胀,有压痛,不时挤出稀薄脓液。病程缓慢,常伴甲病变。营养不良及卫生状况差的婴儿可同时具有鹅口疮、肛周擦烂红斑及肠炎,称念珠菌病,常互为因果,使病情迁延。

治疗皮肤念珠菌病可外用制霉菌素洗剂或咪康唑、克霉唑霜;有糜烂时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鹅口疮用2%碳酸氢钠溶液含漱或外擦甲紫(龙胆紫)溶液,有肠道症状时,口服制霉菌素。

5 疾病描述

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内脏感染。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寄生于健康人口腔、消化道、阴道及皮肤无症状,因此,属条件致病性真菌。常见发病诱因为体质衰弱、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糠尿病等)或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发病时在黏膜可引鹅口疮、阴道炎;在内脏可引起肠炎及肺炎;在皮肤则引起皮炎即皮肤念珠菌病。

6 症状体征

注意局部有无结节、溃疡或疣状增生,有无压痛,有无沿淋巴管向心蔓延的多发性皮下结节。

7 疾病病因

询问病损处有无外伤史,发展缓急。

8 诊断检查

自病损处取脓液或病变组织作真菌培养,可培养出申克氏孢子丝菌。注意与慢性溃疡、皮肤结核及皮肤肿瘤等相鉴别。

9 治疗方案

1.内服10%碘化钾溶液10ml,3/d。病损消退后,继续服用4~6周,以防复发。

2.对碘化钾有过敏者可口服灰黄霉素、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

3.局部可外用5%~10%碘化钾软膏或2%碘酊,有溃疡渗液时则可采用10%碘化钾溶液湿敷,2/d。

10 特别提示

正常人一般不易患念珠菌感染性皮肤病,只有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低的人(如糖尿病人、癌症病人、艾滋病人)及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皮质激素等病人,才易发生念珠菌性感染。如已发生这种皮肤病,病因又不甚明确者,应速去医院查找病因。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1 相关出处

《内科学第五版》、《外科学第五版》、《儿科学第六版》、《内科学第六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