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卡菌病

目录

1 拼音

nuò kǎ jun1 bìng

2 英文参考

nocardiosis

3 疾病别名

诺卡氏放线菌病,诺卡氏菌病,诺卡放线菌病,奴卡菌病

4 疾病代码

ICD:A43

5 疾病分类

感染科

6 疾病概述

诺卡菌病是由诺卡氏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偶为肉芽肿性)感染性疾病。奴卡菌属于放线菌。可侵犯肺、皮肤、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等,导致病变部位的化脓性炎症及脓肿形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以后为多见。男性约为女性的2 倍。临床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过程。本病多数发生在免疫功能降低的患者中。引起人类疾病的诺卡氏菌种主要为星形诺卡氏菌,其余的为巴西诺卡氏菌、豚鼠诺卡氏菌及鼻疽诺卡氏菌。入侵途径包括呼吸道和直接污染伤口,偶为胃肠道。诊断主要依据痰或脓液的细菌学检验,疑为脑脓肿者可行CT检查。磺胺类为治疗的首选药物,过敏者可换用氯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疗程至少6周;必要时施行脓肿切开引流。

7 疾病描述

奴卡菌病是由奴卡菌引起的症状体征

奴卡菌侵犯皮肤和内脏,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1.肺奴卡菌病 约75%的病例侵犯肺部,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小叶性或大叶性肺炎,以后趋向于慢性病程,可类似肺结核病表现。咳嗽,开始为干咳,无痰,继而产生黏脓性痰,也可在痰中带血;若有空洞形成,可有大量咯血。常伴有发热、盗汗、胸痛、消瘦、全身不适,体温在38~40℃之间。累及胸膜可发生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或脓胸,窦道可以穿透胸壁,也可以伸展到整个腹腔内脏,继而引起血源播散。胸部X 线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如肺段或肺叶浸润性病变,厚壁空洞,坏死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单发或多发性肺脓肿,孤立性或多发性结节,胸腔积液,支气管胸膜瘘等,亦可表现为肺内粟粒性阴影,但较为少见。

2.脑奴卡菌病 约1/3 病例有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多由肺部病灶迁徙而来,少数亦可为原发性。侵犯脑膜引起脑膜炎,侵犯脑实质形成多发性脓肿,亦可以相互融合成大的脓肿。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或脑占位性病变,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规则发热、乏力、抽搐、麻木、偏瘫、颈项强直、视力障碍、神志不清、视盘水肿、淤血、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等表现。

3.播散性奴卡菌病 常由肺部病变开始血行播散到全身。肾脏是继脑以后较常见受累的部位,同时可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肝、脾、肾上腺、胃肠、淋巴结以及肋骨、股骨、椎骨、骨盆和关节亦可受累。而胰腺、甲状腺、眼、耳、脊髓、垂体、膀胱受累较为少见。

4.皮肤奴卡菌病 常由植物损伤皮肤后引起病原菌侵入而发病,亦可由肺部病变扩展而来。可呈链状排列的皮下结节群出现于臂部,表现为孢子丝菌病样奴卡菌病,也可表现为脓肿及慢性瘘管或疣状损害类似皮肤结核,有的病人可发生广泛的水疱性皮疹,有的病人可发生坏疽性皮肤奴卡菌病,其表现开始为疼痛的皮下结节,表面皮肤潮红,以后迅速扩展并溃破,溃疡的边缘不规则,并向内陷入,溃疡表面有黏滞的黄白色脓液。

8 疾病病因

在奴卡菌属中,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有星形奴卡菌、巴西奴卡菌、鼻疽奴卡菌和豚鼠奴卡菌,以前两者为多见。

9 病理生理

本病经皮肤或呼吸道感染,然后直接向周围组织蔓延,主要病理表现为化脓性肉芽肿样。

10 诊断检查

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找到病原体才能证实。因此,对临床表现怀疑本病的病例,应及时进行多途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直接镜检 取痰、脓液、脑脊液找病原菌。

2.培养有奴卡菌生长。

其他辅助检查:胸部X 线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如肺段或肺叶浸润性病变,厚壁空洞,坏死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单发或多发性肺脓肿,孤立性或多发性结节。

11 鉴别诊断

同时应与有关的疾病相鉴别,如放线菌病、结核病、各种肺部真菌病、细菌性脑脓肿、癌肿、肉瘤、孢子丝菌病、其他放线菌及真菌引起的足菌肿等。

12 治疗方案

首选磺胺类药物。常用磺胺嘧啶(SD)6~10g/d,至少用到全部症状和体征消失6 周以后。有迁徙性脓肿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应连续治疗1 年,以防止潜在病变复发。同时应用甲氧苄啶(TMP)可提高疗效。其他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噻唑(ST)、磺胺甲噁唑(SMZ),亦有良好疗效。急性期可加用链霉素1~2g/d。脑部感染者可加用环丝氨酸,每6 小时250mg。对脑脓肿、脓胸等,尚可辅以切开排脓及切除坏死组织。

13 并发症

并发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

14 预后及预防

预后:一般局限性者预后佳,播散性者预后差。

预防:早期合理治疗可免于播散的发生,联合协同用药效果更好。

15 流行病学

奴卡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文献报道从4 个月至87 岁均有发病,但以中年以后为多见。男性约为女性的2 倍。本病为外源性感染,在正常人体内尚未发现有奴卡菌寄生。本病遍布于全世界,农民及园艺工人发病率较高。我国在江苏、北京、陕西、四川、新疆、湖北等地均有病例报告。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