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丸

目录

1 拼音

niú huáng wán

2 国家基本药物

与牛黄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基本药物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导价格类别备注
35329安宫牛黄丸蜜丸3g(人工麝香,天然牛黄)99.0元中成药部分*
35429安宫牛黄丸蜜丸1.5g(人工麝香,天然牛黄)52.1元中成药部分
35529安宫牛黄丸蜜丸3g(人工麝香,体外培育牛黄)80.0元中成药部分*△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概述

牛黄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九十首。

4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牛黄丸

4.1 方一

4.1.1 组成

牛黄、炒蝉蜕各一分,大黄、黄芩、龙齿各半两[1]

4.1.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麻子大[1]

4.1.3 用法用量

每服三丸,金、银、薄荷煎汤送下[1]

4.1.4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牛黄丸功能清热化痰,息风止痉[1]。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1]

4.2 方二

4.2.1 组成

牛黄、天竺黄、犀角、胡黄连各半两,川芎、人参、茯苓、丁香、钩藤、龙齿各一分,麝香一钱,冰片半钱[1]

4.2.2 制法

上药为末,蜜和丸,绿豆大[1]

4.2.3 用法用量

每服三丸,米饮送下[1]

4.2.4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慢惊风,发歇不定[1]

5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牛黄丸

5.1 别名

三味牛黄丸

5.2 组成

雄黄、天竺黄各二钱,牵牛子末一钱[1]

雄黄(研,水飞)2钱,天竺黄2钱,牵牛末1钱。

5.3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1]

5.4 功能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疳积[1]

治小儿疳积,惊热。

5.5 用法用量

每服三至五丸,食后薄荷煎汤送下[1]

常服尤佳,大者加丸数。

5.6 附注

三味牛黄丸(《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6 《婴童百问》卷二方之牛黄丸

6.1 组成

胆南星、全蝎、蝉蜕各二钱半,防风、生白附子、天麻、炒僵蚕各一钱半,麝香半钱[1]

6.2 制法

上药为末,用枣肉加水银半钱为丸,绿豆大[1]

6.3 用法用量

每服二丸,荆芥、生姜煎汤送下[1]

6.4 功能主治

《婴童百问》卷二方之牛黄丸主治风痫迷闷,搐掣涎潮。[1]

7 《婴童百问》卷四方之牛黄丸

7.1 组成

牛黄、白附子、肉桂、全蝎、川芎、石膏各二钱半,白芷、藿香各半两、朱砂、麝香各少许[1]

7.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1]

7.3 用法用量

每服三丸,临卧薄荷煎汤送下[1]

7.4 功能主治

《婴童百问》卷四方之牛黄丸主治肝受惊风,眼目疼痛[1]

8 《审视瑶函》卷四方之牛黄丸

8.1 组成

牛黄、珍珠、天竺黄、琥珀、青黛、僵蚕、炮白附子、地龙各等分,麝香少许,金箔、苏合油、青油各适量[1]

8.2 制备方法

前九味各另研为极细末,后合一处,用甘草梢煎汁为全量三分之二,苏合油、香油为三分之一,兑匀,共和为丸,金箔为衣[1]

以上前9味,各另研极细,共为1处,用细甘草梢煎汁3分之2,次入苏、香2油3分之1兑匀,共和为丸,金箔为衣。

8.3 功效主治

《审视瑶函》卷四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双目睛通(即斗视)[1]

功在疏风镇惊。主治小儿通睛。皆因失误筑打,触着头面额角,兼倒仆,令儿肝受惊风。遂使两目斗睛。

8.4 用法用量

薄荷煎汤化下[1]

量其大小,薄荷汤化下。

8.5 用药禁忌

乳母及小儿忌一切酒、面、猪肉、辛热生痰等物。

9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之牛黄丸

9.1 组成

黑牵牛子、白牵牛子各七钱半,胆南星、枳实(麸炒)、姜半夏各五钱,皂角(去皮弦)二钱,大黄一两半[1]

9.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1]

9.3 用法用量

每丸重五分,生姜煎汤送下[1]

9.4 功能主治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痰盛急惊风[1]

10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牛黄丸

10.1 处方

牛黄(研.一分)、麝香(研.一分)、龙脑(细研.一分)、朱砂(细研.水飞.三分)、白僵蚕(炒.半两)、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二两)。白附子(炮.裂)、天麻、白蒺藜(炒.去刺)、赤茯苓、白芷、羌活、独活、蔓荆子、麻黄(去根节)、防己、木香、槟榔、藁本、防风、干蝎(炒)、当归(炒),各一两。

10.2 炮制

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10.3 功能主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牛黄丸主治风痉,身体强直,牙关紧闭,心神昏昧。

10.4 用法用量

每服十丸,不拘时,用温酒研化服。

10.5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11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方之牛黄丸

11.1 处方

牛黄15克(细研)龙脑7.5克(细研)天竺黄15克(细研)犀角屑 羚羊角屑 朱砂(细研,水飞过)黄芩 川升麻各30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防风15克(去芦头)麝香3克(细研)真珠15克(细研)

11.2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入前研了药,更研令匀,以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11.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方之牛黄丸功在清热熄风,化痰开窍。主治阳毒伤寒,心胸烦闷,恍饱如狂,结热不散。

11.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温水嚼下,不计时候。

11.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12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牛黄丸

12.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水银1分(用黑铅1分同结为沙子.细研),朱砂1分(细研),犀角屑1分,麝香半分(细研),蝎梢1分(微炒),天浆子1分,天南星1分(炮裂)。

12.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胎风,手足抽搐,遍身壮热。

12.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薄荷汤化破服之,不拘时候。

1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13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牛黄丸

13.1 处方

牛黄3克(细研)朱砂1.5克(细研,水飞过)犀角屑 天竺黄(细研)白附子(炮裂)茯神 黄连(去须,微炒)羚羊角屑 防风(去芦、头)玄参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甘菊花 人参(去芦、头)黄耆(锉)甘草(炙微赤,锉)黄芩各7.5克

13.2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13.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惊悸壮热,黄瘦发坚。

13.4 用法用量

每服以淡叶汤研下5丸,一日三四次。

13.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14 《太平圣惠方》卷五方之牛黄丸

14.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白附子1两(炮裂),天竺黄1两(细研),天麻1两半,犀角屑3分,铅霜半两(细研)。

14.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五方之牛黄丸主治脾脏风壅,语涩多涎。

14.3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以竹沥送下,不拘时候。

1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陈氏幼科秘诀》方之牛黄丸

15.1 组成

枳实1两,黄连1两,胆星2两,天竺黄5钱,天麻5钱,僵蚕3钱,全蝎3钱,雄黄3钱,龙齿(煅)3钱,牛黄1钱,麝香钱半,冰片钱半。

15.2 主治

《陈氏幼科秘诀》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脐风。

15.3 用法用量

用则去蜡,薄荷汤、灯心汤化下。

1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蜡封。

16 《疡科纲要》卷下方之牛黄丸

16.1 组成

上品陈胆南星10两,天竺黄4两,川古勇黄连3两,广郁金3两,五倍子3两,乌芋粉3两,象山贝母6两,关西牛黄5钱,透明腰黄2两。

16.2 主治

《疡科纲要》卷下方之牛黄丸主治风热痰壅,痄腮发颐,时毒,痰核瘰疬及咽喉肿痛腐烂,肺痈,胃痈,咯吐脓血。

16.3 用法用量

每服3-7丸,细嚼缓咽下。

16.4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极细末,以好黄酒化陈胆星,杵和为丸,如大豆大,辰砂为衣。密收勿透空气,弗用石灰同藏。

17 《应验简便良方》卷下方之牛黄丸

17.1 组成

牛黄5钱,生南星1两,尖贝5钱,生半夏1两,白矾3钱,朱砂5钱,明雄5钱(作衣),绿豆1两3钱。

17.2 主治

《应验简便良方》卷下方之牛黄丸主治哮病;疟疾。

17.3 用法用量

大人每服13丸,小儿每服7丸。

1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17.5 用药禁忌

忌面、红曲、鹅、羊及各色荤腥气血等物。

17.6 附注

未服丸时,先服药方:白芍3钱,桂枝4钱,甘草1钱,生姜3片,水煎服。

18 《医级》卷八方之牛黄丸

18.1 组成

胆星1钱半,全蝎1钱半,蝉衣1钱半,牛黄1钱半,白附子1钱半,天麻1钱半,麝香5分,水银3分。

18.2 主治

《医级》卷八方之牛黄丸主治外邪饮食,郁热生痰,或猝惊伤胆火动,痰聚迷心则昏不知人,窜经络则搐。

18.3 用法用量

或淡姜汤、或钩藤汤送下。

1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先将枣肉同水银研不见星后,入诸药为丸,每丸3分。

19 《医林纂要》卷六方之牛黄丸

19.1 组成

胆南星2钱5分,全蝎(去足,炙)2钱5分,蝉蜕2钱5分,牛黄1钱5分,白附子1钱5分,僵蚕(洗,焙,去丝)1钱5分,防风1钱5分,天麻1钱5分,珍珠5分,犀角5分,麝香5分。

19.2 主治

《医林纂要》卷六方之牛黄丸主治风痫迷闷,抽掣潮涎。

19.3 用法用量

或荆芥汤、或薄荷汤、或姜汤送下。

1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另煮枣肉,和水银5分细研,合入药末为丸。

20 《普济方》卷三八四方之牛黄丸

20.1 组成

牛黄3钱,小枣大(用研罗卜根水并醋1大盏煮尽)3钱,甘草末3钱,甜消3钱,朱砂半钱,龙脑1钱,寒水石5钱(细研)。

20.2 主治

《普济方》卷三八四方之牛黄丸主治惊热。

20.3 用法用量

食后薄荷汤化下。

2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21 《丹台玉案》卷三方之牛黄丸

21.1 组成

茯神1两5钱,远志(去骨)1两5钱,羚羊角1两5钱,麦门冬1两5钱(去心),牛黄1两2钱,犀角2两,龙脑2两,真阿胶(蛤粉炒)2两,麝香2两,沉香2两,川芎8钱,杏仁(去尖油)8钱,人参8钱,枳实8钱(麸炒),金箔300片,防风1两,当归(酒洗)1两,朱砂(研细)1两,大附子(黄连、甘草煮)1两,桔梗1两(炒),白芷7钱,黄连2两(姜汁炒)。

21.2 主治

《丹台玉案》卷三方之牛黄丸主治诸风缓纵,言语謇涩,心怔健忘,头目眩晕,胸中烦郁,痰涎壅塞,心经不足,神志不定,惊恐畏怖,虚损少睡,喜怒无时,癫狂痫。

21.3 用法用量

姜汤调下;小儿惊风,薄荷汤调下。

21.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2分,朱砂金箔为衣,蜡封。

22 《明医指掌》卷十方之牛黄丸

22.1 组成

全蝎、僵蚕、天麻、羌活、防风各等分,胆星2倍,天竺黄次之,雄黄加倍,牛黄1字,冰片1字,麝香1字。

22.2 主治

《明医指掌》卷十方之牛黄丸主治一切惊风,肺胀喘急,痰涎灌膈,手足搐搦,目窜口,角弓反张,闷乱癫痫,呵欠昏愦;亦治大人中风。

22.3 用法用量

薄荷、灯心姜汤调下。

22.4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细末,研匀,炼蜜为丸,重1钱2分。朱砂、金箔为衣。

23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方之牛黄丸

23.1 组成

牛黄1钱(研),丹砂(研)2钱,水银(用铅结成沙子),鸡头许,蝎梢2-7枚(去土,炒,为末),天南星1枚(如钱许大者,为末),腻粉2钱,金箔5片,麝香1钱(细研)。

23.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惊风,眠睡不稳。

23.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至5丸,金银薄荷汤送下。

2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芥子大。

24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方之牛黄丸

24.1 组成

牛黄1分,漆花1分,甘草(炙,锉)1分,白术1分,防风(去叉)1分,钟乳粉1分,生干地黄(焙)1分。

24.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脑长,喜摇头,解颅。

24.3 用法用量

每服2丸至3丸,温水送下,早晨、日午、晚后各1服。

2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大脑髓为丸,如麻子大。

25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方之牛黄丸

25.1 组成

牛黄(研)半钱,龙脑(研)半钱,麝香(研)半钱,甘草(炙,锉)1钱,雄黄(研)1钱,天竺黄(研)1钱,丹砂(研)1钱,人参1钱,远志(去心)1钱,干蝎(去土,炒)1钱,山芋1钱,白僵蚕1钱,天南星(浆水煮1日透软,切,焙)1分,天麻1分。

25.2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方之牛黄丸功在利膈化涎,安神镇心。主治小儿风热,身体温壮。

25.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分4服,金银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

2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26 《圣济总录》卷十四方之牛黄丸

26.1 组成

牛黄(别研)1分,龙脑(别研)半两,人参2两,玳瑁末1两,丹砂(别研)2两,麝香(别研)1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安息香半两(捣碎,以酒浸,研细,滤,银器内慢火熬成膏)。

26.2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四方之牛黄丸功在治风,化涎,保精神,益肝胆,压惊悸,镇心。主治风惊悸。

26.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薄荷汤嚼下;小儿惊热风虚,每服1丸,以金银薄荷汤化下,食后、临卧服。

26.4 制备方法

上8味,除别研并安息香膏外,为末和匀,以安息香膏同炼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27 《普济方》三七四方之牛黄丸

27.1 组成

天南星2两,腊日牛胆1枚(黄牛者良),朱砂1钱,麝香少许。

27.2 主治

《普济方》三七四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惊风涎盛。

27.3 用法用量

一岁每服半丸,热水送下,不拘时候,1日2次。

27.4 制备方法

用天南星为末,取牛胆汁和,却入胆内阴干,为细末。入研朱砂、麝香,煎甘草水为丸,如鸡头子大。

28 《广笔记》卷三方之牛黄丸

28.1 组成

牛黄(真者,研细)3钱,象牙末3钱,白僵蚕2钱,红铅2钱,冰片5分,明矾2钱。

28.2 主治

《广笔记》卷三方之牛黄丸主治梅疮。

28.3 用法用量

每服5分,土茯苓(白色者,木捶打碎)3两,砂锅内煎汁吞丸药,空心、上下午饥时服,日3次。

28.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29 《普济方》三七八方之牛黄丸

29.1 组成

牛黄4分,芒消4分,甘草(炙)4分,人参4分,甘遂(炒)5分,沙参5分,(庶虫)虫14枚,大黄12分,蜀椒4分(去汗),巴豆100枚(去皮心,炒黄,别研入),葶苈1合半(炒),真珠(末)2分。

29.2 主治

《普济方》三七八方之牛黄丸主治少小癖实,惊痫百病。

29.3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米饮送下。

2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30 《扶寿精方》之牛黄丸

30.1 组成

朱砂(水飞)1分,轻粉1分,牛黄1分,僵蚕3个,全蝎1个。

30.2 主治

《扶寿精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惊风。

30.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送下。如无虫,以人乳为丸,至服时寻虫与丸同研,凉水灌下。

3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桑虫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

31 《圣济总录》卷十五方之牛黄丸

31.1 组成

牛黄(别研)半两,腻粉半两,天麻(酒炙)1两,桂(去粗皮)1两,白附子(炮)1两,干蝎(炒,去土)1两,天南星(炮)1两,石菖蒲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羌活(去芦头)1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1两,芎藭1两,干姜(炮)1两,当归(切,焙)1两,独活(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麝香1分,乌蛇(酒浸,湿纸裹煨,取肉)3两。

31.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五方之牛黄丸主治首风。头项急疼,脑重,四肢拘急,行步有妨。

31.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温酒送下。

31.4 制备方法

上18味,先将牛黄、麝香同研,后渐入诸药末,并腻粉一半,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于一半腻粉内滚为衣。

32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方之牛黄丸

32.1 组成

牛黄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人参半两(去芦头),沉香3分,丁香半两,木香3分,胡黄连1两,柴胡3分(去芦头),犀角屑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襴)。

32.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方之牛黄丸主治传尸恶气,复连瘦病。

32.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3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2.5 用药禁忌

忌苋菜。

33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方之牛黄丸

33.1 组成

大黄1两,白牵牛(头末)半两。

33.2 主治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方之牛黄丸主治上焦热,脏腑秘结。

33.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有厥冷,用酒调下,无厥冷而手足烦者,蜜调下。

33.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3.5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散”。

34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方之牛黄丸

34.1 组成

牛黄(细研)1分,人参(去芦头)1分,柏子仁1分,茯神1分,赤芍药1分,羌活1分,柴胡(去苗)半两,川大黄(锉,微炒)半两,蛇蜕皮(烧灰)半两,大麻仁半两,鳖甲(涂酥,炙令黄,去裙襴)半两,槟榔半两,蚱蝉2-7枚(去翅足,微炒)。

34.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惊疳,腹中有癖气,夜啼不止。

34.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于乳食前以粥饮送下。

3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35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方之牛黄丸

35.1 组成

牛黄半两(细研),龙齿2两,虎睛1对(酒浸一宿,微炙),安息香1两(入胡桃仁捣熟),朱砂2两(细研,水飞过),犀角屑1两,铁粉2两,人参1两(去芦头),独活1两,蜣蜋(去头足翅,微炒),麝香半两(细研),茯神1两,远志1两(去心),防风1两半(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

35.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方之牛黄丸主治风痫病。精神不全,常有痰毒在胸膈,呕吐不出,烦闷气壅。

35.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3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6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牛黄丸

36.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熊胆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丁香1分,龙脑半分(细研),甘松1分,胡黄连1分,腻粉2分(研入),芦荟1分(细研),水银半两(以少枣肉研令星尽),巴豆半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36.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奶疳,羸瘦,壮热多睡。

36.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

3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以黑狗胆汁为丸,如黄米大。

37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牛黄丸

37.1 组成

牛黄(细研)1分,犀角屑1分,麝香(细研)1分,羚羊角屑1分,胡黄连1分,朱砂(细研)1分,钩藤1分,雄黄(细研)1分,水银(用少枣肉研令星尽)1分,干蝎(微炒)1分,天竹黄(细研)1分,乌蛇半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

37.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中风,手足拘挛,身体强直,口噤壮热。

37.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薄荷汤送下。立有汗出。

3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用蒸饼为丸,如黄米大。

38 《太平圣惠方》二十方之牛黄丸

38.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朱砂3分(细研),天竹黄半两(细研),龙脑1钱(细研),木香1分,白附子1分(炮裂),犀角屑半两,天南星1分(炮裂),蛜(虫祁)半两(微炒,去足),铅霜1分(细研),人参3分(去芦头),茯神3分,天麻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

38.2 主治

《太平圣惠方》二十方之牛黄丸主治风热惊悸,心风狂乱。

38.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3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38.5 用药禁忌

忌生血。

39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牛黄丸

39.1 组成

牛黄半两(细研),龙脑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水银半两(以少煮枣肉同研令星尽),朱砂半两(细研),硫黄半两(细研),硇砂半两(细研),腻粉半分,白龙骨3分,天麻3分,牛膝3分(去苗),藁本3分,桔梗3分(去芦头),白附子3分(炮裂),木香3分,白僵蚕3分(微炒),肉桂3分(去皱皮),当归3分(锉,微炒),防风3分(去芦头),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天南星3分(炮裂),独活3分,麻黄1两(去根节),干蝎3分(微炒),芎藭3分,蔓荆子3分,乌蛇肉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犀角屑3分,蝉壳3分,羚羊角屑3分,天竹黄3分(细研),槟榔3分。

39.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牛黄丸主治破伤风及诸风。角弓反张,牙关急硬,言语不得。

39.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并吃三两服,当有汗出为效。

3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0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二方之牛黄丸

40.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天竺黄1分,芦荟1分(细研),胡黄连半两,麝香1钱(细研),丁香1分,黄连(去须),熊胆1分(研入),蟾酥半钱(研入),蛇蜕皮灰1分,青黛1分(细研),犀角屑1分,天浆子1分(微炒)。

40.2 主治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二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于疳,体瘦烦热,眠卧不安。

40.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4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更研令匀,以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41 《颅囟经》卷上方之牛黄丸

41.1 组成

牛黄1分,龙脑1分,马牙消1分,铁焰粉1分。

41.2 主治

《颅囟经》卷上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胎惊,及痫或心热。

41.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乳食前热水调破灌下。

41.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2 《幼科直言》卷四方之牛黄丸

42.1 组成

羌活1两,连翘5钱,陈胆星1两,甘草5钱,花粉5钱,黄芩8钱(炒),牛蒡子3钱,薄荷3钱,天麻3钱,枳壳5钱,全蝎5钱(去尖及子),僵蚕5钱,牛黄5分。

42.2 主治

《幼科直言》卷四方之牛黄丸主治痰多急惊,肺间郁热,唇红作渴,及久伤风,顿咳气喘。

42.3 用法用量

有风邪,用生姜汤化下;如内热,用竹叶汤化下。

4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5分。

43 《良朋汇集》卷八方之牛黄丸

43.1 组成

雄黄1钱5分,蜈蚣2条(去头足。砂锅内炒),芦荟3分,阿魏3分,天竺黄3分,牛黄1分。

43.2 主治

《良朋汇集》卷八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痞疾。

43.3 用法用量

每服9丸,退热再服9丸,则块消,服至11丸全好,鸡子清合药吃,亦可黄酒送下。

4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化黄蜡1两为丸,如绿豆大。

44 《痧胀玉衡》卷下方之牛黄丸

44.1 别名

土五、四十五号蒙象方

44.2 组成

胆星3钱,天竹黄3钱,雄黄5分,朱砂5分,牛黄4分,麝香4分。

44.3 主治

《痧胀玉衡》卷下方之牛黄丸主治痧胀痰涎喘息,小儿夹惊痧。小儿一时痰涎壅盛,气急不语,眼目上翻,手足发搐,肚腹胀满。

44.4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淡生姜汤稍冷送下。

4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甘草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44.6 附注

土五(《痧症全书》卷下)、四十五号蒙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45 《诚书》卷八方之牛黄丸

45.1 组成

葛根(炒)1两,防风3钱,山栀仁3钱,甘草3钱,黄芩(炒)3钱,麝香1字。

45.2 主治

《诚书》卷八方之牛黄丸主治膈热,烦闷仲悸。

45.3 用法用量

薄荷汤送下。

4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46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方之牛黄丸

46.1 组成

牛黄1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朱砂3分(细研,水飞过),龙脑1分(细研),白僵蚕半两(微炒),鹿角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白花蛇2两(酒浸,炙微黄,去皮骨),白附子1两(炮裂),天麻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赤茯苓1两,白芷1两,羌活1两,独活1两,蔓荆子1两,麻黄1两(去根节),汉防己1两,木香1两,槟榔1两,藁本1两,防风1两(去芦头),干蝎1两(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

46.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方之牛黄丸主治风痉,身体强直,牙关紧急,心神昏昧。

46.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温酒研下,不拘时候。

4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7 《太平圣惠方》卷四方之牛黄丸

47.1 组成

牛黄3分(细研如粉),朱砂3分(细研如粉),天竺黄1两(研细),龙脑1钱(细研),黄芩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犀角屑3分,麦门冬3分(去心,焙),远志3分(去心),地骨皮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47.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四方之牛黄丸主治心脏风热,胸中烦满,神思不安。

47.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荆芥汤嚼下,不拘时候。

4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8 《太平圣惠方》卷六方之牛黄丸

48.1 组成

牛黄半两(细研),赤箭半两,羌活半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甘菊花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麻黄半两(去根节),蔓荆子半两,白术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萆薢半两(锉),茯神半两,山茱萸半两,羚羊角屑半两,芎藭半两,犀角屑半两,五加皮半两,五味子半两,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人参半两(去芦头),枫香半两,天南星半两(炮裂),白附子半两(炮裂),龙脑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

48.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方之牛黄丸主治肺脏中风。项强背痛,四肢缓弱,言语不出,胸闷咽干,手足颤掉,心胸短气,目眩头旋,皮肤顽痹。

48.3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4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9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方之牛黄丸

49.1 组成

牛黄半两(细研),龙脑1分(细研),天竺黄半两(细研),犀角屑1两,羚羊角屑1两,朱砂(细研,水飞过)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防风半两(去芦头),麝香1钱(细研),珍珠半两(细研)。

49.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方之牛黄丸主治阳毒伤寒,心躁烦闷,恍惚如狂,结热不散。

49.3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温水嚼下,不拘时候。

4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前研了药,更研令匀,以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0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方之牛黄丸

50.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犀角屑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茯神半两,胡黄连半两,龙胆半两(去芦头),木香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朱砂半两(细研),地骨皮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川升麻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麝香1分(细研),龙脑1钱(细研)。

50.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方之牛黄丸主治热病狂言,心神惊悸,烦热喘促。

50.3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新汲水送下,不拘时候。

5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1 《幼幼新书》卷十二引《婴孺方》之牛黄丸

51.1 组成

牛黄2分,玄参2分,干姜2分,苦参4分,丹参4分,桔梗4分,甘草(炙)4分,人参4分,甘遂(炒)5分,沙参(炙)5分,(庶虫??)虫14个,大黄12分,蜀椒4分(汗),巴豆100粒(净,炒,研),葶苈1合半(炒)。

51.2 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二引《婴孺方》之牛黄丸主治少小痰实结癖,或腹内坚强,惊痫百病。

51.3 用法用量

每服2丸,饮送下。

5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52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方之牛黄丸

52.1 组成

牛黄(研)1分,大青1分,黄连(去须)1分,天麻1分,丹砂(滴水研)半分。

52.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脑疳。头皮光,发枯作穗,脑热头疮,多汗肌瘦。

52.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5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53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牛黄丸

53.1 组成

牛黄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白附子1两(炮裂),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麻黄3两(去根节),白僵蚕2两(微炒),天麻1两半,羌活1两半,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桂心1两,羚羊角屑1两。

53.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牛黄丸主治风毒攻四肢,筋脉拘急。

53.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温酒嚼下,不拘时候。

5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无灰酒5升,于银锅内,用药末一半同熬,候如膏,入余上药末,并牛黄、麝香,和捣为丸,如鸡头子大。

54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五方之牛黄丸

54.1 别名

神效牛黄丸

54.2 组成

牛黄半两(细研),龙脑半两,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金箔120片(细研),银箔120片(细研),麝香半两(细研),天麻2两,羌活1两,蔓荆子1两,仙灵脾1两,独活1两,白僵蚕1两(微炒),乌蛇2两半(酒浸,去皮骨,炙微黄),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1两,干蝎半两(微炒),白附子1两(炮裂),天南星1两(炮裂),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藭1两,人参1两(去芦头)当归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白芷1两,细辛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犀角屑1两,白茯苓1两,蝉壳3分。

54.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五方之牛黄丸主治一切风。

54.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温酒嚼下。

5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54.6 附注

神效牛黄丸(《普济方》卷一一四)。

55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方之牛黄丸

55.1 组成

牛黄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55.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疟疾烦热。

55.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温水送下,日3次。

55.4 制备方法

上药同研如膏,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56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九方之牛黄丸

56.1 组成

牛黄5分,珍珠5分,麝香5分,朱砂,龙齿(各另研)2钱,犀角2钱,琥珀2钱,天门冬(去心)4钱,人参4钱,茯苓4钱,水银5分,麦门冬(去心)4钱,防风半两,黄芩半两,知母半两,龙胆草半两,石菖蒲半两,白芍药半两,全蝎半两,甘草半两,蜂房3钱,金箔70片,银箔70片。

56.2 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九方之牛黄丸主治癫狂、风痫、心风,邪气惊心,神不守舍,时发无常,仆地吐涎,不自知觉。

56.3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后临夜新竹叶汤送下。

56.4 制备方法

上除另研药外,余为细末,共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7 《幼幼新书》卷十二引《神巧万全方》之牛黄丸

57.1 组成

牛黄半两,熊胆半两,人参半两,细辛半两,赤芍药半两,当归(炒)半两,瓜蒌根半两,防风半两,川大黄1两(炒),蚱蝉(净)7枚(炒),巴豆30枚(净肉),蛇蜕5寸(炙),麝香1分,甘草3分(炙)。

57.2 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二引《神巧万全方》之牛黄丸主治诸痫惊惕,掣疭,客忤。

57.3 用法用量

100内服1丸,3岁2丸,薄荷汤送下,以利为度。

5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巴豆研,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58 《眼科阐微》卷四方之牛黄丸

58.1 组成

石燕(火煅,醋淬9次)1两,辰砂(研,飞)1两,磁石(煅,醋淬9次)1两,石绿1两(飞),轻粉,牛黄5分,粉霜5分,麝5分,金银箔100张(为衣)。

58.2 主治

《眼科阐微》卷四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卒暴中风,不省人事,目直视,痰壅塞。

58.3 用法用量

每1丸,薄荷汤并酒磨下。小儿10岁以下,1丸分作4服,蜜水磨下;4岁以下,1丸分为5服;未满1岁,1丸分为7服。如牙关紧急不开,以物斡开灌下。

58.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金银箔为衣。

59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婴孺方》之牛黄丸

59.1 组成

牛黄、大黄、麝香等分。

59.2 功效主治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婴孺方》之牛黄丸功在调中,利大便。主治大便不通。

59.3 用法用量

每服2丸,饮送下,1日2次。以利为度。

5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60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方之牛黄丸

60.1 组成

牛黄3铢,附子2枚,真珠1两,巴豆1两,杏仁1两。

60.2 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宿乳不消,腹痛,惊啼。

60.3 用法用量

百日儿服如粟米1丸,3岁儿服如麻子1丸,5-6岁儿服如胡豆1丸,1日2次,先乳哺了服之。膈上下悉当微转,药完出者病愈,散出者更服,以药完出为度。

60.4 制备方法

上5味,捣附子、真珠为末,下筛;别捣巴豆、杏仁令如泥,纳药及牛黄,捣1200杵,药成若干,入少蜜足之。

60.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牛黄丸为高梁者设,方中牛黄除热痰,疗惊痫,真珠定神志,安魂魄,杏仁搜痰饮,下逆气,巴豆逐乳癖,荡冷积,附子破癥坚,散积聚,总行辛温之力,以行寒降之用也。

61 《圣济总录》卷六方之牛黄丸

61.1 组成

牛黄(研)半两,芦荟半两,天竺黄(研)半两,血竭(研)半两,没药(研)半两,丹砂(研)半两,续随子半两,皂荚灰半两,丁香1分,木香1分,干蝎(去土,炒)1分,粉霜1分,雄黄(研)1分,甘遂(炮)1分,麝香(研)2钱,肉豆蔻(去皮)2枚,槟榔(锉)2颗,龙脑(研)1字。

61.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六方之牛黄丸主治卒中风,仆倒闷乱,语言謇涩,涎痰壅盛。

61.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金银薄荷汤送下。

6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每抄药末4钱,入轻粉3钱,再研匀,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61.5 附注

一方加天麻一两(酒浸,炙,为末),研匀,丸如小弹子丸大。凡中风用冷水化下一丸,立效;些小风气,每服半丸;小儿惊风,一九分作六服,并用冷水化下。

62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牛黄丸

62.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川大黄3分(锉,微炒,捣罗为末)。

62.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大便不通,心中烦热。

62.3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粥饮送下。以利为度。

62.4 制备方法

上药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6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牛黄丸

63.1 组成

蛤粉(研,飞)200两,牙消(枯,研)10两,朱砂(研,飞)10两,人参25两,雄黄(研,飞)75两,龙脑(研)4两,甘草(爁)50两,金箔200片(为衣),银箔200片(为衣),牛黄2两(别研)。

63.2 功效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牛黄丸功在治惊化涎,凉膈镇心,祛邪热,止痰嗽。

63.3 用法用量

一岁儿每服如绿豆大,薄荷温水化下,食后量岁数临时加减服之。

63.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1两8钱作20丸,以金箔、银箔为衣。

63.5 附注

本方原名牛黄膏,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64 《直指小儿》卷二方之牛黄丸

64.1 组成

牛胆汁和南星末(风干)2钱半,全蝎(焙)2钱半,蝉壳2钱半,防风1钱半,白附子(生)1钱半,天麻1钱半,直僵蚕(炒)1钱半,麝半钱。

64.2 主治

《直指小儿》卷二方之牛黄丸主治风痫迷闷,抽掣涎潮。

64.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荆芥、生姜汤送下。

6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煮枣(去皮核取肉)和水银半钱研极细,次入药末为丸,如绿豆大。

64.5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牛黄清心解热,开窍利痰,天麻、防风、南星、全蝎辛散之味,僵蚕、蝉蜕清化之品,白附头面之药,去头面之游风,皆能搜肝风而散痰结,麝香通窍,水银劫痰,引以姜、芥者,亦以逐风而行痰也。

65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之牛黄丸

65.1 组成

牛黄1钱,麝香半钱,蟾酥半钱,巴豆7枚(去皮心,清油内煎令紫色,取出,用新瓦盆子内出油)。

65.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疳痢不止,体热心烦,腹胀,不能乳食。

65.3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心以冷姜醋汤送下。

6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汤浸蒸饼为丸,如黄米大。

66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方之牛黄丸

66.1 组成

牛黄半两(细研),光明砂3分(细研,水飞过),犀角屑半两,麝香1分(细研),木香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代赭3(2)分,当归半两(微炒),槟榔3分,肉豆蔻2枚(去壳),川大黄2(3)分(锉碎,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襴),杏仁2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巴豆1分(以淡浆水1大碗煮,尽去皮,出油,别研)。

66.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癥瘕,百病疳痼,腹胀黄瘦,发歇不恒,客忤疳痢,及吐逆不定,心腹多痛,惊风天钓。

66.3 用法用量

100日以下儿,服1丸,乳汁送下;2-3岁儿服2丸,空心粥饮送下。胸膈有病吐出,在脏腑有病,即利出恶物为验。后只得吃浆水粥1日,其利自止。5-10日吃1服,永无滞结。

6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67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方之牛黄丸

67.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雄黄1分(细研),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珍珠1分(细研),甘草1分(炙微赤,锉),细辛1分,人参1分(去芦头),朱砂1分(细研),鬼臼1分(去须),莽草1分(微炙),川乌头1分(炮裂,去皮脐),麝香半两(细研),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紫菀半两(洗去苗土),巴豆2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鬼箭羽半两,赤茯苓半两,桂心半两,干姜3分(炮裂,锉),地胆5枚(糯米拌,炒令黄色,去翅足),野葛1分,芫青7枚(糯米拌,炒令黄色,去翅足),蜥蜴1枚(微炙),樗鸡半两(微炒)。

67.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方之牛黄丸主治诸尸,及中恶疰忤不恻之病。

67.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6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及巴豆,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68 《鸡峰普济方》卷五方之牛黄丸

68.1 组成

牛黄(好者)1两,白不灰木(好者)1两,黑牵牛1两半(1半炒,1半生),粉霜(光明者)1分(有黄石者不用),朴消1两1分(青白成块子佳,黄色不用)。

68.2 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五方之牛黄丸主治伏暑气,不问新久,卧床危困,及伤寒余毒,并四时山岚之气。

68.3 用法用量

随证服之,每服3-5丸,食后以生姜汤送下,热多者可服。

68.4 制备方法

上除粉霜别研外,余为末,入粉霜同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9 《普济方》卷三六四方之牛黄丸

69.1 组成

牛黄5钱,牛胆5钱,钩藤5钱,人参1两,羚羊角1两,藿香1两,麝香1两,虎晴少许。

69.2 主治

《普济方》卷三六四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青盲外障。

69.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七岁以上5丸。空心薄荷汤送下。

6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0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方之牛黄丸

70.1 组成

牛黄(细研)1分,大黄(锉,炒)2两,巴豆(去皮心膜,麸炒,研,新瓦上取霜)半两。

70.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方之牛黄丸主治大肠风热秘涩。

70.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临卧米饮送下。

7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71 《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方之牛黄丸

71.1 组成

牛黄1钱,犀角2钱,金箔5版,银箔5片,甘草1分。

71.2 主治

《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通睛。婴儿双眼睛通者,欲观东边,则见西畔,若振掉头脑,则睛方转,此肝受惊风。

71.3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用薄荷汤送下。

7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71.5 附注

本方原名牛黄膏,与剂型不符,据《医学入门》改。

72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之牛黄丸

72.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龙脑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熊胆1分,犀角屑半两(末),胡黄连半两(末),天竹黄1分(细研),山栀子半两(末),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研入)。

72.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温壮及惊热。

72.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72.4 制备方法

上药同研令匀,以糯米粥为丸,如麻子大。

73 《御药院方》卷十一方之牛黄丸

73.1 组成

白花蛇(酒浸)半两,人参半两,茯神半两,独活半两,钩藤1分,脑子1钱,麝香1钱,牛黄1钱,朱砂(另研)3钱,雀儿饭瓮30个。

73.2 主治

《御药院方》卷十一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风痫,时发时止,岁月不休。

73.3 用法用量

每一岁儿服1丸,人参汤或薄荷汤化下。

73.4 制备方法

上件除研药外,为末,后同研令匀,炼蜜为丸,1两作30丸,金箔为衣。

74 《丹台玉案》卷五方之牛黄丸

74.1 组成

黄连(酒炒)5两,广木香3两,槟榔3两,大黄1两,当归4两,黑牵牛(1斤,炒熟,取头末)4两。

74.2 主治

《丹台玉案》卷五方之牛黄丸主治一切闭结,并痢疾后重。

74.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白滚汤送下。

7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生蜜为丸。

75 《小儿病源》卷三方之牛黄丸

75.1 组成

牛黄1钱,天竺黄2钱,郁金3钱(真如蝉肚者),栀子仁4钱。

75.2 主治

《小儿病源》卷三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心经积热,两腮红如胭脂,手足常热,唇口干燥;亦治急惊。

75.3 用法用量

一周儿每服30丸,薄荷汤送下。

7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76 《病机沙篆》卷下方之牛黄丸

76.1 组成

牛黄2钱5分,朱砂3钱,丹参3钱,丹皮3钱,郁金3钱,冰片1钱,甘草1钱。

76.2 主治

《病机沙篆》卷下方之牛黄丸主治妇人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

76.3 用法用量

新汲水化服。

7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77 《卫生总微》卷五方之牛黄丸

77.1 组成

牛黄1钱,牛胆制天南星末1钱,滴乳香末1钱(研),人参(去芦)1分,天麻1分(去苗),防风(去芦叉枝)1分,白僵蚕(炒,去丝嘴)1分,茯神(去心内木)1分,朱砂3钱(研,水飞),麝香1分,全蝎1分,脑子少许。

77.2 主治

《卫生总微》卷五方之牛黄丸主治急慢惊,发搐痰壅,及吐泻生风。

77.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荆芥、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

7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78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方之牛黄丸

78.1 组成

牛黄1两,麝香(研)1两,人参1两,沉香(锉)1两,丁香1两,胡黄连2两,前胡(去芦头)2两,木香1两,生犀角(镑)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

78.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方之牛黄丸主治男子妇人热劳留连,羸瘦。

78.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7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9 《幼幼新书》卷九引《孔氏家传》方之牛黄丸

79.1 组成

牛黄半钱,片龙脑半钱,熊胆半钱,雄黄(水磨)半钱,麒麟竭,朱砂1钱,木香1钱,蟾酥1字,麝1字。

79.2 主治

《幼幼新书》卷九引《孔氏家传》方之牛黄丸主治阳证惊风。

79.3 用法用量

常服3丸,急病5丸,男左女右,新汲水磨灌鼻内。

7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新粟米饭为丸,如小豆大。

80 《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方之牛黄丸

80.1 组成

牛黄1钱,雄黄1钱,银粉1钱,末砂1钱,全蝎1个,巴豆3粒。

80.2 功效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方之牛黄丸功在镇心。主治小儿惊风,惊叫夜啼。

80.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薄荷汤送下,惊叫夜啼,煎灯心、石莲心汤送下。

80.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蒸饼心为丸,如绿豆大。

81 《幼幼新书》卷六引《龙木论》方之牛黄丸

81.1 组成

牛黄1分,白附子1分,肉桂1分,干蝎1分,芎藭1分,石膏1分,白芷半两,藿香半两,朱砂少许,麝香少许。

81.2 主治

《幼幼新书》卷六引《龙木论》方之牛黄丸主治通睛外障。初因失误筑打头面额角,兼倒仆下,令儿肝受惊风,使目通睛。

81.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临卧薄荷汤送下。

8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1.5 用药禁忌

乳母忌热面、猪肉。

82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方之牛黄丸

82.1 组成

牛黄(研)1分,丹砂(研)1分,天竺黄(研)1分,蝎梢1分,白僵蚕1分,天南星1分,白附子1分。

82.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中风痉,颈项强直,及风痫潮发。

82.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至2丸,金银薄荷汤化下。

82.4 制备方法

上药并生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3 《医方类聚》卷二十一引《管见大全良方》之牛黄丸

83.1 组成

牛黄1钱,麝香半钱,辰砂(以上并研)半两,南星(炮)半两,白附子(炮)半两,蝎梢1分。

83.2 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十一引《管见大全良方》之牛黄丸主治失音不语。

83.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不拘时候,淡姜汤送下。

83.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4 《圣济总录》卷五方之牛黄丸

84.1 组成

牛黄(别研)1两,天南星(捣罗为末,纳牛胆中阴干者)1两,白附子(生用)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分,踯躅花(醋拌,炒)半两,天麻3分,犀角(镑)1两,乌头(炮裂,去脐皮)1两。

84.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五方之牛黄丸主治中急风,涎潮昏塞,不省人事,口眼喎斜,手足軃曳,抽掣麻木,筋脉拘急,皮肤不仁。

84.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或2丸,温薄荷自然汁化下,不拘时候。

84.4 制备方法

上八味,除研外,捣罗为末,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85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五方之牛黄丸

85.1 组成

牛黄(研)半两,龙脑(研)半两,白僵蚕(炒)半两,干蝎(炒)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天南星(牛胆渍者)半两,半夏(汤洗7遍,焙干,炒黄)2两,丹砂(研)2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天麻(酒浸,焙)1两,雄黄(研)1两,甘草(炙)1两,琥珀(研)3分,麝香(研)1分。

85.2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五方之牛黄丸功在化涎压惊,镇心安神。主治心中风,精神不宁。

85.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荆芥人参汤送下,食后临卧服。

8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85.5 附注

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牛黄定志丸”。

86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方之牛黄丸

86.1 组成

牛黄1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熊胆1分(细研),龙脑1钱(细研),黄连末半两,腻粉1分。

86.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肝心壅热上冲,眼赤肿疼痛。

86.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86.4 制备方法

上药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87 《圣济总录》卷七方之牛黄丸

87.1 组成

牛黄1分,龙脑1钱,麝香1钱,雄黄1分,丹砂半钱(五味同研),天麻半两,乌犀(镑)半两,干蝎(去土,炒)半两,羚羊角(镑)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芷半两,赤茯苓半两,蝉蜕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芎藭半两,五加皮半两,白附子(炮)1分,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

87.2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七方之牛黄丸功在搜风镇心。主治一切风及瘫痪,言语謇涩。

87.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破,温酒或荆芥茶送下,日3次。

8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88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牛黄丸

88.1 组成

牛黄(细研)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茯神半两,芎藭半两,独活半两,犀角屑半两,羌活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干蝎(微炒)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龙齿半两,赤箭半两,甘菊花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桂心半两,麝香(细研)各半两,羚羊角屑3分,生干地黄1两,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

88.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牛黄丸主治产后中风,心神恍惚,或时口噤。

88.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薄荷、竹沥酒研破服之,不拘时候。

8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

89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方之牛黄丸

89.1 组成

牛黄(研)1分,雀屎白(炒)半两,芍药3分,芎藭1两,黄耆(细锉)1分,干姜(炮裂)半两,甘草(炙)3分,人参1两,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白面(炒)3两,巴豆(去心膜,别研如膏,纸裹压去油)1分。

89.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食痫瘛疭,及诸变蒸,腹中宿痞,饮食不节,腹满温壮,朝夕发甚,大小便不通,脾胃气弱。

89.3 用法用量

1岁儿如黍米大2丸,2-3岁如绿豆大3丸,并用米饮送下。微利为度。

8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与巴豆膏和,令匀,炼蜜为丸。

90 《圣济总录》卷一○○方之牛黄丸

90.1 组成

牛黄(研)1两,人参1两半,沉香(锉)1两半,木香1两半,积壳(去瓤,麸炒)1两半,前胡(去苗)1两半,麝香(研)1两,黄连(去须)1两,犀角(镑)1两,胡黄连3分。

90.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方之牛黄丸主治走注,恶气偏僻,皮肤疼痛如锥刺。背胛牵强伏连,羸瘦发渴。

90.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1日2次。

9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91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方之牛黄丸

91.1 组成

牛黄3分(细研),黄连2两(去根),黄芩1两,芎藭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栀子仁1两,马牙消1两(细研),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1两(炙微赤,锉),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麝香1钱(细研)。

91.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方之牛黄丸主治心脾壅热,口舌干燥,兼烦渴。

91.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及夜临卧时煎竹叶汤研下。

9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92 《普济方》三八○引《全婴方》之牛黄丸

92.1 组成

黄连1两,黄芩1两,龙胆草1两,大黄1两,牛黄1两。

92.2 主治

《普济方》三八○引《全婴方》之牛黄丸主治小儿疳热进退,或即盗汗,大便坚实,时时心躁,情意不悦,或大便焦黄;鼻衄。

92.3 用法用量

三岁每服20丸,米汤送下;又治鼻衄,盐水送下。

9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9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