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清火丸

目录

1 拼音

niú huáng qīng huǒ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Niuhuang Qinghuo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1292-93

2.3 处方

大黄 240g 黄芩 240g 桔梗 240g 山药 240g 丁香 120g 牛黄 0. 6g 冰片 18g 雄黄 120g 薄荷脑 9g

2.4 制法

以上九味,除牛黄、冰片、薄荷脑外,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 大黄等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冰片、薄荷脑研细,与牛黄及上述粉末配研, 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30~ 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的大蜜丸;有冰片香气,味微甜而苦。

2.6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20~ 140μm 。 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花粉粒三角形,直径约16μm 。不规则碎块金黄色 或橙黄色,有光泽。

(2)取本品 1丸,剪碎,加石油醚(30~60℃)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 液挥干,残渣加 5%香草醛硫酸溶液 1~2 滴,显紫红色。

(3)取本品 1丸,剪碎,加20%盐酸乙醇溶液 5ml,加乙醇20ml,回流提取20分 钟,滤过,蒸干,残渣加乙醚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 5g,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5μl ,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 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 的黄色斑点,置氨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散见,解毒。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 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2丸,一日 2次。

2.10 注意

孕妇忌服。

2.11 规格

每丸重 3g

2.12 贮藏

密封。

3 《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3.1 组成

黄芩48两,大黄48两,山药48两,桔梗48两,丁香24两,雄黄24两,牛黄1钱2分,冰片2两6钱,薄荷冰1两8钱。

3.2 功效

清热、散风、解毒。

3.3 主治

胃肺蕴热,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疼,咽喉疼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大便秘结。

3.4 用法用量

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3.5 制备方法

将药材加工洁净。桔梗、黄芩煮提二次,分别为2.5小时、1.5小时,山药热浸取药液,过滤沉淀,丁香提油,8~16小时,油尽收药液。合并以上药液,过滤沉淀,成压浓缩至比重1.40,温度(50℃)的稠膏。原粉:大黄,山药16两粉碎为细粉,过一百目孔罗,用牛黄套研均匀加入冰片,薄荷水,混合均匀,过重罗。取原粉及稠膏按比例制丸。取处方内雄黄8两为衣,占全部药材3.2%,每百粒重5钱。

3.6 用药禁忌

忌辛辣厚味。孕妇勿服。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