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不宿

目录

1 拼音

niǎo bú xiǔ

2 英文参考

septemlobate kalopanax branchle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鸟不宿

鸟不宿为中药名,出自《岭南草药志》,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的鹰不泊之别名[1]

3.1 别名

土花椒、画眉架、鸟不宿[2]

3.2 来源及产地

芸香科植物勒𣗋Zanthoxylum avicennae (Lam.) DC.的根[2]。分布福建、广东、广西等地[2]

3.3 性味

苦、辛,温[2]

3.4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止痛[2]

1.治咽喉肿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2]。煎服:15~30g[2]

2.治跌打损伤[2]。浸酒饮[2]

3.5 化学成分

根皮含勒𣗋碱(Avicine)、白屈菜红碱、光叶花椒碱、木兰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橙皮苷、香叶木苷、勒𣗋素(Avicennin)等[2]

4 《*辞典》·鸟不宿

4.1 出处

汪连仕《采药书》

4.2 拼音名

Niǎo Bú Sù

4.3 别名

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鸟不停(《周益生家宝方》),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

4.4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楤木的茎枝。

4.5 原形态

原植物详"刺楸树皮"、"楤木"条。

4.6 性状

①刺楸的干燥树枝

多截成10~20匣米的小段,圆柱形,表面淡褐色,并有褐色圆点状皮孔和散生暗褐色的硬刺,刺尖锐,侧扁,略带光泽;断面中央可见白色的髓部。

②橡木的干燥茎枝

呈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至棕色,有细纵裂纹,并具不规则散在的灰白色角状刺,顶部大多已折断,刺基锥形。质坚硬,断面淡黄色,髓部约占茎粗的1/2。

4.7 性味

①汪连仕《采药书》:"性温。"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辛,平,有小毒。"

4.8 功能主治

追风,行血。治风湿痹痛,紫云风,胃痛。

①汪连仕《采药书》:"行血追风。治紫云风,大麻风,筋骨疼痛。"

②《纲目拾遗》:"追风定痛,有透骨之妙。治风毒流注,风痹,跌打,劳怯。下胎催生。"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治腰膝关节酸痛,胃痛。"

4.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4.10 注意

孕妇慎服。

4.11 附方

治腹水肝炎:鸟不宿叶五钱,瘦猪肉二两,同炖食。(江西《草药手册》)

4.12 临床应用

治疗麻风性神经痛:取鲜鸟不宿根茎用清水洗净切碎,每用5钱加水70毫升、酒30毫升,煎成50毫升为1剂。日服两次,每次1剂,可持续应用。痛止后再服2~3天。试治瘤型麻风神经痛8例,4例服药1~5剂后疼痛停止,3例服药3~5剂后疼痛显着减轻,1例因疼痛剧烈,效果不佳。

4.13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