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补泻

目录

1 拼音

niǎn zhuǎn bǔ xiè

2 英文参考

strengthening and reducing by rotating needle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by twirling needl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捻转补泻(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by twirling needle)为针刺补泻法之一。原称子午补泻。是指以捻转方法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方法[1]

4 以捻转的方向分别补泻

有以捻转的方向分别补泻的[2]。一般以左转顺阳为补法,右转逆阳为泻法[3]。所谓左转,是指术者右手拇指前进,食指后退,针身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谓右转,是指术者右手拇指后退,食指前进,针身呈逆时针方向旋转[3]。金·窦汉卿《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医学入门》:“从子至午,左行为补”;“从午至子,右行为泻”。又有根据经脉走向不同而分左右转[3]。手三阳、足三阴、任脉,右转顺经为补;左转逆经为泻[3]。手三阴、足三阳、督脉,左转顺经为补;右转逆经为泻[3]。《针灸问对》:“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手之三阳,从手上走至头;手之三阴,从胸下走至手。捻针逆其经为迎,顺其经为随。”在《金针赋》《神应经》等书中还有按男女、左右侧、上下肢、阴阳经的不同而区分捻转补泻[3]

左右转[4]

5 捻转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次数的多少来分别补泻

有以捻转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次数的多少来分别补泻的[4]。《黄帝内经灵枢·官能》:“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现今一般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为补;捻转幅度较大(360。以上)、频率较快、次数较多者为泻[4]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59.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5.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