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呕吐

目录

1 拼音

nèi shāng ǒu tǔ

2 英文参考

vomiting with internal injur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内伤呕吐为病证名[1]。见《症因脉治·呕吐论》。指脾胃虚弱,或邪滞脾胃所致的呕吐[1]。有胃寒呕吐、胃热呕吐、痰饮呕吐、食积呕吐等[1]

4 胃寒呕吐

胃寒呕吐指真阳不足,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2]

4.1 胃寒呕吐的症状

《症因脉治·呕吐论》:“胃寒呕吐之症,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脉多沉迟。

4.2 胃寒呕吐的治疗

真阳不足者,宜八味肾气丸[2]

脾胃素寒者,宜理中汤、四逆汤[2]

5 胃热呕吐

胃热呕吐为病证名[3]。见《金匮翼·呕吐统论》。又称胃火呕吐、热呕[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央热,烦躁,聚结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热呕。”本证可见于肝胆疾患、胰腺炎、胃炎等疾病[4]

5.1 热呕的症状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央热,烦躁,聚结涎沫,食入即吐”

《世医得效方·热呕》:“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可伴见口干面赤,二便不畅,脉洪数等[4]

5.2 热呕的病因病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或因胃热伏暑,及伤寒伏热不解,湿疸之类,皆热之所为也。”

5.3 热呕的治疗

治疗热呕可用小柴胡汤、竹茹汤、大黄甘草汤等治疗[4]

6 痰饮呕吐

痰呕为病证名[5]。又名痰饮呕吐[5]。指呕吐因寒饮、热痰留滞所致者[6]。《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呕,食与饮并出,名曰痰呕。”

6.1 痰呕的症状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呕,食与饮并出”

《症因脉治》卷二:“痰饮呕吐之症,呕而肠鸣,漉漉有声,眼黑眩晕,时时恶心。”

6.2 痰呕的病因病机

痰呕多因脾虚不运,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遇寒则凝塞而致[6]

6.3 痰呕的辨证治疗

寒饮所致之痰呕,患者舌苔薄腻,脉沉迟,可用桂苓半夏汤、茯苓半夏汤、二陈汤、来复丹进行治疗。

热痰所致之痰呕,患者舌苔黄腻,脉滑数,可用栀连二陈汤,或温胆汤加芩、连等方进行治疗[6]

7 食积呕吐

食积呕吐为病证名[7]。又称食呕[7]。《症因脉治·呕吐论》:“食积呕吐之症,胸前满闷,嗳气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食积呕吐之因,饮食不节,损伤中气,不能运化,停食成积,中脘痞塞,则发呕吐矣。”

食呕为病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呕。此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

7.1 食呕的病因病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

《证治要决》卷六:“食呕,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气,并饮食不节而生。”

7.2 食呕的治疗

食呕治宜消食化滞。一般宜用保和丸、家秘消滞汤等方[8]

食呕有寒、热之不同:

偏热者,常食入则痛而呕,脉实数[8]。可用栀连平胃散[8]

偏寒者,常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脉迟弦[8]。可用治中汤、大养胃汤、草蔻大顺饮[8]

有下症者,可用煮黄丸[8]

8 关于呕吐

呕吐(vomiting[9])为病证名[10]。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呕吐是一个症状,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证[11]。所以任何病变,有损于胃,皆可发生呕吐[11]。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其实呕与吐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一般并称为呕吐[11]。呕吐与干呕两者虽有区别,但在辨证治疗方面大致相同,所以合并在一起讨论[11]

实呕指外邪犯胃、痰饮停滞、宿食不消及气逆火郁所致的呕吐[12]。《景岳全书·实呕证治》:“凡实邪在胃而作呕者,必有所因,必有见证。若因寒滞者,必多疼痛;因食滞者,必多胀满;因气逆者,必痛胀连于胁肋;因火郁者,必烦热燥渴,脉洪而滑;因外感者,必头身发热,脉数而紧。”治宜祛邪和胃[12]

呕吐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中,其中以胃肠道疾患最为常见,如急性胃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幽门梗阻、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食管癌、十二指肠壅滞症等,其他如神经性呕吐、内耳眩晕性呕吐,以及颅脑病变所致的呕吐,也均可参照辨证施治[13]

呕吐现常分为实呕(包括寒邪犯胃证、食积证、胃热证、外邪犯胃证、痰饮停胃证、肝气犯胃证、暑湿证等)、虚呕(包括脾胃气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虚证等)进行辨治,详见呕吐条。

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3.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8.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9.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63.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5.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1.
  9. ^ [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6.
  11. ^ [11]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3-146.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2.
  13. ^ [13]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5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