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内取指病位在内的疾病,用内服药消除之[1]。《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
4 参考资料
有内取作用的方剂
- 乌珀散
从腮内取出肠杂,以琥珀、砂仁填灌腹内,用黄泥厚涂,以火围煅,俟烟将尽,即退火;候冷,敲去泥,取药研...
- 彭祖固阳固蒂长生延寿丹
:另用白面作条,圈子脐上,将前药1料,分为3分,内取1分,先填麝香末5分入脐眼内,又将前药1分,入面...
- 行经丹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煎桃仁汤送下。日未出,小便内取下血片,觉脐下痛。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
- 太一赤丸
汁,拌诸药匀,乘热为丸,如鸡头子大,用朱砂为衣,入瓷盆子内。附注:太乙赤丸(《普济方》卷八十七)。...
- 败猪血散
拼音:bàizhūxuèsǎn处方:猪血(腊月内取杀猪流血尽时滴出者,贮阴自干)。制法:上为末,以猪...
- 更多有内取作用的方剂
有内取作用的穴位
- 肘尖
。章同“障”字,门即门户,此穴在季胁下,如同屏障内脏之门户,故名。章门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主...
- 脏病取原
tsforvisceraldiseases;脏病取原指五脏有病,取其原穴进行治疗的方法。出《灵柩·...
- 输
集输注一样。《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 同身寸
下角,相当第七胸椎,平髂嵴相当第四腰椎棘突肩胛骨内缘至脊柱中线横寸3或用中指同身寸折量上肢腋前横纹...
- 下合穴
主治各自六腑病症。从“合治内腑”的治疗原则出发,按疾病所属内腑的不同,而取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胃病...
- 更多有内取作用的穴位
有内取作用的中成药
- 暑症片
,一日2~3次;必要时将片研成细粉,取少许吹人鼻内取嚏。注意:孕妇禁用。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
- 百补酒
g五味子6g龙眼肉6g制法:以上十九味,置容器内,取白酒6000g,分二次浸泡,第一次30天,第二...
- 益肾液
甜、微酸。久贮后有微量易摇匀的沉淀。鉴别:(1)取本品30ml,加正丁醇振摇提取二次,每次30ml...
- 藿胆鼻炎胶囊
0%氢氧化钠溶液20ml,摇匀,放入电高压灭菌锅内,在120℃加热5小时,放冷,滤过,残渣用水洗涤...
- 猪十二指肠提取物
作用:为猪小肠黏膜提取的黏多糖类混合物,保护动脉内皮的作用明显强于肝素,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节...
- 更多有内取作用的中成药
内取相关药物
- 锝[99mTc]比西酯注射液
庚糖酸钠及洗脱用氯化钠注射液,需在制备前从冰箱中取出,放置至室温,制成锝[99mTc]葡庚糖酸盐注...
- 碘[131I]化钠胶囊(诊断用)
癌转移病灶的治疗。碘[131I]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内,正常情况下10%~25%被甲状腺摄取。甲状腺内...
- 灭菌注射用水
释剂或各科内腔镜冲洗剂。【用法与用量】临用前,在避菌操作条件下,按需要量用无菌注射器吸取加入或量取...
- 左炔诺孕酮硅胶棒
药物,可影响本品的避孕效果。4.计划妊娠者,需在取出六个月后方可受孕。5.应在县级医院或计划生育指...
- 左炔诺孕酮硅胶棒
药物,可影响本品的避孕效果。4、计划妊娠者,需在取出六个月后方可受孕。5、应在县级医院或计划生育指...
- 更多内取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内取
- 《内经药瀹》:[卷十]药制
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能毒者以浓药不胜毒者以薄药王冰曰上取谓以药制有过之气也制而不...
- 《读素问钞》:[卷中]论治
而治之使其平调也即下文上取下取之类)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上取谓吐也下取谓泻也内取利小便外取...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七]五常政大论第七十二篇
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能毒者,以浓药,不胜毒者,以...
- 《普济方》:[卷二方脉总论]分寸关尺三部脉位法
脉之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至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九分反盖取命之根本。然后及于身而言之...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一]分寸关尺三部脉位法
曰分寸。为其先取一尺而言。盖先从根本言之。故一尺内取一寸。一寸内取九分而诊之。故言分寸为尺。从尺而取...
- 更多古籍中的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