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俞

目录

1 拼音

nào shù

2 英文参考

(Nàoshū SI10[中国针灸学词典]

nàoshù[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I10[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臑俞
汉语拼音Naoshu
罗马拼音Naoshu
美国英译名Nao Locus
各国代号中国SI10
日本10
法国莫兰特氏IG10
富耶氏
德国DÜ10
英国Si10
美国SI10

臑俞为经穴名[1](Nàoshù[2]SI10)。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2]。臑俞是手太阳小肠经、阳维脉、阳蹻脉的交会穴[2]。臑即上臂,俞即腧穴,此穴在臑部,故名臑俞[2]。主治肩臂疼痛,瘰疬,肩周炎,上肢瘫痪,臂外展无力,颈项强痛,肩背痛,臂酸无力,肩关节周围炎,肩肿,肩臂酸痛无力,不可举臂,颈项瘰疬,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臑俞,在肩臑后大骨下胛上廉陷者中。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举臂取之。

5 特异性

臑俞穴为手太阳小肠经、阳维脉、阳跷脉的交会穴[3]

6 穴名解

臑即上臂,俞即腧穴,此穴在臑部,故名臑俞[3]

臑,即肉不着骨,泛指肘以上肩以下。俞,同腧,同输,又通枢。即通透内外之俞穴,故以为名。[4]

7 所属部位

肩胛[5]

8 臑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臑俞穴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5][6]

臑俞穴位于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正坐,垂臂合腋取穴[6]

臑俞穴位于肩后,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处[7]

一说臑俞穴在“肩贞上一寸,外开八分”(《针灸集成》)。

臑俞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

臑俞穴的位置

臑俞穴的位置(手太阳小肠经)

臑俞穴的位置(肌肉)

臑俞穴的位置(骨骼)

9 臑俞穴的取法

臑俞穴位于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正坐,垂臂合腋取穴[7]

正坐垂肩,上臂内收,用手指从腋后纹头肩贞直上推,肩胛冈下缘处是穴[8]

正坐垂肩位,上臂内收时,当肩贞直上,肩胛冈下缘取穴。

快速取穴:手臂内收,腋后纹末端直上与肩胛冈下缘交点即是臑俞穴[9]

10 臑俞穴穴位解剖

臑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筋膜、三角肌、冈下肌。有旋肱后动、静脉,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分布着臂后皮神经,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皮肤由腋神经上支(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厚而致密,并发出纤维束连于皮肤。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三角肌筋膜入该肌质内。三角肌由腋神经支配。该神经起于臂丛的后束, 与旋肱后动脉伴行, 穿四边孔(或间隙),绕肱骨外科颈向后, 在三角肌的深面分为上支和下支。除该肌后部由腋神经下支有肌支支配外,肌肉的其余部分及被盖该肌表面的皮肤均由上支的分支支配和分布。冈下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冈下肌[9]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冈下肌[9]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肩胛上神经和肩胛上动脉的分支分布[9]

布有臂后皮神经及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并有旋肱后动、静脉,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9]

11 臑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臑俞穴有舒筋、活络、散结作用[9]

臑俞穴有舒筋活络,化痰消肿的作用。

臑俞为手太阳小肠经、阳维脉和阳跷脉的交会穴,兼治阳跷、阳维之病,有舒筋利节之功[9]

12 臑俞穴主治病证

臑俞穴主治肩臂疼痛,瘰疬,肩周炎,上肢瘫痪,臂外展无力,颈项强痛,肩背痛,臂酸无力,肩关节周围炎,肩肿,肩臂酸痛无力,不可举臂,颈项瘰疬,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

臑俞穴主治肩臂疼痛、瘰疬[9]

臑俞穴主要用于肩背疾患等:如肩周炎、上肢瘫痪、臂外展无力及颈项强痛、瘰疬等[9]

臑俞穴主治肩背痛、臂酸无力、瘰疬、肩关节周围炎等[9]

臑俞穴主治肩肿,肩臂酸痛无力,不可举臂;颈项瘰疬[9]

肩周炎,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9][9][9],局部有酸胀感[9],或可扩散至肩部[9]

直刺0.8~1.2寸[9]

13.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9]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4 臑俞穴的配伍

臑俞穴配肩髃、肩贞、肩髎、外关治肩周炎[9]

臑俞配肩髃、肩贞、肩髎、外关、曲池,治上肢瘫痪[9]

臑俞穴配肩髃、臂臑、养老治肩臂疼不举[9]

臑俞配臂臑,有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臂痠痛。

臑俞配后溪、肩井,治肩部疼痛[9]

臑俞配肺俞,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臑俞配肩井、膻中,有散结消肿的作用,主治乳痈。

15 特效按摩

用中指指腹按压臑俞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对上肢和肩关节都有很好的保养作用,还可有效预防上肢不遂、肩周炎等[9]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手太阳、阳维、阳蹻之会。

《针灸甲乙经》:寒热,肩肿引胛中痛,肩臂酸,臑俞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臂痠无力。

《针灸大成》:主臂酸无力,肩痛引胛,寒热,气肿颈痛。

17 研究进展

17.1 治疗癫痫

臑俞配风市、大椎,埋肠线,有一定效果。

17.2 治疗肩周炎

单取本穴用焠刺法治疗肩周炎50例,将20~22号粗针根部用棉线包裹,于酒精灯上将针尖烧红发白后,快速准确刺入并出针,用无菌纱布包敷针孔,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但体虚者慎用。[9]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69.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7.
  4.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4.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1.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8.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17.
  9. ^ [9]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