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静糖浆

目录

1 拼音

nǎo lì jìng táng jiāng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Naolijing Tangjiang

2.2 标准编号

WS3-B-3664-98

2.3 处方

大枣 125g 小麦 416g 甘草流浸膏 7g 甘油磷酸钠(50%) 10g 维生素B1 100mg 维生素B2 50mg 维生素B6 100mg

2.4 制法

以上七味,取大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 密度为1.08(80~90℃),冷却后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取小麦加水煮沸10分钟后, 于70℃~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2(80~90℃), 冷却后加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24小时。将上述大枣和小麦的上清液合并,滤过,回收乙醇, 浓缩至适量,加入其余甘草流浸膏等五味、蔗糖 400g及防腐剂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加水至 1000ml,混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的粘稠液体;气香,味甜。

2.6 鉴别

(1)取本品5ml,加氢氧化钠试液2.5ml、铁氰化钾试液0.5ml与正丁醇5ml,强烈振 摇2分钟,放置使分层,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正丁醇层显蓝色荧光,加酸使成酸性, 荧光即消失,再加碱使成碱性,荧光又显出。

(2)取本品2ml,加水20ml,摇匀,溶液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加碱后 荧光即消失。

(3)取本品10ml,加稀硝酸10ml与钼酸铵试液5ml,置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即生成黄色沉 淀。

2.7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1.14(附录Ⅶ A)。 其他 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H)。

2.8 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本品50ml,加稀硫酸2ml,摇匀,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50ml,弃去乙 醚液,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 次,每次5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0ml分次溶解,定量转移至圆底 烧瓶中,蒸干,加盐酸4ml及氯仿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残渣用氯仿洗涤2次,每次 10ml,滤过(每次滤过均通过同一滤纸及滤器),合并氯仿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50ml,弃去水 液,氯仿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分次溶解,定量移入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 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 胶GF254高效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O℃)-苯-醋酸乙酯-甲酸(10:20:7:0.5)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260nm, λR= 36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1ml含甘草以甘草次酸(C30H46O4)计,不得少于25μg。

2.9 功能与主治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补脾益气。用于心气不足引起的神经衰弱,头晕目眩, 身体虚弱,失眠健忘,精神忧郁,烦躁及小儿夜不安寐。

2.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

2.11 规格

每瓶装

(1)10ml

(2)20ml

(3)100ml

(4)168ml

2.12 贮藏

密封,遮光,30℃以下保存。 安徽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3 脑力静糖浆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中药

3.2 药品名称

脑力静糖浆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补脾益气。用于心气不足引起的神经衰弱,头晕目眩,身体虚弱,失眠健忘,精神忧郁,烦躁及小儿夜不安寐。

3.9 规格

每瓶装10毫升

3.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

3.11 禁忌

外感发热患者忌服。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慎用。

2.本品宜餐后服。

3.服本药一周后症状未见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药理作用

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