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muxiang shunqi pill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木香顺气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1]。具有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木香顺气丸的部颁标准。
4 《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引《医学统旨》方之木香顺气丸
木香顺气丸为方剂名,即《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引《医学统旨》方木香顺气散作水丸[2]。
4.1 组成
木香、香附、槟榔、青皮(醋炒)、陈皮、厚朴(姜汁炒)、苍术(米泔浸炒)、枳壳(麸炒)、砂仁各一钱,炙甘草五分。
4.2 制法
上药为末
4.3 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便览》卷二方之木香顺气丸
5.1 组成
广木香1两(不见火),大川乌(火炮,去皮脐)7钱,三柰5钱,巴豆7钱(去皮油,取霜),一方加丁香3钱,川芎5钱,萝卜子7钱。
5.2 主治
《便览》卷二之木香顺气丸主治脾胃饮食所滞,生痰上攻,气喘不宁,堵塞不通,吐痰不绝,胸膈胀满,气滞不散,风痰壅盛,气促不安。
5.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白萝卜送下,再吃萝卜压之;气虚弱喘嗽,服绿豆大1丸。
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肥枣(去皮核),捣如泥为丸,如黄豆大,或面糊为丸。
6 《古今医鉴》卷五方之木香顺气丸
6.1 组成
沉香5钱,木香3钱,当归1两(酒浸),白茯苓1两,山药1两,郁李仁2两,槟榔2两,菟丝子1两(酒制),牛膝2两(酒浸),枳壳2两(面炒),独活1两,防风1两,火麻仁2两,大黄(酒蒸)5钱。
6.2 主治
6.3 用法用量
每服25丸,白滚汤送下。
6.4 制备方法
上为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御药院方》卷三方之木香顺气丸
7.1 组成
京三棱1两(炮),石三棱1两,鸡爪三棱1两,槟榔1两,木香1两,陈橘皮1两(去白),半夏1两(生姜制),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去皮),萝卜子(微炒)1两,白豆蔻仁半两,缩砂仁半两,黑牵牛(微炒,头末)5两。
7.2 主治
7.3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加至5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
7.4 制备方法
8 《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一引《丹溪心法》方之木香顺气丸
8.1 组成
黑牵牛子2两(头末),破故纸2两,枳壳1两,陈皮1两,香附子1两,木香5钱,萝卜子5钱,大腹皮5钱。
8.2 主治
《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一引《丹溪心法》之木香顺气丸主治诸气痞滞刺痛。
8.3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9 《袖珍》卷二方之木香顺气丸
9.1 组成
木香半两,槟榔1两,青皮(去白)1两,大黄3两(微炮),黑牵牛末2两(1两生,1两熟)。
9.2 主治
《袖珍》卷二之木香顺气丸主治诸气。
9.3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温水送下。
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4两药,1两3钱面,用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木香顺气丸
10.1 组成
陈皮96两,乌药96两,枳实(炒)96两,槟榔96两,厚朴(炙)96两,枳壳(炒)96两,香附(炙)96两,黄芩96两,青皮(醋炒)48两,黑丑(炒)48两,大黄48两,桔梗48两,木香48两,三棱(炒)24两,莪术(炙)24两,山楂96两,官桂12两,甘松12两,吴茱萸(炙)12两。
10.2 功效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木香顺气丸具有舒气开郁,化滞通便之功效。
10.3 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木香顺气丸主治气滞不舒,胸膈痞闷,腹胁胀满,大便不利。
10.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至2钱,温开水送下。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10.6 用药禁忌
年老气虚勿服;孕妇忌服。
11 《饲鹤亭集方》之木香顺气丸
11.1 组成
木香3两,苍术3两,川朴3两,青皮3两,草蔻3两,益智仁3两,当归3两,茯苓2两,陈皮2两,半夏2两,升麻2两,柴胡2两,干姜2两,吴萸2两,泽泻2两。
11.2 功效
《饲鹤亭集方》之木香顺气丸具有舒脾胜湿,行气平肝,升清降浊之功效。
11.3 主治
《饲鹤亭集方》之木香顺气丸主治阴阳壅滞,气不宣通,胸痞腹胀,大便不利。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开水送下。
11.5 制备方法
蒸饼为丸。
12 《杨氏家藏方》卷五方之木香顺气丸
12.1 组成
全蝎1两(去毒,微炒),茴香1两(微炒),肉豆蔻1两(面裹,煨熟),木香1两,胡椒1两,姜黄2钱,青橘皮(去白,焙)2钱,萝卜子4两(炒)。
12.2 主治
《杨氏家藏方》卷五之木香顺气丸主治脏腑停滞,气结不散,腹胁膨胀,脐腹作疼,流注腰脚,沉重疼痛,胸膈痞满,不思饮食。
12.3 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3 《普济方》卷一八二引《瑞竹堂方》之木香顺气丸
13.1 组成
当归1两(去芦),木香1两,独活1两(去芦),牛膝1两(酒浸3日,去芦),防风1两(去芦),大黄5两(半熟半生),槟榔1两5钱,麻仁3两(另研),车前子2两5钱,郁李仁(汤浸,去皮)2两5钱,枳壳2两(煨,去瓤),菟丝子2两(酒浸3日),干山药2两,山茱萸2两(去核)。
13.2 功效
14 木香顺气丸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Muxiang Shunqi Wan
14.2 处方
木香100g、砂仁100g、醋香附100g、槟榔100g、甘草50g、陈皮100g、厚朴100g、枳壳(炒)100g、苍术(炒)100g、青皮(炒)100g、生姜200g
14.3 制法
以上十一味,除生姜外,其余木香等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生姜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用浓缩液泛丸,干燥,即得。
14.4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
14.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细胞类圆形,内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纤维束红棕色或黄棕色,细长,壁甚厚(醋香附)。木纤维成束,长梭形,直径16~24μm,纹孔口横裂缝状、十字状或人字状(木香)。内胚乳细胞碎片白色,壁较厚,有较多大的类圆形纹孔(槟榔)。
(2)取本品4g,研碎,加二氯甲烷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香对照药材0.5g,加甲醇2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2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4g,研碎,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20ml使溶解,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二氯甲烷液,用2%氢氧化钠溶液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氢氧化钠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二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2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4.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1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磷酸(50:19:31: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理论板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厚朴酚、和厚朴酚各20μg的溶液,即得。
1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1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厚朴以厚朴酚(C18H18O2)与和厚朴酚(C18H18O2)的总量计,不得少于1.7mg。
14.8 功能与主治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14.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14.10 注意
孕妇慎用。
14.11 规格
每100丸重6g
14.12 贮藏
密封。
14.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5 木香顺气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15.1 拼音名
Muxiang Shunqi Wan
15.2 标准编号
WS3-B-0033-89
15.3 处方
木香 100g 砂仁 100g 香附(醋制) 100g 槟榔 100g 甘草 50g 陈皮 100g 厚朴(制) 100g 枳壳(炒) 100g 苍术(炒) 100g 青皮(炒) 100g
15.4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 200g,分次加水煎煮,合并煎液;用滤液泛丸,干燥,即得。
15.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
15.6 检查
15.7 功能与主治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湿浊阻滞气机,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15.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 9g,一日 2~ 3次。
15.9 规格
每50粒重 30g
15.10 贮藏
密闭,防潮。
16 木香顺气丸(水蜜丸)药品说明书
16.1 药品名称
16.2 药品汉语拼音
Muxiang Shunqi Wan
16.3 剂型
每100丸重6g
16.4 性状
16.5 木香顺气丸的主要成份
木香、砂仁、枳壳、青皮、苍术、生姜、陈皮、厚朴、槟榔、香附、甘草等。
16.6 木香顺气丸的功能主治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16.7 木香顺气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16.8 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
2.忌生冷油腻食物。
4.木香顺气丸为香燥之品组成,如遇口干舌燥,手心足心发热感的阴液亏损者慎用。
5.木香顺气丸对气机郁滞,肝气犯胃的胃痛窜走者效果好,不适用于其他证侯的胃痛。
6.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胃痛加重或其他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木香顺气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6.9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6.10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