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肝经湿热证

目录

1 拼音

méi dú ·gān jīng shī r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syphili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in liver channel[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梅毒·肝经湿热证(syphili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in liver channel)是指肝经湿热,以外生殖器疳疮质硬而润,或伴有横痃,杨梅疮多在下肢、腹部、阴部,兼见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为常见症的梅毒证候[1]

4 症状

梅毒·肝经湿热证患者外生殖器及肛门或乳房等处有单个质坚韧丘疹,四周掀肿,患处灼热,腹股沟部有杏核或鸡卵大,色白坚硬之肿块,或出现胸腹、腰、四肢屈侧及颈部杨梅疹、杨梅痘或杨梅斑;伴口苦纳呆,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

5 辨证分析

淫秽疫毒之邪并湿热外感,浸淫肝经,下注阴器,气机阻滞,湿热疫毒之邪凝集,故见外生殖器及肛门或乳房等处有单个质坚韧丘疹,四周掀肿,患处灼热,腹股沟部有杏核或鸡卵大,色白坚硬之肿块;湿热充斥肝胆,熏蒸肌肤,则胸腹、腰、四肢屈侧及颈部出现杨梅疹、杨梅痘、杨梅斑;湿热蕴结,脾失运化,则口苦纳呆;热伤津液,则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为肝经湿热之象。

6 治法

梅毒·肝经湿热证治宜清肝解毒,利湿化斑。

7 方药治疗

梅毒·肝经湿热证可用龙胆泻肝汤酌加土茯苓、牡丹皮、赤芍治疗。

8 关于梅毒

梅毒(syphilis)又称霉疮[1]。是由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以阴部糜烂,外发皮疹,筋骨疼痛,皮肤起核而溃烂,神情痴呆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慢性性传染病[1]。主要由不洁性交传染,偶尔通过接吻、哺乳,或接触患者污染的衣物、输血等途径间接传染。

梅毒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损害,晚期可造成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骨骼及眼部等多器官组织的病变。

梅毒属于中医“霉疮”、“疳疮”、“花柳病”等范畴。

1632年陈司成着《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较完善的专着,该书记载霉疮“酷烈匪常,人体沦肌,流经走络……或攻脏腑,或巡孔窍……可致形损骨枯,口鼻俱费,甚则传染妻妾,丧身绝育,移患于子女。”提出解毒、清热、杀虫为本病的主要治法,开创了砷剂治疗梅毒的先河。

详见梅毒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