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

目录

1 拼音

mài yá

2 英文参考

barley germinating frui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erminated barle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麦芽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germinated barley(《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又名麦蘖、大麦芽[2]

7 来源

大麦的颖果经发芽制成[2]

8 性味归经

甘,平[2]。入脾、胃经[2]

9 功能主治

功在消食化积,回乳[2]

1.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嗳气吞酸[2]

2.治断乳时乳汁郁积、乳房胀痛[2]。煎服:9~15g(回乳炒用60~120g)[2]

3.治急、慢性肝炎胁痛、厌食[2]。生品研粉制成糖浆服[2]

10 化学成分

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脂酶,朊酶等多种酶类物质[2]。另含大麦芽碱(Hordenine),甜菜碱,胆碱,腺嘌呤,氨基酸,细胞色素C,维生素B、D、E,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等[2]。还含抗霉菌有效成分大麦芽胍碱(Hordatine)A、B及其葡萄糖苷[2]

11 药理作用

大麦芽胍碱A、B均有抗真菌活性;大麦芽碱药理作用类似麻黄碱,为支气管扩张剂,还有放射性防护作用[2]。麦芽不宜炒焦,以免淀粉酶活性降低太多[2]

12 麦芽的药典标准

12.1 品名

麦芽

Maiya

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

12.2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rn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12.3 性状

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和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5mm。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甘。

12.4 鉴别

(1)本品粉末灰白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3~60μm,脐点人字形或裂隙状。稃片外表皮表面观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栓化细胞、硅质细胞)交互排列[3];长细胞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短细胞类圆形,有稀疏壁孔。麦芒非腺毛细长,多碎断;稃片表皮非腺毛壁较薄,长80~230μm;鳞片非腺毛锥形,壁稍厚,长30~110μm。

(2)取本品粉末5g,加无水乙醇3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加50%氢氧化钾溶液1.5ml,加热回流15分钟,置冰浴中冷却5分钟,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石油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芽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5%硝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向颜色的荧光斑点。

12.5 检查

12.5.1 水分

不得过1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 第一法)。

12.5.2 总灰分

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2.5.3 出芽率

取本品10g,照药材取样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A),取对角两份供试品,检查出芽粒数与总粒数,计算出芽率(%)。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12.6 麦芽饮片

12.6.1 炮制

12.6.1.1 麦芽

除去杂质。

12.6.1.1.1 性状、鉴别、检查

同药材。

12.6.1.2 炒麦芽

取净麦芽,照清炒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D)炒至棕黄色,放凉,筛去灰屑。

本品形如麦芽,表面棕黄色,偶有焦斑。有香气,味微苦。

12.6.1.2.1 检查

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2.0%。

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4.0%。

12.6.1.2.2 鉴别

同药材。

12.6.1.3 焦麦芽

取净麦芽,照清炒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D)炒至焦褐色.放凉,筛去灰屑。

本品形如麦芽,表面焦褐色,有焦斑。有焦香气,味微苦。

12.6.1.3.1 检查

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0.0%。

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4.0%。

12.6.1.3.2 鉴别

同药材。

12.6.2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脾、胃经。

12.6.3 功能与主治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12.6.4 用法与用量

10~15g;回乳炒用60g。

12.6.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2.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73.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