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地那龙线虫

目录

1 拼音

mài dì nà lóng xiàn chóng

2 英文参考

dragonneau

3 注解

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 (Linnaeus, 1758) Gollandant,1773]隶属于龙线虫科,龙线虫属。人或动物因误食含本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而感染。成虫寄生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组织内,引起麦地那龙线虫病(dracunculiasis)。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1000万病人,约有1.2亿人受到威胁。WHO制定了全球消灭麦地那龙线虫病的战略规划。我国动物感染报告较多,而人体感染至今只有王增贤于1995年报道的我国安徽阜阳农村一男童体内感染本虫的病例。

4 麦地那龙线虫的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形似一根粗白线,体表光滑,镜下可见密细的环纹。雌虫长60~120cm,宽0.9~2mm,子宫双管型,其内充满大量的第一期幼虫。雄虫长12~40mm,宽0.4mm,末端向腹面卷曲,具交合刺 2根。

第一期幼虫(杆状蚴)长550~760µm,宽15~30µm,体表可见显著的纤细环纹,尾尖细,尾长约占体长的l/3,于肛门后方体尾交界处两侧有尾感器1对。第一期幼虫在水中较为活跃,若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在适宜温度下约经12~14天,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

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随饮水被人或哺乳动物误食后,幼虫在十二指肠处释出,钻入肠壁,经肠系膜、体腔移行至皮下结缔组织。虫体约经3个月发育达性成熟,雄虫在感染后3~7个月内死亡。雌虫受精后移行至终宿主(人或动物)皮下,产出第一期幼虫。幼虫产出期间引起宿主强烈的超敏反应,结果在皮下形成肿块,皮肤表面形成水疱,继而皮肤破溃。当宿主肢体与水接触时,雌虫头端从破溃部位的皮肤伸出,体壁和子宫破裂,释出大量的第一期幼虫。子宫内幼虫产出后,伸出的部分崩解,其余则缩回皮下组织内。当破溃部位再次与水接触时,又重复这一产幼虫过程,幼虫产尽后雌虫自然死亡,伤口愈合。雄虫成虫很少见到。

5 麦地那龙线虫的致病与诊断

感染期幼虫在体内移行及发育时,虫体经过处或所在部位常无明显病变。达皮下组织的成熟雌虫可出现条索状的硬结或肿块。雄虫交配后在皮下组织内死亡,除虫体周围引起纤维变性外,亦无其他病变。本虫致病主要是雌虫移行至皮肤时,释放的幼虫及大量代谢产物引起的宿主组织强烈的超敏反应。患者可出现荨麻疹、局部水肿和腹泻、发热、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血液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自虫体前端破裂处逸出的幼虫可致皮肤表面丘疹,并发展为水疱、脓疱、蜂窝组织炎、脓肿、皮肤溃疡等。水疱内为无菌黄色液体,镜下见大量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溃疡如果继发感染可致脓肿,愈合后留下永久性疤痕或肌肉损伤。虫体还可侵及神经系统引起瘫痪,亦可累及眼、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引起病变。在体内深部组织内的雌虫死亡退化后,逐渐钙化,可致邻近的关节发炎。变性的虫体也可释放出大量抗原,诱发无菌性囊液性脓肿(fluid-filled abscess)。我国报告的一例12岁男童,其病变部位为左侧腹壁皮下。手术从肿块内取出一条麦地那龙线虫雌虫的片段,术后脓肿很快痊愈。

幼虫检查:当水疱破溃后,用少许冷水置伤口上,取伤口表面液体涂片检查,低倍镜下见到活跃的幼虫便可确诊。也可用手术自肿块内取成虫或抽取肿块内液体涂片,镜检幼虫。自伤口获取伸出的雌虫是最可靠的确诊依据,但须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X线检查有助于宿主体内虫体钙化的诊断。免疫学试验,如皮内试验、IFA或ELISA可作为辅助诊断。血检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6 麦地那龙线虫的流行与防治

麦地那龙线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曾广泛流行于印度、巴基斯坦、西南亚、非洲等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美也有轻度流行。日本、朝鲜和我国人体感染仅见个例报告。本病的流行主要有两个环节:饮用含剑水蚤的生水及患者与水接触。动物保虫宿主有犬、猫、马、浣熊、牛、狼和猴等,但这些动物体内龙线虫属的虫种易于混淆。本病的感染年龄多在14~40岁,以5~9月发病最多。由于该病在一些国家流行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WHO于1986年即制定了全球防治规划,要求在2000年各国均要达标。由于各疾病流行国家政府的重视和各方的支持,许多国家已接近消灭该病。据1992年统计,全球约有350万病人,而1996年降到不足16万。经过大力防治后,至1998年,本病的流行仅限于非洲,仅存患者不足8万。

发现有虫体自皮肤暴露时,先用冷水置伤口上,使虫体伸出产幼虫,然后用一根小棒卷上虫体,每日向外拉出数厘米,直至将虫体全部拖出。此过程操作必须小心谨慎,一旦虫体被拉断,幼虫逸出可致严重的炎症反应。也可手术取虫治疗。治疗药物有甲硝唑(metronidazole)、硝咪唑或甲苯达唑等。本虫感染是由于人饮用含剑水蚤的水所致,因此应避免饮用不洁生水,预防本虫感染。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