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氯化铵是恶心性祛痰药,辅助利尿药。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凉;有引湿性。口服后刺激胃黏膜的迷走神经末梢,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引起气管、支气管腺体分泌;且氯化铵吸收后,部分经呼吸道排出,因渗透压的作用而带出水分,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氯化铵尚有利尿作用和酸化体液、尿液作用。主要用于祛痰,治疗剂量的祛痰作用不强,常与其他止咳祛痰剂配成复方制剂应用。
4 氯化铵药典标准
4.1 品名
4.1.1 中文名
4.1.2 汉语拼音
Lühua'an
4.1.3 英文名
Ammonium Chloride
4.2 分子式与分子量
NH4Cl 53.49
4.3 来源含量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氯化铵(NH4Cl)不得少于99.5%。
4.4 性状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4.5 鉴别
本品的水溶液显铵盐与氯化物的鉴别反应(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Ⅲ)。
4.6 检查
4.6.1 酸度
取本品2.0g,加水10ml使溶解,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4.0~6.0。
4.6.2 钡盐
取本品4.0g,加水20ml溶解后,滤过,滤液分为两等份,一份中加稀硫酸2ml,另一份中加水2ml,静置15分钟,两液应同样澄清。
4.6.3 干燥失重
取本品,置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4.6.4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
4.6.5 铁盐
取本品1.0g,用小火加热,俟氯化铵全部挥散,放冷,残渣中加水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G),与标准铁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5%)。
4.6.6 重金属
取本品2.0g,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与水适量使溶解成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4.6.7 砷盐
取本品0.40g,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J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5%)。
4.7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2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再加糊精溶液(1→50) 5ml、荧光黄指示液8滴与碳酸钙0.10g,摇匀,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349mg的NH4Cl。
4.8 类别
4.9 贮藏
4.10 制剂
4.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氯化铵说明书
5.1 药品名称
5.2 英文名称
Ammonium Chloride
5.3 别名
氯化铔;氯化氩;盐化铵 ;氯化亚;硇砂;Salmiac;Amchlor
5.4 分类
5.5 剂型
1.片剂:每片0.3g;
2.注射剂:500ml(1%);
3.敌咳糖浆:每100ml内含氯化铵0.7mg、麻黄碱0.05g、桔梗流浸膏1ml、愈创木酚磺酸钾0.15g、吐根酊0.4ml、百部流浸膏1ml、海葱醋0.45ml、氯仿0.15ml;
4.舒肺咳(苏菲咳)糖浆:每100ml中含氯化铵2g、麻黄碱50mg、薄荷脑10mg、百部流浸膏1ml、白桑流浸膏1.6ml、桔梗流浸膏3ml、甘草流浸膏3.5ml。
5.6 氯化铵的药理作用
1.氯化铵口服后刺激胃黏膜的迷走神经,引起轻度的恶心,反射性地引起气管和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痰液稀释。部分药物吸收入血后经呼吸道排除,由于盐类的渗透压作用带出水分,使痰液稀释,易于排除。
2.利尿作用 能增加肾小管氯离子浓度,因而增加钠和水的排出,具利尿作用。
5.7 氯化铵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完全,在体内几乎全部转化降解,仅1%~3%随粪便排出。
5.8 氯化铵的适应证
用于急性呼吸道炎症初期痰少不易咳出者。由于氯化铵祛痰作用较弱,常与其他止咳祛痰药物配成复方制剂使用。
5.9 氯化铵的禁忌证
1.对氯化铵过敏者禁用。
5.10 注意事项
1.镰状细胞贫贫血患者服用可引起缺氧和(或)酸中毒,应慎用。
2.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孕妇在接受大剂量氯化铵治疗时,可导致孕妇及婴儿产生不良反应。
3.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因对哺乳期妇女的服药安全性研究尚未确定,所以建议不要服用氯化铵。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1)血气分析等酸碱平衡分析指标;(2)血氯、钾、钠浓度测定。
8.氯化铵不宜与碱、碱土金属碳酸盐、银盐和铅盐、金霉素、新霉素、磺胺嘧嘧啶、呋喃妥因、华法林及排钾性利尿药等合用。
9.氯化铵与桔梗、远志等恶心性祛痰中药减量配伍制成各种制剂(如敌咳糖浆、小儿止咳糖浆、咳停片等),既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又可减少不良反应。
5.11 氯化铵的不良反应
5.12 氯化铵的用法用量
1.成人:每次0.3~0.6g,每天3次;
2.儿童:每天30~60mg/kg,或按1.5g/m2;分4次服用。
5.13 药物相互作用
4.氯化铵与磺胺嘧嘧啶、呋喃妥因等成配伍禁忌。不宜与排钾性利尿剂合用。
5.14 专家点评
氯化铵为去痰剂,常与其他镇咳去痰剂配伍以发挥其相互配伍作用,临床应用更为方便有效,如复方咳必消糖浆,氯栓合剂,敌咳糖浆等。
6 氯化铵中毒
氯化铵(氯化铔)为恶心性祛痰药。口服后刺激胃黏膜的迷走神经末梢,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引起气管、支气管腺体分泌;且氯化铵吸收后,部分经呼吸道排出,因渗透压的作用而带出水分,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氯化铵尚有利尿作用和酸化体液、尿液作用。主要用于祛痰,治疗剂量的祛痰作用不强,常与其他止咳祛痰剂配成复方制剂应用。[1]
6.1 临床表现
1.吞服或剂量过大可引起恶心、眍吐、胃痛等胃刺激症状,甚至发生支气管痉挛。
6.2 诊断
有氯化铵应用史,出现上述表现。
6.3 治疗
7 参考资料
-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