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

目录

1 拼音

lú yú

2 注解

3 概述

鲈鱼(Perch)品种很多,如黄鲈、湖鲈、白鲈等。鲈鱼体侧偏,成鱼长30~60cm,嘴大,背厚,鳞小,栖于近海,冬季回游到淡水中,性凶猛,以小鱼虾等为食。鲈鱼肉呈白色,刺少,肉质细嫩、爽滑,鲜味突出。鲈鱼在全世界温带沿海地区均有出产,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产量最高。

我国的鲈鱼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之一。主产于辽宁大东沟、旅大、营口,河北秦皇岛,天津北塘,山东羊角沟、烟台、石岛、青岛,但以北塘产的品质最好,产期在3~8月间,立秋前后产的品质最好。

4 鲈鱼的别名

鲈花、鲈板、鲈子鱼、寨花、四腮鱼、鲁鱼、花糜

5 《*辞典》:鲈鱼

5.1 出处

《食疗本草》

5.2 拼音名

Lú Yú

5.3 别名

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5.4 来源

为鮨科动物鲈鱼的肉。

5.5 原形态

体长,侧扁,背腹面皆钝圆,背部在第1背鳍起点处隆起。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略尖,中等大。吻尖,口大,稍倾斜,下颌长于上颌。上下颌、锄骨、口盖骨上都有细齿,舌平滑无齿。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后角下缘有3个大棘,鳃盖后缘具1棘。鳃孔大,两边的鳃膜和鳃峡相连处的距离很近,鳞小,呈栉形;侧线鳞70~78,背鳍、臀鳍基部鳞片小。背鳍显着分为2个,第1背鳍Ⅻ,为梗棘,以第5及第6棘最长;第2背鳍13,为分枝鳍条;背鳍起点在鳃盖棘后。腹鳍16,胸位。胸鳍短。臀鳍Ⅲ7~8,起点在背鳍第6鳍条下方,其棘以第2个最为强大。体色背部灰白,两侧及腹部银白,体侧上半部及背鳍上有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呈灰色,有黑色边缘,背鳍中部有黑色条纹。

性凶猛,以鲚、银鱼、鲻鱼等为主要食物。

5.6 生境分布

分布沿海一带及河口和江河中。

5.7 化学成份

食部100克含水分78克,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物0.4克,灰分1克;钙56毫克,磷131毫克,铁1.2毫克,核黄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台湾产者含水分76.10%,粗蛋白19.39%,粗脂肪1.16%,灰分1.16%。关于维生素,尚有下述数字:100克中有维生素A180国际单位,B1_130,B2_110微克,尼克酸2.4毫克。

鲈血中含铜量与鲈的性成熟度无大关系,有色肌中较无色肌中为多。

5.8 性味

甘,平。

①崔禹锡《食经》:"味咸,大温,无毒。"

②《食疗本草》:"平。"

③《日用本草》:"味甘,平。"

5.9 功能主治

益脾胃,补肝肾。治水气,风痹,并能安胎。

①崔禹锡《食经》:"主风痹瘀疰,面疱。补中,安五脏。可为臛脍。"

②《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鲙尤佳。"

③《嘉佑本草》:"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

④《本草衍义》:"益肝肾。"

5.10 各家论述

《本草经疏》:"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而积渐流于虚弱,脾弱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证自除矣。"

5.11 摘录

《*辞典》

6 鲈鱼使用提示

每次约100克。

7 鲈鱼的营养价值

1.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2. 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3. 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8 鲈鱼的加工

切鱼方法:

1、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2、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9 鲈鱼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2. 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

10 鲈鱼的食疗功效

鲈鱼味甘、性平,入肝、脾、肾三经;

具有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效。

11 与鲈鱼相克的食物

鲈鱼忌与牛羊油、奶酷和中药荆芥同食。

12 鲈鱼的食用建议

1. 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

2. 为了保证鲈鱼的肉质洁白,宰杀时应把鲈鱼的鳃夹骨斩断,倒吊放血,待血污流尽后,放在砧板上,从鱼尾部跟着脊骨逆刀上,剖断胸骨,将鲈鱼分成软、硬两边,取出内脏,洗净血污即可(起鲈鱼球用);

3. 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