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利叶

目录

1 拼音

lóng lì yè

2 英文参考

leaf of dragon’s tongu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ostrate sauropus leaf[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龙利叶

龙利叶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岭南采药录》[1]

3.1 别名

龙舌叶[1]

3.2 来源及产地

大戟科植物龙利叶Sauropuscliangianus S. Y.Hu的叶[1]。分布广东、广西等地,多为栽培[1]

3.3 性味

甘,平[1]

3.4 功能主治

功在清肺润燥,止咳,化痰[1]。主治肺热咳嗽,失音,喉痛,支气管哮喘,大便秘结[1]

3.5 用法用量

煎服:9~30g[1]。咯血,9~15g,开水冲服[1]

3.6 药理作用

叶的煎剂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1]

4 《*辞典》·龙利叶

4.1 出处

《岭南采药录》

4.2 拼音名

Lónɡ Lì Yè

4.3 别名

龙舌叶、龙味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龙脷叶(《广州植物志》)。

4.4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龙利叶的叶。5~6月开始,摘取青绿色的老叶,哂干。通常每株每次可采叶4~5片,每隔15天左右采一次。

4.5 原形态

常绿小灌木,高达40厘米。小枝蜿蜒状,有不明显的小柔毛。叶互生,具短柄;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钝而有小凸尖,基部短尖或近浑圆,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榄绿色,中脉基部初被微柔毛,后变秃净;托叶小,三角形,老熟时草黄色。花单性,暗紫色,丛生于叶腋内或排成一极短的总状花序;花柄稍较花萼为短或略长;雌花萼6裂。裂片宽2~3毫米,外面3枚近匙形,钝头,内面3枚阔倒卵形,稍小;子房3室,花柱3,纤细,广2歧;雄花萼6裂,较小,与雌花同形,雄蕊3,花丝结合,药椭圆状。蒴果具垣柄,状如豌豆,几为增长的宿萼所包藏。

4.6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有栽培。产于广东,广西。

4.7 性状

干燥叶呈卵状或倒卵状披针形,似舌状,先端钝或浑圆而有小尖,基部短尖近圆形,全缘,枯黄色或黑绿色,叶背中脉突出,侧脉羽状,网脉子近边缘处合拢。纸质,较厚。气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佳。

4.8 性味

①《陆川本草》:"性平,味淡。"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4.9 功能主治

①《陆川本草》:"清肺,治肺热咳嗽。"

②《南宁市药物志》:"止痰火咳嗽哮喘。治内伤肺痨失音。喉痛。"

4.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

4.11 附方

①治痰火咳嗽:龙利叶和猪肉煎汤服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炎,支气管哮喘:龙舌叶二至四钱(鲜用三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4.12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