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

目录

1 拼音

liù jīng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analyse and differentiate febrile dise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ix pairs of channel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x meridian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theor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六经辨证为《伤寒论》的辨证方法[1][2]。指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证方法[3]。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3][3]。六经辨证是汉·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热病过程中六个深浅阶段的综合证候[3][3]。六经彼此间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合病、并病、两感和互相传变,不能截然分开[3][3]

4 太阳病

太阳病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包括经证和腑证[4]。多由外感风寒所致[4]。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4]。《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强卫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人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太阳病: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苔薄白,脉浮。

(1)太阳经证:①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兼见汗出,恶风,脉浮缓等。②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兼见无汗,身痛,脉浮紧等。

(2)太阳腑证:①蓄水证:太阳病未解,兼见烦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②蓄血证:太阳病未解,兼见发狂或如狂,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治蓄血证应注意先解表邪,后攻逐瘀血。

5 阳明病

阳明病为六经病之一[5]。《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泛指肠胃而言;实,是邪气实[5]。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5]。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5]。《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阳明则府病多于经病。以经邪不能久留,而府邪常聚而不行也……经病有传经、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之各异。”阳明经证因无形的邪热盛于经,证见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等[5]。治宜清热保津为主,常用白虎汤等方[5]。详见阳明经病条。阳明府证是有形的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5]。治当攻下燥实,清除热结,常用三承气汤等方[5]。详见阳明腑病条。阳明病由于里热外蒸,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是阳明病的发热特征[5]。在治疗上,因阳热亢盛,津液容易耗伤,故清、下二法,为阳明病的重要治法[5]

阳明病: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数等。

①阳明经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等。

②阳明腑证:日晡热甚,烦躁谵语,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黄厚,脉沉实或滑数。

6 少阳病

少阳病为六经病之一[6]。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6]。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6]。《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注解伤寒论》卷三:“邪因正虚,自表之里,而结于胁下,与正分争,作往来寒热。”《伤寒微旨论·伤寒源篇》:“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伤寒辨证》卷四:“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本病多兼证[6]。若有太阳表证时可兼用汗法,如柴胡桂枝汤证;若有阳明里证时可兼用下法,如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等[6]

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三阳经辨证适用于急性热性病辨证,在临床上应注意有无兼证、合病、并病及坏病。

7 太阴病

太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7]。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寒邪直中,或内伤生冷所致[7]。其特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有腹痛等[7]。《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分经》卷三:“太阴为寒脏,其宜温之证为最多,非一方可尽,故曰,宜服四逆辈,则理中、真武、附子等汤,俱可随证用之矣。”《伤寒附翼·太阴方总论》:“其来由有三:有因表虚而风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虚而寒湿自下上者;有因饮食生冷而寒邪由中发者。总不出于虚寒,法当温补以扶胃脘之阳,一理中而满痛吐利诸症悉平矣。”一说,太阴病有阴阳虚实之分。《伤寒贯珠集》卷六:“然太阴为病,不特传经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伤寒如是,即杂病亦如是,但有属阴属阳,为盛为虚之分耳。”《伤寒医诀串解》卷四:“太阴为湿土,纯阴之脏也,从阴化者多,从阳化者少。病人太阴,何谓太阴之邪从阴化?《伤寒论》云:腹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时腹自痛是也,宜理中丸、汤主之,不愈宜四逆辈。病人太阴之邪从阳化,《伤寒论》云:发汗后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也。”从阳化,即指太阴病转为阳明病[7]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便溏或腹泻,口不渴,苔白滑,脉缓弱。

8 少阴病

少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8]。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8]。本病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阳等[8]。《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伤寒论》卷六:“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伤寒指掌》卷二:“少阴证,仲景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此指正气之虚,非示邪气之实也。……引衣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吐泻,是少阴虚寒见证。”治宜温经回阳,如四逆汤等方[8]。其病可从三阳病传变而致,亦有因寒邪直中少阴引起[8]。少阴病如见阴虚火旺,为热伤肾阴证[8]。《伤寒溯源集·少阴热证》:“热邪内郁而心烦不得卧,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也,以黄连阿胶汤主之者,所以泻心家之烦热,益肾脏之真阴也。”

少阴病:精神萎靡,嗜睡,脉微细。

①少阴寒化证:少阴病兼见无热畏寒,手足厥冷,泻下清谷,小便清长,脉沉微。

②少阴热化证:少阴病兼见心烦不寐,下利口渴,咽痛或咽中生疮,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

9 厥阴病

厥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9]。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9]。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9]。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9]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9]。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养血和营、通阳散寒[9]。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9]

厥阴病:口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或食则吐蛔,四肢厥冷或与发热交错出现。

厥阴病有厥逆证时,应辨清寒厥(寒甚而厥)、热厥(热深而厥)、蛔厥(蛔虫内扰)、脏厥(真阳衰脱)等。厥阴病还可有吐利证。

三阴经病证为伤寒后期,或寒邪直中而伤及脏腑的证候,因此多属内伤杂病范畴。临床上在没有表证相兼的情况下,可按内伤杂病辨证。

10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6.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3.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少阳病.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3.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9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