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凉血为清热法之一。是一种清血分热邪的治法。适用于热性病热入血分,而出现出血、神昏谵语、舌色紫绛等症。针灸治疗常以曲泽、委中为主,点刺出血。[1]
4 参考资料
有凉血作用的穴位
- 阴癍
:位于臀部,第三骶椎棘突旁开2.25寸。左右计2穴。主治病症:主治发癍结核。刺灸法:一般针挑出血。...
- 郄门
有宁心安神,清营止血的功效。郄门有宁心安神、清营凉血作用。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善治血证,心包...
- 血郄
中穴的功效与作用:委中穴具有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功效。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
- 郄中
中穴的功效与作用:委中穴具有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功效。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
- 风门热府
道喻其旋转也。凡物体转动,则必生风。风生则大气清凉,正合本穴能治诸般热证之意。本穴内应肺体,为呼吸...
- 更多有凉血作用的穴位
有凉血作用的方剂
- 犀角地黄汤
黄24g、芍药12g、牡丹皮9g,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主治热入血分证及热伤血络证。本方是治...
- 芍药地黄汤
末。用法用量:分三次服。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伤寒及温病,热入营血、心包而致的高热,...
- 小蓟饮子
子9g、炙甘草6g,具有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下焦热结。本方是治疗血淋实证的常用方剂。现代常...
- 槐花散
有凉血止血,清肠疏风之功效。主治肠风脏毒下血。本方为治疗热证便血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痔疮出血或...
- 十灰散
用。方解:本方主治因实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治宜以凉血、止血为法。方中大蓟、小蓟、荷叶、茜草、白茅根...
- 更多有凉血作用的方剂
有凉血作用的中成药
- 十灰散
用。方解:本方主治因实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治宜以凉血、止血为法。方中大蓟、小蓟、荷叶、茜草、白茅根...
- 地榆槐角丸
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20mg。功能与主治:疏风凉血,泻热润燥。用于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的肠风便血...
- 一清颗粒
.5g,一日3~4次。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
- 槐角丸
得少于36.0mg。功能与主治: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用法与用量:口...
- 止血片
各项规定(附录11页)。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止血。用于因血热引起的月经过多,鼻衄,咳血,吐血,咯血...
- 更多有凉血作用的中成药
凉血相关药物
- 解毒凉血合剂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解毒凉血合剂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用于风邪...
- 正胃片
别】本品为胃脘痛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健脾和胃,制酸止痛。用于胃热烧灼,脘腹刺痛,呕...
- 乌发丸
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滋阴健脑,凉血乌发。用于青少年白发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 复方紫草油
】本品为水火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止痛。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用法与用量】外...
- 清火栀麦胶囊
本品为喉痹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发热,牙痛,目赤。【用法与用...
- 更多凉血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凉血
- 《顾松园医镜》:[卷一·礼集]草部
脾、肝、肾四经。忌萝卜。产怀庆,黑而肥实者佳。〕凉血补阴,祛瘀生新。〔新血生,则瘀血去。〕养筋骨,益...
- 《药症忌宜》:正文
虻虫红蓝花水蛭桃仁(以上破血)诸药录后。宜活血,凉血,散热通结,辛咸。当归乳香五灵脂没药赤芍药郁金远...
-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发表法
大要不专在乎发汗,而在乎开其郁闭,宣其气血。郁闭在表,辛凉芳淡以发之;郁闭在半表半里,苦辛和解以发...
- 《本草述钩元》:[卷二十三乔木部]槐
醉。漾漾如车船上者。并治口齿风。凉大肠。治五痔疮。苦寒纯阴。为凉血要品。折嫩房角。作汤代茗。主头风...
- 《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卷三十五(痘疹补遗)]论血热血盛血虚有异用药宜凉宜治宜补不同
血热一症,须分虚实。有血虚之血热,宜凉宜补。血盛之血热,宜凉宜治。古人未之悉,何也?凡痘初见点,内...
- 更多古籍中的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