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肌病

目录

1 拼音

lèi gù chún jī bìng

2 英文参考

steroid myopathy

3 注解

4 疾病别名

皮质类固醇性多发性肌病,类甾醇肌病,类固醇性肌病,corticosteroid polymyopath

5 疾病代码

ICD:G73.6*

6 疾病分类

神经内科

7 疾病概述

类固醇肌病也称为皮质类固醇性多发性肌病(corticosteroid polymyopathy)。由于临床上类固醇激素被广泛使用,类固醇肌病并不少见。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类固醇肌病较急性常见,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盆带肌无力,并逐渐进展,波及肩胛带肌和四肢近端肌群。急性类固醇肌病多见于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持续性哮喘或阻塞性肺病的重症患者,起病急骤,可迅速累及四肢肌群和呼吸肌,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困难。

8 疾病描述

1932 年Chushing 首先观察到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导致肌肉萎缩和肌无力,并提出类固醇肌病(steroid myopathy)的概念。本病也称为皮质类固醇性多发性肌病(corticosteroid polymyopathy)。由于临床上类固醇激素被广泛使用,类固醇肌病并不少见。

类固醇肌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类固醇肌病较急性常见,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盆带肌无力,并逐渐进展,波及肩胛带肌和四肢近端肌群。主观的肌无力症状往往较客观的肌力检查重。肌痛常见,类固醇减量后,肌痛消失,表明肌痛是类固醇肌病的症状之一。

急性类固醇肌病多见于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持续性哮喘或阻塞性肺病的重症患者,起病急骤,可迅速累及四肢肌群和呼吸肌,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困难。

9 症状体征

1.慢性皮质类固醇肌病(chronic corticosteroid myopathy) 是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导致的肌肉病变。患者往往有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的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用药史,应用剂量通常与肌无力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有人认为含氟激素较其他激素易导致该病,事实上所有的皮质激素均可致病。皮质激素致病的机制不明,但在皮质激素治疗的动物发现氨基酸摄入和蛋白质合成水平明显下降。

临床特点:

(1)肢体近端肌和肢带肌力弱,一般呈对称分布,首先侵犯下肢近端,逐渐进展波及肩胛带肌,最后波及肢体远端肌群。

(2)血清CK 及醛缩酶一般正常。EMG 正常或呈轻微肌源性损害,无自发电位。肌活检仅发现肌纤维大小轻微改变,可伴Ⅱ型纤维萎缩,很少肌纤维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电镜发现线粒体聚积及糖原、脂质沉积,伴轻度肌纤维失用性萎缩,这些病变与Cushing 病的特征性改变完全一样,可提示诊断。

2.急性皮质类固醇肌病(acute corticosteroid myopathy) 是皮质类固醇所致的危重病性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或急性四肢瘫痪性肌病(acute quadric plegic myopathy)。

患者多因严重顽固性哮喘或多种全身性疾病接受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也见于脓毒血症等危重患者,有时用神经肌肉阻滞药(neuromuscular blockingagents)如肌松药潘库罗宁(pancuronium bromide)可促使发病,还可因合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引起,常在全身性疾病好转时出现严重肌无力。

动物在肌肉失神经支配后摄入大量皮质类固醇可出现选择性肌凝蛋白(myosin)缺失,是这类疾病的特征性表现,肌凝蛋白的恢复依赖神经再生,而不是停用类固醇,但多发性硬化患者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并未发现皮质类固醇肌病。Panegyres 等观察一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龙治疗后出现严重的肌凝蛋白缺失性肌病。

临床特点:

(1)起病急骤,广泛累及四肢肌群及呼吸肌,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肌无力和呼吸困难,腱反射正常或减弱,甚至消失,不累及感觉系统。大多数患者停药后数周好转,少数患者肌无力可持续1 年。

(2)病程早期血清CK 常增高,严重肌肉坏死可伴CK 水平显着升高、肌红蛋白尿及肾衰竭等。EMG 可发现肌病特征,常见肌纤维震颤。肌活检显示不同程度的肌纤维坏死和空泡变性,主要累及Ⅱ型纤维,常有明显的粗肌丝肌凝蛋白丢失。

10 疾病病因

皮质类固醇性多发性肌病(corticosteroid polymyopathy)是广泛应用皮质类固醇引起的一类肌肉病变,类似于Cushing 综合征并发肌肉改变。

11 病理生理

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通过影响蛋白质的代谢,使肌肉收缩成分(如肌凝蛋白、收缩蛋白)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失衡,导致临床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类固醇可以抑制RNA 的合成,降低蛋白质的翻译效率,从而阻断蛋白质的合成。类固醇还可以通过泛素蛋白酶系统和碱性肌原纤维蛋白酶促进肌肉收缩蛋白的分解。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亢进的直接后果是肌原纤维的结构改变,功能下降。类固醇肌病的发生与类固醇的剂量和治疗时间无肯定关系,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如果突然增加剂量可能导致发生类固醇肌病,也有人认为剂量越大疗程越长,越容易出现类固醇肌病。此外含氟类固醇制剂可能更容易引起类固醇肌病。

急性类固醇肌病病理表现为大量的肌纤维坏死、再生和吞噬现象,也可有广泛的肌纤维萎缩,两型纤维均受累。慢性类固醇肌病主要病理改变为选择性Ⅱ型肌纤维萎缩,肌坏死和再生不明显,因而有学者提出对此类患者使用“类固醇肌萎缩”较“类固醇肌病”更为确切。超微结构观察可见肌膜下和肌原纤维间糖原和脂质轻度增加,线粒体变性。

12 诊断检查

诊断:慢性类固醇肌病起病隐匿,容易漏诊。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应用类固醇治疗后出现肌肉无力伴严重的Cushing 综合征,24h 尿酸排泄量增加。

2.应用类固醇治疗多发性肌炎时,肌无力症状加重,但血清CK 水平稳定,24h 尿肌酸增加或类固醇加量后出现肌无力。

3.肌肉活检示选择性Ⅱ型肌纤维萎缩伴Ⅰ型纤维内脂质增加。

4.对疑有类固醇肌病的患者,撤停类固醇后,肌无力缓解,即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

1.血清肌酶 慢性类固醇肌病大多正常;急性皮质类固醇肌病早期血清CK常增高,严重肌肉坏死可伴CK 水平显着升高。

2.尿肌酸的排泄量明显增加,且在疾病早期即可以出现,因而是诊断类固醇肌病的一项敏感指标。

其他辅助检查:

1.肌电图检查 无特异性,可发现肌病特征,常见肌纤维震颤。慢性类固醇肌病EMG 正常或呈轻微肌源性损害,无自发电位。可以为神经源性、肌源性或混合性,急性型可伴有大量的自发活动。

2.肌肉活检 慢性型仅发现肌纤维大小轻微改变,可伴Ⅱ型纤维萎缩,很少肌纤维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电镜发现线粒体聚积及糖原、脂质沉积,伴轻度肌纤维失用性萎缩,这些病变与Cushing 病的特征性改变完全一样,可提示诊断。急性型显示不同程度的肌纤维坏死和空泡变性,主要累及Ⅱ型纤维,常有明显的粗肌丝肌凝蛋白丢失。

13 鉴别诊断

1.应与脑与脊髓病变导致的肌无力、肌萎缩等症状体征鉴别,特别是在脑部疾危象后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时。详细询问病史,结合CT、MRI 检查等,鉴别不难。

2.注意与其他类型骨骼肌疾病相鉴别。

14 治疗方案

慢性类固醇肌病多在停药后数周或数月内恢复,部分使用含氟制剂在改用非氟制剂后肌无力症状可缓解。采用隔天给药的方法、减少类固醇的用量以及经常进行蹬车、举重等体育锻炼均对治疗和预防类固醇肌病有利。

15 并发症

肌病是在原发病基础上应用皮质类固醇引起的一类肌肉病变,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各不相同,可参阅相关内分泌病临床表现。在此不赘述。

16 预后及预防

预后:大多数患者停药后数周好转,肌力逐渐恢复和改善。少数患者肌无力可持续1 年以上。

预防:男性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能部分对抗类固醇的促蛋白分解作用,可用于预防类固醇肌病的发生。

17 流行病学

目前国内尚未查到权威性的较全面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