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

目录

1 拼音

láng dú

2 英文参考

radices euphorbiae lantu[朗道汉英字典]

euphorbiae fischerianae radix,leopard’s bane,wolf’s ban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狼毒

狼毒一狼毒大戟 RadixEuphorbiaeFischerianae

(英) FischerEuphorbiaRoot

别名 猫眼草。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fischerianaSteud. 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40cm,有白色乳汁。叶互生,叶片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3cm,全缘,叶状苞片5,轮生。总状花序多歧聚伞状,通常5伞梗,每伞梗又生出3小伞梗或再抽第3回小伞梗;杯状总苞裂片内面近无毛,外面有柔毛,边缘有睫毛,腺体肾形。蒴果密生短柔毛或无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干草原、向阳山坡。主产东北、华北。

采制 春、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根粗大,多为横切、斜切或纵切片,呈类圆形、长圆形或块状,直径1.5~6cm,厚0.5~lcm。栓皮灰棕色,剥落后皮层显棕黄色或棕红色;切面黄白色,异型维管束形成较明显的同心环纹。质轻,折断面有粉性。气微,味甘。

化学成分 含二萜醇类化合物,包括岩大戟内酯(jolkinolide)A、B,狼毒大戟甲、乙素(fischerianaA,B)等,并含大戟醇(euphol)、皂甙、强心甙、甾醇、酚类及鞣质。

性味 性平,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散播结,杀虫。外用于淋巴结结核,皮癣;灭蛆。

狼毒—月腺大戟

狼毒—月腺大戟 Radix 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英) Bractletless Euphorbia Root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 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肥厚肉质,纺锤形至圆锥形,外皮黄竭色,有黄色乳汁。茎绿色,基部带紫色。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4~llcm,宽1~2.5cm,全缘。总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5伞梗呈伞状,每伞梗又生出3小伞梗或再抽第3回小伞梗;杯状聚伞花序宽钟形,总杯裂片先端有不规则浅裂;腺体半月形。蒴果三角状扁球形,无毛。种子圆卵形,棕褐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于山坡、草地或林下。主产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湖北。

采制 同狼毒大戟。

性状 多为横切片,圆形或略呈椭圆形,大小悬殊,直径1.5~8cm,约厚1cm。栓皮灰褐色,易剥落而显淡灰黄色,切面类白色,有异型维管束而形成黄色环纹或不规则大理石样纹理,黄色部分常为凝着的分泌物。质较轻脆,粉性。味微辛。

化学成分 含狼毒甲素、狼毒乙素、三萜酸、r- 大戟甾醇、挥发油、生物碱等。

性状及功能主治 同狼毒大戟。

狼毒—鸡肠狼毒

狼毒—鸡肠狼毒 Radix Euphorbiae proliferae

(英) Branchy Euporbia Root

别名 金丝矮陀陀。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鸡肠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 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20cm,含白色乳汁。根粗大,肥短,近圆锥状,形如萝卜,外皮黑褐色,内面微黄白色,根顶部平截,有多数顶芽,陆续抽出地上茎。茎有的带红色。叶互生,常密集枝端,叶片条形,长2~3cm,宽约4mm,主脉突出。春末开黄绿色花,茎顶抽出5~8条花序,每枝有1~3分枝,分枝基部有4~5片叶状苞片,分枝顶端各生一杯状聚伞花序,总苞黄绿色,有4~5裂片,形如花瓣。

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主产云南。

采制 夏、秋季采挖,晒干。

性状 根呈圆锥状或纺锤形,直径l~5cm,长约至25cm,有的具分枝。外皮呈褐色至黑褐色。粉质,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气微。

化学成分 含β-谷甾醇、环桉烯醇、24- 次甲环木菠萝烷醇。

性味 性平,味微辛、甘;有大毒。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止痛,通便。用于风湿关节痛、胃痛、痛经、大便秘结。

狼毒—大狼毒

狼毒—大狼毒 Radix Euphorbiae Nematocyphae

(英) Gigantic EuphorbiaRoot

别名 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 Mazz. 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块状或圆锥状,外皮褐色,内面黄白色。茎直立,紫棕色。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窄椭圆形或长方披针形,长1.5~6cm,宽8~15mm。花序顶生及腋生,1~3回三出分枝,分枝处通常有3片叶状卵圆形苞片,最终分枝顶端有小苞片2片,顶端着生一杯状聚伞花序。花浅黄色,腺体棕红色,扁宽椭圆形,蒴果卵圆形,有软刺。成熟时3室开裂。

生于高山岩石缝中或山坡草地。主产云南。

采制 秋冬挖根,洗净泥土,放入淘米水中浸泡3日取出,再放入石灰水中浸泡3日,取出,置锅内煮2小时,取出,切片晒干。

性状 根长圆柱状,圆锥状至纺锤状,直径1~8cm,外皮黄褐色,具纵皱纹。粉质,断面黄白色,具凸凹相间的同心环纹。

化学成分 含大戟树脂、生物碱及皂甙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有大毒。

功能主治 泻下逐水,外用止血、止痒。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外用治创伤出血、淋巴结结核、跌打瘀血肿痛、皮肤瘙痒、癣疥。

3 狼毒中毒

狼毒属大戟科植物,为多年生有毒草木,以根入药。全草有毒、以根最毒。含毒成分为大戟树脂、皂苷、洋漆毒素、生物碱等。[1]

3.1 不良反应机制

狼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接触皮肤能引起炎症。内服过量,对消化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引起急性下泄,严重时,能使呼吸肌麻痹而死亡。[1]

3.2 临床表现

口腔及咽喉肿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血压下降、烦躁。严重时,精神失常、眩晕、举步不稳、痉挛等。[1]

3.3 治疗

狼毒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

1.洗胃,口服药用炭末或通用解毒剂。

2.补液,服止泻药。

3.烦躁不安时,服用镇静剂。

4 狼毒药典标准

4.1 品名

狼毒

Langdu

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RADIX

4.2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或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4.3 性状

4.3.1 月腺大戟

为类圆形或长圆形块片,直径1.5~8cm,厚0.3~4cm。外皮薄,黄棕色或灰棕色,易剥落而露出黄色皮部。切面黄白色,有黄色不规则大理石样纹理或环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粉性。气微,味微辛。

4.3.2 狼毒大戟

外皮棕黄色,切面纹理或环纹显黑褐色。水浸后有黏性,撕开可见黏丝。

4.4 鉴别

(1)月腺大戟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球形、长圆形或半圆形,直径3~34μm,脐点裂隙状、人字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5粒组成;半复粒易见。网状具缘纹孔导管18~80μm。无节乳管多碎断,所含的油滴状分泌物散在;有时可见乳管内充满黄色分泌物。

狼毒大戟粉末黄棕色。淀粉粒单粒直径至24μm,复粒由2~7粒组成,半复粒少见。网状具缘纹孔导管102μm,乳汁无色。

(2)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狼毒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5 检查

4.5.1 杂质

不得过2%(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A)。

4.5.2 水分

不得过1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4.5.3 总灰分

不得过9.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4.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4.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8.0%。

4.7 狼毒饮片

4.7.1 炮制

4.7.1.1 生狼毒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4.7.1.2 醋狼毒

取净狼毒片,照醋制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干。

每100kg狼毒片,用醋30~50kg。

4.7.2 性味与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脾经。

4.7.3 功能与主治

散结,杀虫。外用于淋巴结结核、皮癣;灭蛆。

4.7.4 用法与用量

熬膏外敷。

4.7.5 注意

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4.7.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4.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8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