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容量扩大术

目录

1 拼音

kuān jiù róng liàng kuò dà shù

2 英文参考

staheli’s slotted acetabular augmentation

3 手术名称

髋臼容量扩大术

4 别名

acetabular augmentation;髋臼增大术

5 ICD编码

81.40

6 分类:小儿外科/骨骺和骺板疾病的手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

6.1 概述

髋臼容量扩大术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又称为Legg-Calve-Perthes病。虽然该病具有自限性,即骨骺出现缺血性坏死后,经过碎裂、吸收、再血管化和骨化等病理过程,最后股骨头骨骺修复而静止。其自然病程约需18~36个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股骨头骨骺可恢复正常,但多数病例发现较晚虽经治疗也要残留不同程度的畸形,影响髋关节功能。严重者则发生扁平髋畸形,并可引起早发性骨关节炎。

本病预后与许多因素有关。临床观察表明,股骨头骨骺受累范围、有无“临危”征(Head at Risk)以及发病时年龄等三因素,与股骨头骨骺最终形态的关系最为密切。Catterall于1971年通过对该病自然病程观察,发现股骨头骨骺坏死范围,不仅有助于判断预后,并对选择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他根据X线片股骨头骨骺坏死范围,将股骨头骨骺坏死分为4型或4级。Ⅰ型:正位片显示骨骺呈轻度囊性变,或软骨下骨折。但无塌陷、死骨形成,亦无干骺端变化。侧位X线片仅见骨骺前部分受累。Ⅱ型:正位X线片显示有中央致密的椭圆形团块,其内外侧均有存活的柱状骨皮质,可保持愈合时的骨骺高度。干骺端变化不明显。侧位片见骨骺前方的侵袭范围增大,死骨碎片与后方的存活区之间有一“V”形透亮区相隔。Ⅲ型:骨骺的3/4受累,只有骨骺后方和侧方的少部分无死骨形成。早期可有“头内有头”征象;后期则有中央区死骨形成。干骺端呈中度或重度变化,股骨颈增宽。Ⅳ型:整个骨骺均被累及,且短期内出现塌陷,骨骺向前、向后及侧方突出,呈蘑菇状变形(图12.30.1.5-0-1)。Catterall Ⅰ型和Ⅱ型预后良好,而Ⅲ型和Ⅳ型则预后差。除此之外,他还指出,当出现下列征象即“临危”征象(head at risk)者,预示结果不佳。这些“临危”征象包括:①Gage征:股骨头骨骺外侧有一小的“V”形骨质疏松或缺损区;②干骺端病变范围增大;③股骨头向外半脱位,变形的股骨头有一部分凸出髋臼之外;④股骨头骨骺板呈水平位改变(图12.30.1.5-0-2)。

在发病初期,应用Catterall分型尚有困难,往往要等待8个月左右,才能确定其病变类型。这就有可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Salter和Thompson认为骨骺软骨下骨折,不仅是股骨头骨骺坏死的早期X线征象,而且软骨下骨折的范围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将软骨下骨折线少于骨骺横径的50%者称为A型,其预后良好;而软骨下骨折范围超过骨骺横径50%者称为B型,预示着结果不佳,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1992年由Hering提出的一种新的分型方法。在标准的正位骨盆X线片上把股骨头骨骺分成内、中、外三个柱状区域。外侧区约占股骨头宽度的15%~30%,中心区约50%,内侧区为20%~35%,笔者也将这几个区称为外侧柱(lateral pillar)、中间柱(central pillar)及内侧柱(medial pillar)。然后根据外侧柱受累的程度将本病分为3型。A型:外侧柱未受累,预后好,股骨头无扁平;B型:外侧柱受累,其被压缩塌陷的程度低于正常外侧柱50%,预后尚好,股骨头无扁平;C型:外侧柱受累,其被压缩塌陷程度大于50%,预后差,股骨头扁平。总之,外侧柱受累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发病年龄在6岁以下者,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法,其最终结果是比较好的。而病儿在7岁以上者,则预后常常较差。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考虑发病年龄这一重要因素。

由于Legg-Calve-Perthes病原因不明,国内学者对本病的治疗方法也就多种多样,继股骨上端内翻截骨、骨盆截骨、髋关节滑膜切除术之后,又有股骨头骨骺内血管束植入、带血管蒂骨瓣移植、股骨头内坏死骨刮除后植骨、股骨大粗隆劈开减压术等相继用于临床治疗。这些治疗方法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应用每种术式治疗的病例有限,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因而确切的疗效尚难以肯定。我们认为不宜采用过于复杂而创伤大的手术治疗Perthes病,也不应简单地认为既然是骨缺血坏死,就想尽办法去增加血运,有骨内压增高就采取减压措施。而忽略了发生在儿童期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这一重要特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目的,旨在增加对股骨头的包容或覆盖,即将股骨头完全置于髋臼之内,使其在修复过程中,受到髋臼的模造作用,以保持股骨头的正常形态或近似正常形态,又称为生物性塑形作用。然而,至于选择哪种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尚有较多的争议。多数医师认为,病儿年龄小、Catterall Ⅰ、Ⅱ型或Salter A型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即能达到生物性塑形作用。而病儿年龄在7岁以上,属于 Catterall Ⅲ、Ⅳ型或 Salter B型,则应选择手术治疗,才能实现生物性塑形,减轻股骨头的畸形程度。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Salter骨盆截骨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对于已发生股骨头骨骺畸形,则应考虑行Chiari骨盆截骨术和大粗隆下移术,以改善髋关节功能。

6.2 适应症

髋臼容量扩大术适用于:

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atterallⅢ、Ⅳ型。

2.股骨头增大并部分外露,髋臼对股骨头覆盖不佳。

3.扁平髋。

4.年龄6岁以上。

6.3 禁忌症

1.CatterallⅠ、Ⅱ型

2.年龄小且髂骨不能提供足够植骨量。

6.4 术前准备

1.3岁以下的髋脱位病儿,由于软组织挛缩较轻,术前可不必牵引。

2.股骨头脱位较高病儿。手术前可适当做患肢皮牵引,或骨牵引。牵引时间为2~3周。

7 分类:小儿外科/先天性髋关节和骨盆畸形的手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髋臼造顶术

7.1 概述

髋臼容量扩大术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严重影响髋关节稳定,因此,在切开复位的同时,于关节囊外髋臼顶部截骨和向下翻转,并在髋臼上缘截骨间隙内填入自体骨块,即可增加髋臼容量,促进髋臼上缘翻转的软骨发育,防止术后再脱位。由于髋臼上缘植入物的不同,如Clarke(1909)采用自体髂骨植入;Albee(1913)采用自体胫骨植入法;马承宣(1976)采用股骨截骨时的骨块植入法;房论光(1978)在髋臼上缘骨片翻转后,加用金属顶盖植入法,这对加强植入骨片作用及促进髋臼上缘软骨发育均能起到良好作用。

由于髋臼造顶术在髋臼上缘骨片翻转同时,关节囊可能嵌入于翻转骨片及股骨头之间,嵌入关节囊日后虽可转化为纤维软骨,但其耐磨性不如透明状软骨,可能较早的出现骨关节炎的症状与体征。

手术方法:采用髋关节前方入路,显露髋关节。首先进行切开复位及股骨截骨短缩,再行髋臼造顶截骨。在髋臼缘上方1cm处,沿关节囊附着点,做弧形截骨,骨瓣长3~4cm,宽1cm,用槽形骨刀顺着髋臼弧度深入截骨,直到髋臼底部“Y”形软骨水平。髋臼缘上方截骨的位置应与股骨头脱出的“缺口”位置相符。在截骨中要注意骨刀勿穿通髂骨内板及髋臼软骨。用槽形骨刀将骨瓣向下、向前翻转,骨瓣向下翻转角度,根据手术前髋臼指数而定,一般情况下,翻转30°~40°即可。在骨瓣上方植入自体骨块,支撑骨瓣保持其位置。手术后单髋人字石膏固定8~12周。

髋臼容量扩大术是在髋臼造顶(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术方法,Staheli(1981)称之为槽式髋臼扩大术(图12.25.1.3.2-1)。其优点是能扩大髋臼容量,增加股骨头覆盖面积。由于植入大量骨块成拱形,避免了骨块被吸收或断裂现象。植骨融合后,可避免再次手术。

7.2 适应症

髋臼容量扩大术适用于髋臼浅,股骨头增大,股骨颈短粗者。

7.3 术前准备

1.术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配血及各项化验检查。

2.双侧髋关节前后位及双侧外展内旋位X线片。

8 麻醉和体位

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病儿取仰卧位。

9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见示意图(图12.25.1.3.2-2~12.25.1.3.2-4)。

10 手术步骤

10.1 1.切口

采用前外侧入路或Bikini切口,显露髋关节。

10.2 2.显露髋臼外缘并预制骨槽

当显露股直肌近端后,钝性分离其直头和返折头,注意将后者在前侧与肌肉连接处切断,保留髋臼后缘的止点,并将其放置到髋臼后侧,以后用于固定植骨条,或将增厚的关节囊削薄,利用关节囊形成长方形的条索,保留其后侧与关节缘相连,作为固定植骨条的材料。继之,用探针确定髋臼前外侧缘,紧贴髋臼关节软骨的上缘,从前向后设计和确定形成骨槽的部位。先用直径4.5mm的钻头在预制骨槽的部位连续钻孔,其深度在1cm左右,然后沿着髋臼上缘的骨孔,用尖嘴咬骨钳咬除骨皮质和松质骨,形成一深1cm、宽0.5cm的骨槽(图12.30.1.5-1)。

10.3 3.切取植骨条及植骨固定

沿髂骨外板、髋臼上缘预制骨槽的近端,用弧形骨刀切取长2.5cm、宽1cm的长方形或矩形骨条,此骨条由骨皮质和松质骨组成,注意保留髂骨内板(图12.30.1.5-2)。

10.4 4.植骨

在切取的植骨条中选择厚0.1cm、宽1cm及适当长度的骨条,将一凹面向下,置于关节囊表面,并将植骨条的一端插入骨槽中。然后,将较厚的植骨条,沿着髋臼方向,即与第一层呈直角放置在第一层植骨条的表面,再把股直肌的返折头或关节囊条索,从后向前覆盖在第二层植骨条的表面,拉紧后缝合到股直肌的近端或植骨条前缘的关节囊上,起着固定作用。最后,将碎骨片堆放在植骨条的表面,促进植骨条与髋臼上缘的融合(图12.30.1.5-3~12.30.1.5-5)。

11 术中注意要点

1.切取植骨条时,切忌穿破髂骨内板,以免引起骨盆变形。

2.髋臼上缘开槽的定位要求准确,理想的开槽部位,应紧贴髋臼关节软骨的顶部。如此槽过高,所扩大的髋臼将失去拱形结构,但过低有损伤关节软骨之虞。必要时在电视透视下定位。

3.植骨条向髋臼外缘延伸的长度,应该依据术前正位X线片所测的CE角确定,一般要使CE角达到35°左右。同时,还要注意植骨条不可过于向前,避免所扩大的髋臼妨碍屈髋活动(图12.30.1.5-6)。

12 术后处理

髋臼容量扩大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应用髋人字石膏,固定髋关节于外展15°,屈曲20°和中立旋转位。

2.术后6周拆除石膏,扶拐行走,使患肢承担1/5的体重,直至植骨融合,一般约需要3~4个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